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戲子而不知將軍

知戲子而不知將軍

這幾天發生的最動人心魄的大事,莫過於美國特朗普決定對敘利亞發動精準打擊了吧。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定和平的國家,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看了人民日報上發的消息,心中還是有幾分難過。為戰火七年不斷的敘利亞,為流離失所的敘利亞人民,同時也為那毀壞的阿拉伯古代建築。看到那今昔對比,那些逃亡的圖片,似乎人人心中都會呼籲一聲:世界需要和平。作為中國人也會感嘆一句,謝謝越來越強大的祖國使我們能免於戰亂,和平安定。

當然,今天我們不是要討論國家大事,那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我只想說說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這部電影可能在中國並不出名,但他所表達的主題與內涵卻很深刻。他沒有像《戰狼》里一樣動人心魄的戰鬥場面,也沒有《血戰鋼鋸嶺》里屍橫遍野的慘狀,他恰恰是以和平繁盛的景象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與對美國人民的深深諷刺。

裡面的情感細膩,語調平和,卻句句擲地有聲,讓人感動。

故事是以在伊拉克服役的軍人比利在一場戰爭中救下了自己的戰友蘑菇的一瞬恰好被戰地記者的攝像機記錄下來,因而被美國國人知道原來在遙遠的伊拉克真的在發生戰爭,國家授予比利銀星勳章,並獎勵B班兩周時間游遍全國,接受人民的感謝為背景展開的。講得主要是他們的最後一站達拉斯的歡迎儀式發生的事。

電影看似平靜的人物內心卻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隨著影片的推進,人物內心與故事逐漸展開。比利,是一個少言卻內心細膩的十九歲男孩,因為姐姐遭遇車禍,全身百分之八十被燒傷,她的未婚夫在醫院裡提出分手,比利為了替姐姐出氣,砸壞了那個人的名牌車。而讓比利免於坐牢的唯一方式便是參軍。於是他去了伊拉克。

B班回到美國,有人想利用他們的故事來拍個電影,以宣傳愛國精神,剛開始人們似乎很尊敬他們,他們彷彿真的是國民眼中的英雄,但隨著中場表演的發展,他們便漸漸的與人群格格不入。

當有人問比利他用的是什麼槍型以及其威力,乃至那槍打到人身上是什麼感覺時,絲毫沒有考慮過比利的感受。當看足球比賽時,前面有兩個年輕人對他們軍人進行低俗侮辱性話語玩笑時,他們的軍人威嚴掃地。當在他們被節目製作人要求穿著作戰迷彩服進行正步走表演,前面站著三個穿著暴露的演員時,他們再一次被侮辱。

當投資人花巨資建下賽馬場,屢屢賠錢卻毫不吝惜,而一提到拍B班故事的電影投資時,他卻一再壓榨,體現美國國人的可悲。

整部電影是採用回憶與現實交叉進行展現的,在伊拉克的蕭條緊張的生活與美國國人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形成鮮明對比。

在進行中場表演時,故事發展到高潮。

因為戰爭,因為槍聲,因為戰友死在自己的懷裡.B班人人都被戰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尤其是蘑菇死在比利懷裡這件事對比利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傷害。蘑菇不僅僅是他們的戰友,還是比利的導師與好友。

他們回到美國,對於大的聲響,類似於爆破類的聲音都非常敏感。

像是比利在飯桌上,媽媽拍桌子的聲音嚇到了比利。尤其是中場表演時,煙花綻放的聲音,使B班人人陷入恐懼,猶如回到了伊拉克的戰場上。導致一個戰士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懼與工作人員發生衝突。而比利則想起了蘑菇死時的那場戰爭,不禁淚流滿面。

同一種原料,一個被製成煙花用來慶祝,一個被製成炮彈用於戰爭。電影以這種強烈的反差與對比來呼籲和平,同時用來對比美國國人與戰士們所生活環境的不同,來諷刺美國國民知戲子而不知將軍。

本來這些慶祝是為了感謝B班的戰士們的,但在這最後一站的慶祝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被人辱罵,被工作人員毆打,

被煙火聲驚嚇等等都讓戰士們明白,他們永遠不是國人心中的主角,主角是國人自己。

整場電影看下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結尾處,比利與拉拉隊員的告別(比利本以為拉拉隊員是懂他的,但最終他們的對話讓比利明白他始終是她眼中的英雄,而不是戰士,這讓比利難過),比利與他姐姐的告別(他希望姐姐把他當作一名戰士,為他感到自豪),坐在車裡將要出發去伊拉克時,戰士們說終於快要回家了,再不回去,估計就會被人打死了。(對於他們,充滿戰爭,槍林彈雨的伊拉克更像是家,而自己原本的國家美國卻反而會要他們的命,話語間充滿諷刺,令人深思。)

這部電影沒有表現戰爭的慘烈,只講了和平繁榮的美國國內。但卻比屍橫遍野的戰場更讓人痛心,比炮彈轟炸的聲音更讓人警醒。

戰士是錚錚鐵骨,但也有柔情。戰士是堅強不催,勇敢的化身,但也有一顆平常人脆弱的心。我們對待軍人,不僅僅要把他們看成英雄,更要把他們看成戰士,看成平凡人。

戰爭的殘忍一方面在於物質的毀滅性,一方面也在於心靈的毀滅性。而物質可以重建,心靈滿目瘡痍卻無法恢復如初。對於戰士,戰爭殘忍的一方面在於身體的摧殘與傷害,而另一方面在於心靈的無法治癒。但是,人們對於經歷過戰爭的戰士的心靈摧殘並沒有過多的關注,他們在別人心裡僅僅是無堅不摧的英雄,而不是平凡人。

所以這部電影的主題之一是想呼籲人們對於參戰軍人心靈傷害的關注,把他們當成普通人來對待。另一方面是想諷刺美國國人的不愛國與愚昧(軍人是國家的一個象徵,他們對於軍人的侮辱恰恰表現了他們的不愛國。)再者是想呼籲和平,沒有戰爭,就沒有傷害。當然其中還有對戰友情的歌頌,以及軍人對於自身身份的自豪與作為軍人的那份責任感。

最後,還是想引用人民日報中的兩句話:

「你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中國已不是當時那個中國,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以此來感謝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同時也讓我們為敘利亞無辜的人民祈禱,希望戰事就此停止,讓和平鴿能繼續銜著綠色的柳枝向世界各地歌唱和平之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檸檬妹子 的精彩文章:

TAG:檸檬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