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電子競技到電子體育,概念升級能讓電競進奧運嗎?

從電子競技到電子體育,概念升級能讓電競進奧運嗎?

體育大生意第

1406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台

本文作者:陳曾義

體育大生意記者

「電子體育不光包含我們所見的電競比賽,還包括無人機、人工智慧、機器人比賽等等,它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4月11日在上海舉辦的亞洲電子體育高峰論壇上,新任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表示,今後會更多使用電子體育的概念。

從2017年9月當選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後,霍啟剛就明確提出要實現讓電子競技登上奧運舞台這一長遠目標。國際奧委會(IOC)也拋出橄欖枝,同意將電子競技視為一項「運動」,電競入奧似乎邁進了一大步。但事實上,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仍困難重重,國際奧委會在承認電競是一項運動的同時提出,「想要被IOC認可為一項正式的比賽項目,電子競技的內涵必須不能侵犯到奧林匹克的價值觀。IOC必須要進一步確認,以保證這個項目的存在符合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規章制度。比如它是反興奮劑的、不能涉賭、不能被操控等。」

也就是說,電競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改變大眾對這項運動的固有觀念,進一步普及和提升電競形象,還要從價值觀和具體落實上經受國際奧委會的檢驗。而從電子競技到電子體育這一概念升級,能否讓電競入奧更進一步?

電子競技到電子體育,升級為一個萬億市場

「電子體育不光包含著現在我們所見的電競比賽,(即)隊伍跟隊伍通過電腦的媒介,通過互聯網互相競賽。」霍啟剛用游泳和跳水的關係來類比電子體育和電子競技,「游泳不光包括在游泳池裡面的50米、100米這些項目,而且跳水也歸游泳管,在公海游泳也歸游泳管。」

「現在電競確實已經是非常大的市場,但我們還希望將無人機、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也納入到我們的聯合會裡面,但這個是長遠的目標。」霍啟剛說。將電競以外的項目納入到電子體育的範疇,無疑進一步擴大了這個市場的想像空間。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Newzoo 2017年發布的《全球市場報告》,當年全球電競產值規模達到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0.7%,未來還將保持至少8.2%以上的增長率,2020年將達到1435億美元。該產業在中國產值預測將達到275億美元或人民幣1890億元,會佔全球市場規模的四分之一。

無人機等項目擁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備受看好

而在人工智慧、無人機等新興領域,市場規模同樣不可小覷,今年國務院頒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白皮書顯示到2020年人工智慧的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另一份由艾瑞諮詢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億元人民幣。而這其中,與體育相關的市場份額自然也十分客觀。

去年8月,京東在西安啟動無人機大賽,將無人機飛越秦嶺頂峰為終極目標,設置不同賽段進行挑戰,綜合考驗參賽無人機在惡劣環境下的性能和技術特性,獎金高達1億元,劍指無人機領域F1。

參加此次峰會的世界創新創業博覽會總規劃師蘇運升更是認為「電子體育應該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像手機的誕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一樣,電子體育也將是體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是一個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物聯網5G等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提高,電子體育的娛樂性、互動性更高,對體力的鍛煉以及體驗會更加愉悅,那麼可能會有更多的健康產業、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傳播等一系列的改變。」

伴隨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的應用,電子體育的發展也將會不斷更新。

相比電子競技,電子體育與奧林匹克的價值觀更貼近

不過,相比於擴寬邊界,人工智慧、無人機和機器人等概念加入對於改良電子體育的基因同樣重要,在入奧這個大課題面前,意義甚至更加重大。畢竟,要讓國際奧委會認可電競是一項正式的比賽項目,首先要保證的是電子競技的內涵必須不能侵犯到奧林匹克的價值觀。

霍啟剛認為電子體育運動是大勢所趨,擁有強大的青年群體基礎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主張的是沒有歧視、沒有暴力並與人類之間和平共處,這與部分宣揚暴力、爆炸與殺戮的電子遊戲主旨不符。因此,我們要與這類遊戲劃清界限。」

「必須正確引導它的內容,保證符合奧林匹克精神所要求的非暴力,和平觀念。」霍啟剛這樣闡述電子體育需要擁有的價值觀,「讓電子體育運動更契合國際奧委會之精華,既繼承發揚和更好地推廣了傳統體育的奧運精神,又力爭消除目前大家所認知的電子競技中存在的各類血腥、暴力等相關內容的負面影響,規範和實施此運動的行業準則。」

這或許正式將電子競技升級為電子體育的奧義所在。電子競技脫胎於遊戲,由於種種原因,長期被污名化,顯然不利於這項運動的推廣。相反,人工智慧、無人機和機器人等跟科技、創新、互聯網等當前社會熱詞聯繫更為緊密,更是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動的新興產業,形象高大上許多,同時從電子競技到電子體育,與體育的關係更為緊密,也更易於被社會認同與接受。

正如霍啟剛描述的那樣,「提到電子競技,人們往往會想到電腦、電視與手機平台的遊戲,而電子體育與競技所涵蓋的內容卻恰恰是體現文化、創新和科技的結合體。」

如果單純從國際奧委會價值觀衡量標準來看,新納入進來的無人機、機器人等項目似乎比夾雜一些血腥暴力的電競項目更容易被接受。

被主流認可和建立行業規範,電子體育還面臨多重挑戰

除了奧林匹克的價值觀,國際奧委會提到另一個標準是要確保項目符合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規章制度,比如它是反興奮劑的、不能涉賭、不能被操控等。這就需要建立套規範的制度和體系。

事實上,這個問題更為複雜,解決難度也要大得多。相較於傳統體育經過數十年的積澱,電競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其體制體系並不完善和規範。各個遊戲廠商的知識產權往往導致利益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各自為政,很難形成強有力的第三方機構。

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任重道遠

對此,阿里體育CEO張大鐘也曾表示:「我覺得電子競技朝體育化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電競要真正成為一個運動項目,賽事一定要交給第三方,用專門的機構和專門的協會來運營和監管,否則它就只是一個遊戲。

霍啟剛在上任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之初,就提出電競要被傳統的體育賽事主辦方所接納,不能一味地被電子遊戲廠商「牽頭」的行業標準所羈絆,同時行業協會也要加快電子體育的規範化建設,把運動員、教練員、裁判等一系列體制建立起來。

當然,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的優勢在於作為亞洲電子體育運動管理和推廣的唯一官方組織機構,獲得了亞奧理事會認可,後者是全面管理亞洲奧林匹克運動的唯一組織。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能夠很好的扮演電子競技與國際奧委會溝通的橋樑角色,同時作為亞奧理事會認可的官方機構,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能夠更好的藉助政府力量實現更有力的整合,加快在各國建立專項協會。

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對這項運動的認可,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已經做了不少努力。去年10月舉行的第五屆亞洲室內武道運動會上,電子競技已經成為大賽的表演項目。霍啟剛還向將於2019年舉辦的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組委會提交了申請,希望將電子競技列為比賽項目。在去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撥款1億港元,用於推動電子競技發展。此外,2022年在杭州舉辦的亞運會,電競將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而在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未來的規劃中,還包括籌備國家隊層面和俱樂部層面的、官方洲際賽事,推動電子體育學術項目的設立,與高校展開積極合作等相關工作。

一方面要將電子體育納入到主流的社會文化中,被大眾和國際奧委會會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要將各自為政、盤根錯節的電子競技統一納入到規範的管理結構當中來,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肩上的單子不輕。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育大生意 的精彩文章:

京交會限量參展名額火熱開搶!誠邀100家體育科技公司到場洽談大生意
《黑豹》X體育!半個NBA圈瘋狂打call,哪些公司借勢營銷?

TAG:體育大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