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北伐北元有一位七戰七勝的將領,不是徐達,也不是常遇春

明朝北伐北元有一位七戰七勝的將領,不是徐達,也不是常遇春

明朝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徹底解決元朝殘餘力量先後進行了八次北伐戰爭。分別是1370年(第一次北伐)、1372年(第二次北伐)、1380年(第三次北伐)、1381年(第四次北伐)、 1387年(第五次北伐)、1387年-1388年(第六次北伐)、1390年(第七次北伐)、1396年(第八次北伐)。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二十二日,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鄧愈為李文忠副將,湯和和為馮勝副將,各率兵5 萬人,分三路出征。其中以徐達為中路,出雁門關進攻和林。李文忠為右路,出居庸關經應昌靠近和林。馮勝為西路,出擊甘肅,他沒有固定的戰略目的,只是起疑兵作用。

在出征之前朱元璋讓主將們調選自己的先鋒,徐達選的是藍玉(常遇春的內弟),馮勝選的是傅友德。這兩個先鋒的挑選反而挽救了這次不成功的北征。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這次北伐七戰七勝的將領傅友德,我相信不管是明朝還是北元軍隊都沒不曾想到過。

明潁國公 傅友德

馮勝交給傅友德五千人馬,傅友德或許覺得人少不能貿然出擊,在判斷當前局勢後,他親自率五千騎兵攻打西涼(今甘肅武威),擊敗元將失刺罕。一勝。

取勝之後,傅友德馬不停蹄,進攻永昌(今屬甘肅),擊敗元太尉朵兒只巴,殺敵數千。二勝。

傅友德親自帶兵再次攻打元軍於掃林山(今甘肅酒泉北),活捉元朝平章,並殺死元軍五百餘人,三勝。

六月三日,他繼續進攻,這次倒霉的是元將上都驢,他不巧遇到了傅友德,結果全軍覆沒,獲吏民830餘戶,自己也被俘投降。四勝。

六月十一日,傅友德大軍攻打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元軍守將伯顏帖木兒聽到傅友德前來,當即開城投降,獲元平章長加奴等270人及馬駝牛羊十餘萬頭。五勝。

在別篤山口遇到了元岐王朵兒只班帶領的元軍主力,傅友德二話不說,碰到就打,擊潰元軍上萬人,抓獲文武官員二十餘人。元岐王朵兒孤身一人逃走。六勝。

之後,傅友德又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肅安西),擊敗當地元軍,獲金銀印、馬駝牛羊2萬頭而還。七勝。

第二次北征中的三路明軍,基本是各自為戰,沒能按照戰前制訂的策略配合,因此按所遇對手的強弱,命運各不相同。此戰,主力中路軍戰敗,東路軍得失相當,僅西路軍獲勝(主要是傅友德七戰七勝),明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輕敵冒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I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個女兒成為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所以他被成為天下第一岳父
安徽哪些城市做過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六千多萬安徽人都知道嗎?

TAG:MAI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