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兩會期間,多個民主黨派中央都在忙這件大事

全國兩會期間,多個民主黨派中央都在忙這件大事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

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橫空出世。

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著和平發展的旗幟,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中國積極發展著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成為「一帶一路」故事的關鍵詞。

2018年兩會,「一帶一路」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背景下,包括部分民主黨派在內的一些建言主體,在持續關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目光投向了更加廣泛的沿線生態、醫療、科技等領域,讓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能惠及更多沿線國家以及更多人民。

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的深入推進和人員的頻繁流動,在疾病防控方面的風險逐步加大。疾病的傳播是沒有國界的,在此次兩會上,民進、致公等民主黨派雖然角度不同,但同時提出應該在疫病防控上做到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聯防聯控,從根本上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鏈條。

我國與東盟各國交往歷史源遠流長,尤其是西南的廣西和雲南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文化和生活習俗相近,疾病譜相仿,面臨的傳染病防治形勢也高度相似。

據有關信息顯示,東盟國家常年流行多種重大傳染病,隨著跨境人流、物流的大幅增加,由境外傳入相關傳染病並造成再流行的風險巨大。近年廣西登革熱和瘧疾報告發病數95%以上為輸入性病例,面臨如此嚴峻的疾病防控形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致公黨中央認為加強與東盟各國的區域合作,共築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對廣西、雲南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實驗室能力達標建設。」致公黨中央建議,依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建標127-2009),按照填平補齊和綜合各地疾控中心的現狀及疾病防控的要求,要有計劃地對各級疾控中心進行實驗室設備配置,使廣西、雲南各級疾控中心實驗室設備品種覆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B類裝備目錄品種95%以上,全面提升其實驗室檢測能力,滿足傳染病監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檢驗工作的需求,保障人民健康。

在聯防聯控具體舉措上,致公黨中央提出要優先在廣西、雲南加強疾控中心建設,建設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打造中國(廣西、雲南)-東盟高端公共衛生人才培訓和交流基地。「建議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快相關機制的建立,進一步提高各國應對傳染病的防控能力,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中國-東盟重大疾病防治國際聯合實驗室,負責開展區域性重點傳染病相關科學研究等。」

說到疾病防控,民進中央的建議更加具體,直指「包蟲病」防治。

包蟲病在亞洲地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亞和西亞,這些地區有約5億人生活在囊型和泡型包蟲病高感染風險環境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特別是中亞、西亞、非洲等地區國家受限於當地的政策、國家重視程度、經費來源、技術水平等因素,基本上沒有開展包蟲病的防控,這使得包蟲病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流行範圍更廣、危害程度更甚。

對此,民進中央提出,為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包蟲病綜合防控工作順利開展,沿線國家應攜手並進,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溝通和磋商,以現有的醫藥衛生合作機製為基礎,向切斷病原循環鏈方面延伸,不斷完善創新方式,推動國家和地區間包蟲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由於包蟲病的宿主種類多、管理難度大、區域劃分不明顯,因此各國之間的聯防聯控在疾病防控上顯得尤為重要。民進中央建議,由我國牽頭成立亞洲包蟲病學會,定期召集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包蟲病防控專家將各國包蟲病防控方面的情況進行交流和探討,吸取各地區工作經驗和成效,為包蟲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達到聯防聯控起到支持和幫助。

我國包蟲病防控專家們近30年的包蟲病防控經驗證明,採取犬驅蟲為主、羊免疫為輔的「雙相切斷病原循環鏈」為核心的綜合防控措施在包蟲病防控上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一策略的推廣和應用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整體包蟲病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將這些技術和手段推廣出去,通過學術交流、醫療合作等方式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技術水平,為當地已患病民眾早日脫離包蟲病的折磨奠定基礎。」民進中央在提案中建議。

而在另一份《關於重視「一帶一路」沿線飲用水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提案》中,民進中央對疾病防控問題做了進一步「延伸」。

因為研究數據顯示,全球約50個國家的1.4億人口面臨飲用水砷超標(〉10μg/L)的問題,而大約1.1億人生活在東南亞和南亞的10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含中國)中,有48個國家出現了砷污染問題。

近年來,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出現了合作治理重金屬污染的嘗試。但是,目前的國際公約主要針對的是人為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對於天然存在的水體重金屬污染治理,國際合作仍以單邊為主,具有戰略性、約束力和凝聚力的國際合作尚未破題。

中國正在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成為指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創新性理論。「一帶一路」倡議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合作提供了平台,為重金屬污染的國際治理塑造了政策和行動框架。民進中央提出,中國政府應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平台,發揮主導作用,向相關國家提供援助及技術支持,以彌補目前區域合作功能上的局限和不足,以治理水污染為紐帶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提供「中國方案」。

在民進中央看來,與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比,中國在水污染治理等環保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相關調查也比較翔實。近年來,中國在水污染治理技術方面取得了若干重大突破,我國多家企業在國外設立了聯合研發實驗室,產品已進入巴基斯坦等國家,而新興環保產業的技術輸出逐漸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方面的新亮點。因此,應該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高風險國家水污染調查、監測與數據共享機制,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除砷設備、技術和改水援助,通過亞投行等「一帶一路」金融組織,設立水污染治理基金,重點支持除砷、改水等技術的研發、推廣與成果轉化。

「在人才培養上,要培訓衛生保健人員治療砷中毒病人,並從事病例管理和康復研究。」民進中央認為,對於跨國界水污染的治理,除了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以外,還需要構建深層次的治理框架,設立專門性的管理機構以發揮協調、整合效應,建議在整合國家生態環境部、衛健委、發改委等有關機構職能基礎上擴充形成專職執行飲用水污染治理國際合作的官方機構,在服務國家戰略、統籌援外資金、協調民間力量、引導企業服務、推進國際合作中發揮中樞作用。

吸引多元主體加入「一帶一路」經貿合作

在本次兩會期間,民革中央以黨派提案的名義遞交了兩份「一帶一路」的相關提案,內容均與經貿合作與交流相關。

在對農產品貿易的關注中,民革中央發現,當前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結構失衡,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整體狀況不容樂觀。截至目前,我國農產品貿易已連續14年出現逆差,且差額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持續提高。

農業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加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經貿合作,不僅順應農產品貿易發展趨勢,滿足國內居民日漸高標準、多元化的農產品消費需求,充分發揮農產品貿易互補優勢,還有助於構建多元化農產品進口體系,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確保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手中。為此,民革中央建議進一步優化進口來源地布局,在確保供給安全的前提下,加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經貿合作,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全球農產品供應體系。

具體如何做?民革中央提出,首先要促進農業貿易發展,提升農業合作能力,增強農產品出口競爭力,進一步降低農貿流通企業的稅負,加強海關、檢驗檢疫、外匯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積極創造條件,培育有競爭力的出口企業。

「優化農產品進口布局,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提高進口份額。」民革中央建議,在綜合考慮國內需求、國內外資源狀況和市場狀況的基礎上,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的進口結構及進口來源分布,加強對大宗農產品進出口因時因勢適度調控。

在建議中,民革中央還特別提出要推動農業雙向投資,共享農業發展成果。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成農業合作意向的基礎上,努力消除投資壁壘,鼓勵國內農業企業開展投資促進活動並提供必要支持。此外,可以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共建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以技術合作為核心,通過派遣農業技術專家、培訓農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等方式,幫助他們分享中國的農業技術和發展經驗。「制定農業企業『走出去』整體戰略,搭建農業經貿合作平台,幫助企業尋找貿易和投資機會。鼓勵國內農業企業、農民去海外人少地多的國家發展農業,重點加大對農墾企業在境外開發農業優勢資源和建設生產加工儲運基地的扶持力度。」

近年來,民革中央對鼓勵台企融入「一帶一路」西部建設保持著持續關注和建言。「一帶一路」建設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勢必吸引台灣相關企業及民眾參與其中。為此,民革中央調研組就相關課題赴寧夏、青海等地開展了調研。

調研組認為,應積極推動兩岸企業以「一帶一路」為平台構築合作新模式。這既有助於解決台灣企業面臨的產業轉型升級問題,引導台商投資由製造業延伸至農業與服務業結合的領域,又能促進台灣企業進入大陸西部,加快兩岸經濟融合。

「選擇重點產業合作領域,鼓勵台灣企業融入『一帶一路』西部建設。」民革中央調研組建議,應鼓勵台灣企業為西部優勢產業做配套產品及服務。

充分利用「一帶一路」西部建設平台,探索兩岸民間經濟融合新模式,這也是調研組的觀點之一。

目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多為大型國企或民企。調研發現,其實台灣中小企業接其分包訂單和參與輔助性、配套性項目,既可規避風險,也可分享利益,而大型項目吸收台商參與,更能發揮台商在服務管理等「軟性」領域的比較優勢。

兩岸青年交流一直是民革中央的品牌活動。

在「一帶一路」建設上,「一帶一路」作為承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國策,台灣青年不應缺席,調研組同樣建議要營造有利環境,幫助台灣青年融入投入建設發展的過程。

民革中央調研組建議,在西北「一帶一路」區域內掛牌設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鼓勵那些尋求就業機會的台灣青年參與西部「一帶一路」建設。同時建議國台辦協同有關單位建立統一的資訊傳播平台,承擔「一帶一路」西部建設與台灣民眾大陸創業就業方面的資訊傳播與研訓工作,幫助台灣民眾增強把握機會的能力。

從物質「一帶一路」到智慧「一帶一路」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要吸引世界的投入,規劃應統籌,建設要高起點,要依靠創新驅動和高科技引領,也要積極防範各類風險。基於這樣的考慮,農工黨中央在此次兩會上提出,把物質的「一帶一路」接入「物聯網」聯入「互聯網」,建立分布的大數據平台,逐步實現智慧「一帶一路」。

當前,我國在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互聯網+」、大數據等戰略得到了社會的積極響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農工黨中央認為,要構建支撐智慧「一帶一路」的全球分散式傳輸網路、感測器網路、大數據云環境,形成服務各個國家、國際組織和參與的企業,亟須加強統一規劃設計,開展示範帶動,推進雙邊合作和多邊合作,帶動「一帶一路」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慧化。

「組織開展智慧『一帶一路』的頂層規劃,組織專家組,全面了解沿線各國的需求和基礎條件,開展智慧『一帶一路』的規劃設計,把分散的相關規劃和信息化工程整合在同一個框架中,避免重複浪費和信息孤島。」農工黨中央建議,把「一帶一路」的信息高速公路、空間信息走廊、安全預警、智能管理和服務融為一體,形成沿線國家共享的智慧之路。

規劃和框架要落地,需要示範工程。

農工黨中央建議,率先建設「一帶一路」的信息傳輸網路,啟動「一帶一路」時空信息大數據平台建設,以中巴經濟走廊、東盟信息港等為示範,開展智慧「一帶一路」建設示範工程,積極開發各類應用,形成標準規範和模式。「藉助政府合作、資本合作、企業合作的結構框架,建立國際化的PPP方式,形成投入分擔、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機制。」

作為具有僑海特色的民主黨派,致公黨中央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還關注到了國際海員勞務市場健康發展的問題。

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離不開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海員作為海上運輸的重要人力資源在整個航運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素質的海員儲備是「一帶一路」倡議順利實施的重要一環。中國海員勞務市場要實現國際化發展,需要外派海員能夠學到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並逐步成為國內航運業的精英和支柱。但目前我國國際海員勞務市場在法律完善、制度創新、環境改善方面仍存在著制約發展因素。

一番調研之後,致公黨中央建議放寬中資海員外派機構與外資合作中中資企業控股權的比例,進一步促進海員服務市場的開放。暫停或取消海員外派機構的資質要求,實行寬進嚴管的方式,加強海事主管機關事中、事後監管能力。

針對人才短缺的問題,致公黨中央的觀點是,可以按照公約標準修改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對於有意願從事普通海員但來自農村和偏遠貧困地區的年輕人,可以適當在已有的培訓優惠基礎上,以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支付其培訓費用。

「最重要的是完善海員權益保障機制,為船員隊伍發展創造優良環境。」致公黨中央提出,建議賦予海事管理機構以全面監察許可權,並賦予海事管理機構行政處罰的許可權,使海員積極行使相應權利,保護自己的權益。考慮海員的職業特點,避免海員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的複雜性,建議出台相應司法解釋將船員勞務合同糾紛全部歸由海事法院管轄,並明確海員外派糾紛所涉法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政協網 的精彩文章:

五個信號預示要絕經

TAG:人民政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