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太后的楊花

胡太后的楊花

點擊右上藍字訂閱我們哦

楊樹落毛毛蟲了,楊花開始蒙蒙撲人面。

「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楊花飛的春天裡聽老歌,陳淑樺這樣唱。可是愛上某人,必然是奮不顧身的,必然也是一往情深的,哪能早知道結局就是傷心呢?就連戀愛經驗豐富的北魏胡太后,文能寫詩武能射箭,姿容才華俱佳,也不會預想有一天會被情人拋棄。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里。」這首《楊白花歌》便是胡太后寫的,她並不是寫北方春天戶外漫天飛的楊花,而是懷念她的情人楊華。

楊華去哪兒了?他把她拋棄了,離開北魏,跑到南梁去了。

被太后愛上,非同小可,好在他本人是北魏名將楊大眼之後,跑得快是基本功。當年北魏孝文帝準備南伐,楊大眼毛遂自薦參戰,就是以「跳走如飛」成名的。

楊華雖是武將之後,但發現實在沒勇氣和胡太后這樣的大冒險家玩下去,還是跑路安全,於是一跑了之。

胡太后真名不詳,《魏書》記載她「性聰悟,多才藝」,是北魏孝文帝的兒媳婦,丈夫元恪也是皇帝。她有一位「幼相依託」的姑姑,是經常出入皇宮「入講禁中」的尼姑,膽識也非尋常女子。北魏佛教盛行,姑姑在講解佛法之餘逢人便說她有一個姿行無雙的侄女,多麼多麼優秀。

終於有一天,宣武帝元恪聽說有這樣一位姑娘,就召進宮見了,然後冊封為承華世婦。

至高無上的權力是至大誘惑,「進宮」無疑是直奔權力核心的捷徑,但這事是有風險的,萬一皇帝發現那位侄女沒傳說中那麼好呢,姑侄恐難逃欺君之罪。還好胡太后經受住了考驗。後宮的女人那麼多,怎麼上位呢?這難不倒她。

北魏奉行「子貴母死」,儲君策立,就得處死他的生母,為的是防止子少母壯、母后干政。所以生兒子當太子這件事,元恪的後宮唯恐避之不及,妃嬪們紛紛希望自己生女孩,生男孩當儲王就好了,而且詭異的是,已經出生的男孩頻繁夭折,這讓元恪很鬱悶。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胡太后不僅沒像其他妃嬪那樣膽怯,還放言「天子豈可獨無兒子,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

富貴險中求,公元510年,她生下兒子元詡,被封為嬪。512年,元詡被立為皇太子,但因丈夫元恪篤信佛教,加上朝中幾位重臣相助,她不僅沒有照舊制被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

515年,元恪去世了,當時才33歲。出生年月不詳的胡太后想來當時年紀也不大。元詡即位後不久,她就被尊為皇太后。

年紀輕輕死了丈夫,後宮多寂寥,拿輕羅小扇撲流螢或者閑看北斗掛西樓,太無聊了,這都不是胡太后想過的日子。元詡年幼,她很快掌握了朝廷大權。

胡太后愛妝飾打扮,數次打扮得美美的外出遊樂,侍中元順看不下去了:「《禮》,婦人夫沒自稱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陛下母臨天下,年垂不惑,修飾過甚,何以儀刑後世!」

你丈夫剛去世,你就花枝招展招搖過市,要臉不?

胡太后也快四十歲了,被臣子面諫很羞愧,氣得說我把你從外地召回來,就是讓你羞辱我的嗎?元順也不客氣,你都不怕被天下人笑話,怎麼會為我的一句話感到羞恥呢?

胡太后不僅愛打扮,還愛談戀愛。

《資治通鑒·梁紀》中記載她的愛人有兩位,一位是元詡的皇叔元懌,「魏太傅、侍中、清河文獻王懌,美風儀,胡太后逼而幸之。然素有才能,輔政多所匡益,好文學,禮敬士人,時望甚重。」另一位是鄭儼,當初,鄭儼擔任胡太后父親胡國珍的行參軍,兩人私通,但是外人都不知道,後來「太后再攝政,儼請奉使還朝,太后留之,拜諫議大夫、中書舍人,領尚食典御,晝夜禁中;每休沐,太后常遣宦者隨之,儼見其妻,唯得言家事而已。」

也許是知道胡太后素來談戀愛的霸道,當楊華被胡太后愛上的時候他是害怕的。《梁書》記載,「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魏胡太后逼通之,華懼及禍,乃率其部曲來降。」只要還在北魏,就逃不出胡太后的手掌心,要跑乾脆就跑遠點。

愛人不見了,胡太后失戀了。

怎麼辦呢?《梁書》也有記載,「太后思之,為作《楊白花歌》,使宮人連臂蹋足歌之,聲甚凄惋。」「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胡太后心碎之下,寫下這首《楊白花歌》,編成舞蹈,讓宮女們邊舞邊唱,「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里」。

相思苦啊,她多麼希望楊華還能回來,可是她又知道愛已成往事。

彷彿看到寶座之上,胡太后一邊看演出,一邊抹眼淚。愛上你我錯了嗎?你說跑就跑。

大花捲愛麗絲/寫的 木然唱和/編的

◎我們是來自桿石橋通訊社的小團伙,愛藝文,愛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桿通社文藝組 的精彩文章:

劉宇昆的遼闊科幻世界

TAG:桿通社文藝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