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曹丕的兩個皇后甄氏和郭氏結局懸殊,讓人氣憤!

三國:曹丕的兩個皇后甄氏和郭氏結局懸殊,讓人氣憤!

曹操一生弄權而好色。關於他弄權,《三國演義》寫得很出色。對於他的好色,卻寫得很少。據陳壽《三國志》,曹操正室丁夫人因子早喪,哀痛無度,操忿而休遣歸家,後即以娼家出身的卞氏扶正。這位卞夫人倒相當賢德,生了丕彰植熊四個兒子,自奉儉約,善視被廢的丁夫人,對於曹操的眾姬妾,亦能和睦相處,曹操常稱讚她怒不變容,喜不失節,頗為難得。曹操有姓氏的姬妾有十三人之多,有二十五個兒子,女兒則不知。他臨死留下遺囑,要在故居銅爵台上,照他生前一樣,設置床帳被褥,姬妾則住於台下,每逢朔望會食台上,奏樂。可謂死不忘情了。曹不位為魏王后,第一件事殺親曹植的丁儀丁並滅其男口。將弟曹植與曹彰退而不用,令其各回自己地。並限制他們的奴僕衛士,不準超過三十人,出城行獵超過三十里,派有專使監督。使曹植曹彰大為憤恨。最植傷心的,是禁止植等兄弟之間互相通問,這種不信任諸王的作風才使得後來司馬懿有機會弄權。曹丕繼位後過半年,強迫漢獻帝禪位,正式取代漢,改國號為魏,於洛陽。

曹丕稱帝後要立皇后,本來甄氏是他的正室夫人,生子睿,又是他的長子,皇后這個位置,自應由她來正位。但丕在爭繼承權時,對於甄氏的軟弱,開始不滿。寵妾郭氏心計,善於察顏觀色,曾協助曹丕爭奪繼承權,頗有表現所以曹丕有意立郭氏。這時甄氏為曹丕安置在鄴城,郭氏隨在洛陽。無奈郭氏未曾生子,如立郭氏為後,兒子曹睿會親附她,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這一點使曹丕遲遲不能定。郭氏安平人今河北饒陽,父為縣吏,她比曹丕大歲。從這一點看來,曹丕專門喜歡比他年歲大的女子。郭生有異象,他父親覺得此女不凡,為她取名為女王,意為中之王。郭氏早失雙親,在兵亂中被擄,輾轉被流落到銅侯家中為奴,因為長得貌美被曹丕看中納入後房。郭氏得籠,她知道曹丕已不愛甄夫人,他現在猶豫在和甄夫人之間,究竟立哪一個做皇后。她自知最大弱點是有生兒子,她並不灰心,只要能想辦法打擊曹睿,就可以功。

後來竟被她發現有隙可乘,暗中盤算,而設下一套詞。一天曹丕在宮中,又為立後的問題煩惱。原來曹丕將郭氏為後的意圖詢問朝臣,竟有不少人反對。現在看到中郎棧潛的奏本,竟拿一套大道理來諫阻。曹讀出其中的一段給郭氏聽,聖哲慎立元後,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擇其令淑,以統六宮,虔奉宗廟,陰教修,春秋之義,無以妾為妻。若因愛登後,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這是什麼話以妾為妻,歷代都有,娶妻以德,問什麼貴賤。郭氏自解地說這些迂腐的話,我倒不怕。曹丕說:只是,唉!要是你有個兒子就沒有問題了。郭氏知道機會來了她必須把握時機來打動曹丕。陛下的顧慮,我十分體諒不過不過,郭氏故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不過怎樣,別吞吞吐吐。曹丕說。我不敢說。郭氏說。在我面前還有什麼懼怕的。曹丕催促。那我就說吧!但陛下不要罪責我。郭氏要取得保證,這樣要求。說吧!不論什麼,我都不怪你。曹丕說。陛下總以我未能為陛下生個兒子為憾,甄夫人有子,是她比我強的地方。其實平原曹睿是不是陛下的兒子,還有問題呢!郭氏詞鋒銳利地說。這話怎講?曹丕驚詫地問。我聽陛下說,當年太祖八月破鄴城,陛下納甄夫人於城破之日平原王生在第二年四月。我給陛下算一算只有八月懷胎。而平原王從小就這樣壯碩,不像是一個懷胎不足月的孩子,所以我說這裡面大有問題。

郭氏說出這段話後,心裡也有幾分拿不定,萬一曹丕不為所動,這話傳出去,處境就十分危險,所以她凝望著曹丕,看他怎樣反應你是說平原王不是我的親生?丕懷疑地問你注意他的容貌,很多地方不像陛下。郭氏說這番話使曹丕沉默,他追溯當年情景,甄氏是在鄴城城前三個月從幽州接來,這樣算來,曹睿也可能是袁熙的兒子。曹丕默默無言,郭氏知道她的話已生效,我不過覺得這是一疑問,陛下可留心暗察,萬一我說得不對,陛下要保存我,不能張揚出去。郭氏惶恐地跪伏在曹丕腳前,作如此請求。好吧!待我慢慢考察。曹丕說。其時甄夫人留居城。曹丕於第二年六月,南征孫權路過鄴城,見到甄夫人。他懷著一肚子狐疑,查問曹睿的身世。甄夫人知道是郭氏在暗地破壞,播弄是非。氣得氣血上逆,怒斥曹丕說,你貴為帝王要想立哪一個做皇后,就可以立哪一個。可是那個賤人也不能血口噴人,為了爭奪後位,竟污衊我們的兒子不是你的親生。甄夫人說得傷心淚流滿面,兒子現在已經十六歲了,你忍心這樣污衊他嗎?你為什麼扯到郭貴嬪身上,你罵她也無濟於事。我告訴你,不立郭氏,我也不會立你。曹不故意氣夫人。夫人反譏你們曹家門風,立賤不立貴,我還有什麼好說。甄你竟敢說我家門風不正。

曹怒極,順手給甄夫人一耳光,怒沖沖地離去。不久,曹丕回到洛陽,餘氣未消,加上鄰氏的播弄,曹不竟遺使去鄴,將夫人賜死。並命令裝時以發麵,用壁其口,使地地下不能,既知人死得不明不自,臨死前,她將曹托於另一李夫人,於是含假飲面死,郭女王終於榮登後位,曹命她以曹為子而撫養之,曹不做了七年皇帝,因懷疑曹睿,一直沒有立做太子,他有以另一徐之子曹禮為嗣遲遲不能決定,有一次曹五齣獵,曹不射中母命曹射其子變,曹不射,他說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使要不大為稱覺他存心仁德,而有不忍之心。可是一直到最後病重不起,在追不得已中才立曹睿為太子,遺詔以曹真曹休和司馬懿為輔曹即位,時已二十二歲。

史稱之為魏明帝。他尊母氏為文昭太后,尊郭氏為皇太后。他在文帝在世的時候,因為母親被罪而死,自己又不得寵,怕生是非,所以平常他不交朝臣,不過問政事,成日沉心於書。當他即位之後,表現相當英明。他常以母親死非其命而哀痛。他雖不喜郭太后,但郭氏曾撫養他一段時間所以還以禮相待。在他即位後的第九年,李夫人才敢將甄后死時裝情形告訴明帝。

明帝大為憤恨。一天,他去至郭太后所居永安宮。聽說我母親死時裝,以發覆面,以塞口,是你的主意?明帝質問,這是哪裡來的話,你聽什麼人搬弄是非,破壞我母子感情。郭太后說。自然有人告訴我,希望你照實告訴我。明帝說。死無對證,你要證實,只有破棺檢查。郭太后料想明帝不會這樣做,用這話來洗脫,我有人證,當初都是你的主意。明帝憤恨地說,甄后之死,是先帝所殺,你今天卻來責問我。你為人子,追仇自己死去的父親,為你冤死的母親,而來枉殺我這個後母嗎?郭太后斥責。我不會饒了你,不替死去的母親報仇,枉為帝王。明帝這樣威脅。於是明帝下令,斷絕郭太后的一切供應,逼她自殺。郭太后終於被迫自殺。明帝雖給她正式辦喪儀,但命令裝殮時,同樣以發覆面,以糠塞其口以為報復。這是一悲劇的結局。郭后枉用心機,到頭來還是不免引火自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里一個小孩,因為生了一場病,結果無意間改變了三國的歷史!
後漢到三國這段曲折的歷史道路是因為這幾個人,你知道都有誰嗎?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