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軍中「伯樂」,給了林彪三次機會,一次丟糧餉,一次當逃兵,最後一次因打敗仗

他是軍中「伯樂」,給了林彪三次機會,一次丟糧餉,一次當逃兵,最後一次因打敗仗

在紅軍中朱德有伯樂的美譽,朱德認為,擅長帶兵,這是士官的強項;善用選將、用將、御將,這才是元帥的本事。他統領千軍,是通過駕馭良將實現的,如果不是他,林彪在當連長的時候就要被槍斃三次了。

第一次因為丟糧餉。

1927年8月,南昌起義余部由福建撤退,當時擔任25師73團7連連長的林彪奉命打前站,他下令以班為單位去購買糧食、醫藥並僱傭民夫。

「錢呢?」班長們問。

林彪大聲吆喝軍需官,不見回應,有士兵報告:「軍需官好像行軍途中就不見了,恐怕已經開溜」。林彪愣在那裡,一頭冷汗,軍需官是他表弟,一旦逃跑屬實,他跳黃河也洗不清。後續部隊到達後聽說連長表弟把糧餉拐走了,群情激憤。這時候朱德趕到,他問到底怎麼回事,從朱德慈祥的臉上,林彪看到了希望。

馬上回答:「我知道軍餉事關全連的安危,所以特地讓表弟攜帶,誰知道這個狗雜碎半路開溜了,這叫我怎麼辦?如果是我縱弟攜款開溜,我怎麼還在部隊里,請軍長明察。朱德看到20歲的林彪稚氣未脫,依然保持鎮定,感到很詫異,最後只是警告了一下。

第二次一位私自離隊。

進入贛南山區後,在國民黨的重兵追堵之下,起義軍接連受挫,部隊軍心渙散。師團營幹部紛紛離隊,林彪等人也產生了另尋出路的念頭。一天,他找到指導員陳毅說:「你是一個知識分子,沒有打過仗,我們搞過隊伍的,現在部隊不行了,不如穿便衣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陳毅說:我不走,你們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拖槍逃跑最無恥。林彪不聽,帶著幾個人就跑了,朱德把一切看在眼裡,幾天後,林彪衣衫襤褸的回來了,臉上露出羞愧的神情:民團堵住所有的隘口,與其死在團丁手上,還不如回部隊好好乾。」朱德很高興: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就寬恕了林彪,還讓他繼續當連長。

三次是打敗仗。

1928年2月,林彪帶領一個連,護衛著湘南起義繳獲的戰利品趕往朱德那裡,卻不知被民團暗算,傷亡慘重,護衛的軍營物資被洗劫一空。

他回到朱德那裡很沮喪,朱德忍不住問:「你護送的物資呢?你帶的隊伍呢?「

林彪本來就不善言辭,何況打了敗仗,一言不發。

可一可二但不能再三,朱德這次不想輕饒他,就問:你看怎麼辦?意思是該給什麼處分

林彪想的不是挨什麼處分,而是如何收拾爛攤子,他立正握緊拳頭,朗聲回答:我已經查明襲擊我的人是誰,我要他血債血償,他還彙報了自己的復仇計劃。結果還真是奪回了全部輜重,還俘虜了百名團丁。讓朱德刮目相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的精彩文章:

日本從蔣介石身邊偷走情報,順便將了羅斯福一軍,最後戴笠背鍋
杜月笙黑白兩道吃的開,而且在名伶中地位很高,胡蝶是他家中常客

TAG: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