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行放寬存款利率浮動比例上限,或開啟了變相非對稱加息的閥門

人行放寬存款利率浮動比例上限,或開啟了變相非對稱加息的閥門

據部分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不同類別銀行分別在一定程度上放寬大額存單等利率指導上限,此舉呼應了易綱行長日前在博鰲論壇的發言,預示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向深水區挺進。但是,在當前銀體系存在「負債難、負債貴」的形勢下,此舉更像是開啟了變相非對稱加息的閥門,引發市場諸多聯想。

利率市場化改革再下一城

文 | 王一峰(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金融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


存款利率政策放鬆反映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走向縱深

在不久前召開的博鰲論壇上,易綱行長指出「我國利率自由化朝著市場主導的方向發展,價格變數越來越重要,目前有兩條渠道,一個是基準利率,還有一個市場利率。最好的改革方式是使兩條利率軌道逐漸融合,更向市場利率融合」。

其後,媒體報道了央行將放鬆存款利率浮動比例限制。這反映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繼續深化。

根據人民銀行2015年10月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但為保證有序競爭,避免過分推高市場利率而出現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人民銀行引入了行業協會《利率自律公約》和MPA定價考核來規範存款業務定價,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銀行(業務)不同的存款利率設置指導浮動上限,試圖通過領導者定價機制來約束過度競爭。本次政策是針對這一浮動比例的放鬆,將給予銀行更多的自主定價權,代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一步走向深化。

政策放鬆產生變相小幅非對稱加息效果

從目前我國利率體系運行的情況看,本次政策放鬆將產生「小幅非對稱加息」的效果。主要理由是:

一是「加息」,在我國利率體系中市場利率與存貸款利率兩條收益率曲線並存的現狀仍就沒有消失,尤其是在當下銀行體系存在「負債難、負債貴」的情況下,自主定價的市場曲線與一般性存款利率曲線利差逐漸拉大,此時的政策放鬆將誘使銀行業已更高的成本吸引客戶,進而抬高一般性存款的總成本。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國際市場貨幣環境回歸常態化的一種回應。

是「非對稱」性,從資產端看,銀行「負債荒」現象正在持續向資產端定價傳導,銀行資產端並沒有受到嚴格的定價約束,市場化程度已經較高,因而更傾向於是非對稱性的影響

三是「小幅」,從媒體報道來看,本次所調整的浮動比例約是相比較基準利率擴大0.1倍,涉及CD,未來即使涉及一般性定期存款(此處需扣除已經市場化定價的結構性存款、保本理財、協議存款和國庫定期存款),從調整幅度和涉及業務範圍來看,總體影響不大。且即使放鬆後,金融機構仍可以通過精細化客戶分層管理來控制成本一次性階躍提升,這反映了央行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方式是比較審慎的。


利率市場化持續推進需要更多條件成熟

當前,應該說我國利率市場化已基本完成,但仍有一些條件制約著兩條收益率曲線向一條曲線融合的完全市場化。未來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需要完善綜合配套措施,主要領域為: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能力、增強借款主體財務硬約束、推動市場基準利率形成機制、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及構建完善的利率曲線等。

國際經驗顯示,在經濟下行期的利率市場化往往會埋下危機的種子,負債定價水平的快速上行推升銀行體系風險偏好,導致風險積累增大。

下一步,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更需要審慎評估,我們認為可能採取更多推廣與Shibor和LPR掛鉤的產品定價,打通利率走廊和最優貸款利率的聯繫,逐步減少目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檔次等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好望角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我的國!2017年的承諾圓滿兌現,居民生活不斷改善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是以人為本的主動作為,與中美貿易摩擦無關

TAG:經濟好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