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向荒野與黑猩猩共舞,她是科學界當之無愧的女神

走向荒野與黑猩猩共舞,她是科學界當之無愧的女神

文章作者:楊小凹

她的故事就像

現實版《金剛》

Jane Goodall

珍妮·古道爾博士是享譽世界的野生動物學家、環境保護主義者。這位出生於倫敦,畢業於一所文秘學校的漂亮「小姐姐」用之後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和精力,踏上非洲這片廣袤荒蕪的土地進行黑猩猩的研究工作。可以說她是世界上最了解黑猩猩的人類。

所以,這位野生動物學家為什麼值得我們記住?

因為她的研究成果——「黑猩猩會使用工具且有情感」改寫了人類學的歷史,在此之前狹隘的我們認為只有人類才會使用工具,且這是人類與動物最根本的不同。

同時,她的人生軌跡完全就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冒險故事。

JANE

GOODALL

年幼時在的母親影響下,珍妮·古道爾就開始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動物。她剛滿周歲時,倫敦動物園首次降生了一隻小猩猩,母親給她買了一個蓬鬆玩具黑猩猩,取名「朱比里」(Jubilee),以示慶祝。

有一次,花園裡的幾隻蚯蚓被她撿到床上,和她一起睡覺。母親並沒有斥責她的古怪與瘋狂,而是小心翼翼地將這些小動物放回它們自己的家。等她又長大了一些,母親買來《泰山》(Tarzan)和《怪醫杜利德》(Dr. Dolittle)這些書給她讀,讓她更加熱愛大自然,也知道了原來人與動物可以平等交流。

她家養了條狗叫Rusty,是她的玩伴,「第一個教會我動物也有人格和喜怒哀樂」,珍妮·古道爾說。平素,她喜歡在外婆家伯恩茅斯的鄉間遊走,觀察築巢的小鳥、把卵囊背著走的蜘蛛、在樹木間追逐嬉戲的松鼠,就這樣,安靜而充實地度過了風華少年時代。

1957年,這個沒有學術背景且只接受過基礎文秘培訓教育的姑娘,憑藉一腔熱忱隻身來到肯亞尋夢。彼時的國家博物館館長、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非常欣賞她,並請她擔任秘書協助自己研究自然與生物。

1960年,珍·古道爾在利基的支持下來到坦噶尼喀湖畔的岡比河自然保護區開展黑猩猩研究。剛開始時,工作異常艱難。「黑猩猩是一種非常害羞的動物,每次見到我都會迅速閃開。它們會瞥一眼我這個來到它們地盤的『白猿』然後消失蹤跡。」她說,「我總是垂頭喪氣地回到營地,擔心經費用完,更害怕會令利基失望。但是每次我還是帶著決心重新回去。

為求得黑猩猩們的認同,珍力求保持和它們一致的生活習性:她在林中露宿;吃黑猩猩吃的果子;甚至像黑猩猩一樣爬樹,在林間行動。整整15個月過去了,黑猩猩們終於對她習以為常。她甚至把自己想像成一隻母猩猩,模仿黑猩猩的叫聲和動作,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靠近猩群,並最終贏得了它們的信任。

在長達38年的野外生活中,珍妮積累了關於黑猩猩的習性、行為等方面的大量珍貴的科研數據,為日後人類對靈長類動物研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Only if we can understand, Can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惟有理解,才能關心;惟有關心,才能幫助;惟有幫助,才能都被拯救。

——Jane Goodall

TED.珍·古道爾:幫助人與動物共存共處

Jane

Goodall

HAPPY.

BIRTHD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外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北外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