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肢體運動發展訓練——運動讓孩子更加聰明

肢體運動發展訓練——運動讓孩子更加聰明

上次跟大家分享的是跳躍的益處,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跑步訓練的益處:

慢跑風靡世界,被人們譽為「有氧代謝運動之王」,正確實踐,有益健康。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美國估計有700~1000萬人堅持慢跑,目的在於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減肥防胖並求體態優美和心情舒暢。自然慢跑是一種較為平穩和緩慢的跑步形式,跑步時一般心率為140~150次/分,適合孩子運動。

慢跑運動可分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動地進行慢跑,開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漸進,逐漸增多,持續4~6個月之後,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運動強度。自由跑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改變跑的速度,不限距離和時間。定量跑有時間和距離限制,即在一定時間內跑完一定的距離,從多到少,逐步增加。

孩子小的時候,肢體動作不協調,正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跑時步幅小、步頻大,有頭重輕之感,易摔倒。因此,訓練慢跑是發展幼兒平衡能力和肢體的一個重要手段。培養孩子從小就慢跑的習慣,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

跑有助於孩子健腦強體

跑是一項全身性體育鍛煉項目,還可以陶冶人的性格,鍛煉吃苦耐勞、戰勝困難的意志。這項古老的運動非常適合當今社會缺乏鍛煉的孩子們。有效地堅持跑的訓練,可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促進肌肉、骨筋、神經和臟器的健康工作,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跑對大腦的記憶功能有增進作用

冬季氣溫較低,在冷風中晨霧中長跑,能刺激機體保護性反應,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加速腦部血液流量,調節大腦體溫中樞的功能,從而供給大腦更多的養分,使大腦愈加清醒,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益,而且對大腦的記憶功能有增進作用。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跑增強孩子肺活量

當你跑步時,那兩片工作辛苦的肺葉肯定也會得到很好的鍛煉。學者研究表明,當你從15歲開始跑步直到生命盡頭,你的心跳次數都是每分鐘40-60次。

跑步使孩子養成樂觀生活的積極心態

一個熱愛運動的人心態絕不可能會差。跑步釋放人的負能量,吸收生活中的正能量,長此以往,跑步帶給孩子的是潛移默化的心態變化。使孩子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堅持,面對困境不抱怨,一個人獨處時心態積極,無論遇到任何事都能勇敢面對。

看完這些好處,接下來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在起點處,用跑的方式,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

顏色:變換不同顏色起點進行起跑;

a、不同顏色標誌碟;

b、不同顏色積木;

c、同一個道具上不同顏色(圖片-對於注意力有很大幫助五彩折墊)

聲音:聽到不同口令進行起跑;

a、常規口令;

b、不同字母;(a、b、c、d......等)

c、阿拉伯數字;

d、故事情境中的字眼;(建議年齡5歲以上)

肢體:看到不同肢體動作開始起跑;

a、手勢;(拇指、食指)

b、蹲下or起立(教練做,小朋友看到做起跑)

看完這些,那作為專業教練,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跑步的要領:

1、做好準備活動,待全身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上體微汗後正式跑的訓練。

2、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合理掌握長跑的時間和速度,由短距離到長距離,由慢到快,逐步提高。

3、最初學跑可以走跑交替的方式進行,主要以遊戲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跑的興趣,如在跑中穿插有模仿動作的走步。

4、以培養孩子正確的慢跑姿勢為重點,通過正確示範及適當教法,糾正幼兒腿部的動作,達到步子大,落地輕。

5、幫助孩子學會用鼻子呼吸的方法。幼兒期很難做到這點,因此一般是先教會幼兒口鼻呼吸,呼吸時嘴不張大。

6、要根據孩子體質和氣候等因素,安排跑的運動負荷及跑的時間。剛開始可以是幾分鐘,以後逐步加長時間。由於幼兒期各方面功能還不完善,因而慢跑可與走交替進行,一般不超過20分鐘為好,夏季儘可能安排在清晨,冬季可適當晚一點。

7、在慢跑前不能讓幼兒吃得過飽,也不能空腹跳步,不然會損傷孩子身體。

8、在慢跑前,可適當做些準備活動。慢跑結束時,可做放鬆活動,讓機體逐步恢復平靜狀態。

9、正確掌握長跑技術,跑的動作要輕鬆,用腳尖著地或腳尖先著地然後過渡到全腳著地。加強呼吸練習,長跑時呼吸要深沉,可採用「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呼吸法,且呼吸節奏與步伐協調。

跑步難道真的只有百利無一害么嗎?  不,其實不當的訓練方式貽害無窮。

「過量的運動可能會影響身高生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運動科學系副教授李衛東解釋說,這是因為大運動量的刺激對骨骼兩端的骨骺會造成巨大影響,刺激骨骺提前骨化,這使骨向兩端的生長過早中止。大腿的股骨以及小腿的脛骨和腓骨如果出現提前骨化,尤其影響孩子的個頭兒。

此外,在堅硬的馬路上長跑,對關節的衝擊力更大,骨骺容易出現炎症,更容易影響孩子長個兒。李衛東同時指出,長跑也是一項心臟負荷運動,兒童過早進行長跑,會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擴張,影響心肺功能。另外,過度運動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那麼練多長時間合適呢?李衛東說:「這因人而異。原則上說,如果不是為了參加比賽出成績,長跑時間不宜過長,以第二天不感到疼痛、睏倦為準。」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如果想強身健體,每天跑步距離最好在1000米以內。

說給爸媽的話: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長跑,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孩子長跑的積極性,更能增進與孩子間的感情。孩子之所以沒有形成良好的長跑習慣,是因為家長和孩子還沒有體會到長跑給自己帶來樂趣和獲得身體上的收益。專家建議每天陪同孩子跑1000米就足以起到好的鍛煉效果,日久見效,不可輕言放棄。

除了跑步之外,家長和孩子還有一項運動可以在家裡或戶外進行,那就是:擴胸運動;

擴胸運動對孩子的好處非常多,每一套校園廣播體操中都必不可少。孩子多做擴胸運動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健康。專家研究表明,從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輔助孩子開始適當的擴胸運動,孩子長期做擴胸運動有助於大腦的發育,提升清晰思考的能力。

正確的動作:兩腿開立,兩臂前平舉,然後兩臂張開打開擴胸,再還原,如此反覆練習16~20次。要求向後擴胸速度要快,有一定力度,擴胸時抬頭、挺胸、收腹。這就是擴胸運動,動作雖然簡單,卻對孩子的身體大有好處。

常做擴胸運動可防止駝背,駝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脊柱變形,是胸椎後突所引起的形態改變。主要是由於背部肌肉薄弱、鬆弛無力所致。矯正練習的目的是加強背部伸肌的力量,並牽拉胸部前面的韌帶。常做擴胸運動就可有效防止孩子長大後駝背的情況。

孩子駝背後容易產生自卑情緒,想必家長也會很著急,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家長的督促下每天堅持做擴胸運動。這樣不僅有利健美,更會培養孩子自信的心態。

避免孩子頸肌勞損兒童伏案學習時,大都不怎麼注意學習的姿勢,這就使得處在頭頸後部的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長時間緊張,日久便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頸背疼痛。剛出現癥狀時,兒童不會引起重視,往往造成經久不治的頸肌勞損。另外,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長期坐位學習會出現駝背,於是就要求小孩晚上直挺挺地仰卧在木板床上,有時連枕頭也不給。殊不知長期以這個體位睡覺,也會加速頸肌勞損。

其實,只要提醒孩子在課間十分鐘和晚上做作業時起來走動走動,做2-3分鐘的擴胸運動,就會避免頸肌勞損的現象。

說給爸媽的話:當孩子做擴胸運動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提醒孩子:用力不不宜過猛,一定要按照節奏做,不要由著性子來,這樣容易拉傷孩子胳膊的肌肉。選擇場合,一定要選寬敞的場地來做運動。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望家長謹記:

不要讓小朋友穿著非運動鞋進行跑步訓練

慢跑前不要吃得過飽,忌進食後馬上跑步

當然,空腹時也不宜跑步,否則會給孩子身體帶來消極影響。

慢跑前宜適當做些準備活動,如體操、跳躍等。慢跑結束後,不要立即停下來,可做些放鬆活動,讓身體逐步恢復到平靜狀態孩子的平衡能力尚在發育中,而跑步時步子的幅度小,頻率卻較快,顯得頭重腳輕,容易摔倒,這也是一些父母擔心之所在,有些家長甚至因之而限制孩子學習跑步,以求得安全。其實,「因噎廢食」大可不必,父母只要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他在運動中掌握一定的跑步技能,即能化險為夷。

說給爸媽的話:教養成孩子運動的好習慣不是單純的強身健體,同時也在教他們一種精神和文化。日本許多幼兒園、中小學校里,經常見到成群結隊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赤腳繞操場或沿著走廊有組織地進行慢跑活動。這就是風靡日本的「赤足訓練」。實踐證明,推行一段時間的赤足訓練,絕大多數參與的孩子體質增強了,身高、體重增長明顯,感冒發燒也幾乎消失了。這一場席捲全球的運動之風,也越來越多的感染著我國家長帶著孩子沉浸其中。

最後,給大家要分享的是,經常性參加有規律的、有強度的跑步訓練,一定是建立在了解孩子的運動能力基礎之上的,切記不要拔苗助長;

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訓練方法和建議,一起進行探討。

歡迎大家關注此公眾號,我們只

為成為更專業、更優秀的兒童體適能教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適能聯盟李教練 的精彩文章:

TAG:體適能聯盟李教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