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光同塵對治雙相情感

和光同塵對治雙相情感

圖片攝於羅馬萬神殿

一直以為「和光同塵」是莊子提出來的,結果一查才發現。。。原來出自《道德經》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約就是說,「道」這個東西,沖氣以為和,一陰一陽是為道,怎麼用都用不完。像深淵一樣,包羅萬象。不犀利,不尖銳,卻能解決任何紛爭,像陽光一樣明亮溫暖,卻又如同塵埃一般默默無聞。深沉而悠遠,好像存在,卻又讓人感到很縹緲。我不知道是誰把「道」生出來的,「道」似乎比天地更早出現。

「和光同塵」為什麼能療愈雙相情感呢?

本來雙相就有兩種狀態,抑鬱相和躁狂相。

抑鬱時候的我們,就如同塵埃一般,蒼白、軟弱無力,困苦不堪,自視甚輕,甚至都活不起了。用米蘭昆德拉的話說,那就是「我可以說眩暈是沉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卻並不去抗爭,反而自暴自棄。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便會以為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比地面更低的地方,比塵埃更無價值感、更無存在感。這不僅僅是軟弱,而是迷醉於軟弱和痛苦之中了。。。接觸很多抑鬱期的雙相人,都有類似的表達和敘述「我不行了,我什麼都干不好,我太痛苦了,我沒指望了,我啥也不會幹,啥也不想干,我無法承受了,我廢了,除了去死就無從解脫了。」當我們周而復始,重複體驗這種對痛苦和軟弱的迷醉的時候,就是已經倒在了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而且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無處躲藏。

躁狂的時候呢,則感覺自己陽光燦爛,心花怒放,睥睨天下,唯我獨尊。這種感覺,就像是忽然自己就從抑鬱的深淵裡解脫出來,一飛衝天,傲視乾坤了。一切抑鬱期的那種痛苦都不復存在了,都消失了。不但自己感覺爽歪了,甚至可以像陽光一樣去照亮別人,溫暖別人,感染別人了。似乎有無窮的力量,用不完的精力,芝麻開花節節高,思維以光速運行,快樂不斷疊加,幸福感不斷膨脹擴大,嗨皮到爆炸,直至再次掉進抑鬱的深淵。

一半似塵埃,無聲無息地遊盪在無邊無際的痛苦之中;一半如陽光,絢麗多姿地穿梭在恣意汪洋的快樂天地間。

所以,雙相人本來就有塵埃相和陽光相,只不過,我們還沒搞清楚「沖氣以為和」,陰陽互消長的那個「道沖」,沒有用「道」來化解陰陽兩極的極端變化。

「和其光,同其塵」不是相分離的兩個獨立存在,不是相對存在,而是兼而有之,既和其光也同其塵,同時出現在每一個時間點上。陰陽互補,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雙相人不自覺地把和其光、同其塵拆開了,形成了陰陽對立,才導致了一切痛苦和麻煩。陰極,就抑鬱到活不起;陽極,就歡樂到上天了。

如何利用「和光同塵」來療愈雙相呢?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抑鬱期的時候呢,我們得意識到陰中有陽,我們只要發掘出一些痛苦之中的陽光就行了,或者只要敞開心靈,讓陽光照進來,痛感就會減輕,最沉重的痛苦甚至也會像露珠一樣蒸發、幻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重度抑鬱期的時候,痛苦得要死了,被各種壓力和煩惱纏繞,邁不動步子,一百萬個不願意去上班,想放棄,一想到去工作就百爪撓心。蛋是,開著車行駛在路上,清晨的陽光透過車窗照在臉上,那一瞬間,一切痛苦都減輕了,甚至都不見了。當時的感覺就是,生活似乎也沒有那麼差,去上個班好像也並非那麼難以忍耐。

這說明什麼?

即使在最最最痛苦的抑鬱的深淵裡,同樣還有陽光,我們每個人的心田裡都自帶陽光,所以才能看見、見證、體驗晨光的微妙感覺,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們是被痛苦的淚水包裹著的一粒卑微的塵埃,可就在朝霞和晨風中,萬千人世間的苦楚,即刻煙消雲散了。事實上,我們以為多麼大的痛苦,多麼沉重的抑鬱的枷鎖,並非嚴絲合縫,一點光亮都沒有,只要我們不那麼拚命地死死抓住痛苦的感覺,主動漏一點點縫隙出來,內心陽光立馬就能跟朝陽融為一體了。

經過一天的工作,各種痛苦掙扎、自慚形穢、自責和愧疚,到了晚上下班,即使沒有了美麗晚霞,還有月色和燈火闌珊呢。吹著晚風,搖下車窗,那一剎那,其實心裡很平靜,終於又熬過了一天,白天的種種煩惱和愁苦,瞬間變得輕盈了,甚至消失不見了。回到家裡,看到愛人笑意盈盈的樣子,吃著桌上的飯菜,內心被感動充盈著,這就是生命本身自帶的幸福光環。

和其光,這個光,未必是可見光,有時候哪怕愛人一句話,一個笑臉,一頓飯,一個懷抱,一個眼神,或者盆友家人的一聲問候,一種關切和安慰,一種擔憂,一種鼓勵,都是充滿能量的愛之光。我們與此類愛之光相和,就能減輕抑鬱的痛苦了。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而我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雙相給了我們無比深重的黑暗與痛苦,蛋是,我們可以用這些痛苦和黑暗去尋找光明,一絲一毫的光明都不要浪費了,晨光、夕照、月色、燈火,愛人家人盆友陌生人,都有光,我們去擁抱這些光,就能掃盡內心的重重陰霾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詩歌廣為流傳,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問題是這裡面有個邏輯。春暖花開的前提條件,是面朝大海。抑鬱期的我們,如果面朝的不是大海,而是腳下的萬丈抑鬱痛苦的深淵,又腫么能春暖花開呢?解脫抑鬱,說白了,只需要一個動作,抬起頭來,面朝大海,就一定能春暖花開。抬起心靈的頭顱,去發現陽光,契合陽光,即使是痛苦的深深深海上,也能繁花似錦,也能開出浪花千萬朵。

初心和出離心

轉到躁狂期,本身自帶的光環,開始由內而外,向外擴張了。這時候,就要利用我們那顆塵埃之心了。

人,得有兩顆心,初心和出離心。所謂初心,就是塵埃之心,出離心就是超越凡塵、普照大千的陽光之心。世界微塵里,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欲求,無外乎一顆塵埃,本來空無一物,就只有一顆塵埃之心而已。

躁狂期自以為傲視群倫,自以為洶湧澎湃,自以為無所不能了,這時候只要懂得陰陽互補,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道理,應用前面提到的道德經第四章的內容「挫其銳,解其紛」,把躁狂期自我的那種鋒銳、尖銳打磨掉,不與他人、世事產生紛爭,讓心靈保持一個塵埃的狀態,就沒事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我們在躁狂期,那種一步登天的衝動,難以遏制。敢上九天攬月,要下五洋捉鱉,這種豪情萬丈、豪氣干雲的派頭,就是出離心太強,很容易遇到挫敗和折損。守住那顆初心,塵埃之心,就能最大程度上保持平穩的生活狀態了。和其光的時候,萬萬不可忘記同其塵,時刻提醒自己,我只是一顆小小的塵埃,我是光,我是電,我是神奇的神話,同時我也是一顆塵埃,我的能量和力量沒超過一顆塵埃的範疇。多麼遠大的理想和報復,其實都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專註於腳下的路,手裡的工作,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的實現,一塊磚,再一塊磚的累積起來,才能高樓大廈平地起,一招先、平步青雲只是夢,只是錯覺、幻想罷了。

躁狂期,我們會認為機會叫在眼前,未來的藍圖已經展開,各種新鮮的,充滿樂趣的事物、人物、項目,繽紛而至,應接不暇。。。這有點像小時候看的萬花筒,美輪美奐,變化無窮,其實就只是我們內心的光亮折射出來的一種幻影,距離我們想像的那個事實結果,尚有十萬八千里路遙呢。。。

怎麼才能保持「和光同塵」?

抑鬱相和躁狂相,其實,最致命的傷害,並非科學醫學上講的情緒浮力變差了,而是一步一步,令我們喪失了覺知、覺察的能力。

也就是說,情緒浮力變差,也是個表面、表層現象,是癥狀,而不是原因。真正的造成情緒浮力差的原因,是我們的覺知覺察能力受到了損傷,甚至消失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抑鬱期,感知不到愛,無法發現具體現實生活里的那些光、那些溫暖;躁狂期,則意識不到自己本來只是一顆塵埃,也不在乎自己奔逸的思維和激越的情緒會對他人和自身形成破壞與傷害。

覺,其實就是醒悟;不覺就是迷住了、痴迷了,陷入幻夢而不能自拔。抑鬱是個痛苦的噩夢,躁狂則是個快樂的美夢,實際上都是夢。因不知不覺,而痛苦萬分。

我們講認知方法、認知療法,說一千道一萬,只要雙相人不覺得,不認為這個認知是有用的,有效的,就都白扯了,白費了。蛋是,只要這個人覺悟了,醒悟了,立刻就能逆襲,就能發覺自己的生命本來就和光同塵,抑鬱和躁狂都是夢而已,就再也不會傷害到這個人了。好比,一個正常人做了噩夢,第二天早上醒來,回憶夢裡的內容,雖然很可怕,蛋是不影響正常生活了;抑或是美夢,多麼甜蜜的美夢,也不會影響到工作學習生活。只要知道那是個夢,立刻就解脫了。

辣么,怎麼才能讓自己保持覺知呢?讓我們下期再見~

請關注海藍藍雙相情感工作室:

心似海藍藍的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換個布局,讓你家好運到開花》
《百家姓》里趙排第一,憑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