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任逍遙-莊子漫談:「庖丁解牛」的養生之道

任逍遙-莊子漫談:「庖丁解牛」的養生之道

莊子《養生主》中講了個「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日:「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己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這就是廣為人知的《庖丁解牛》,很多人誤解為本故事是在讚美一個技術嫻熟的庖丁,其實莊子是以宰牛之方喻養生之理,由養生之理喻處世之道,裡面蘊含的深意頗多。

上一段提出全文核心論點:「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若真能做到「緣督以為經」,自然會帶來「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的善果。寓言「庖丁解牛」就是在闡釋如何「保身」。

「庖丁解牛」的中心是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無厚入有間,也就是守持中虛的「緣督」,這是養生法的核心、也是為人處事的大智慧。人生亦如牛身,有筋有骨,坎坷曲折,要得心應手、自然靈巧地避開各種障礙與糾隔,這樣才可舉重若輕、遊刃有餘。

第一段是描述解牛的場面。莊子從動作和聲音兩個方面對庖丁解牛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是描述動作,「手觸」、「肩倚」、「足履」、「膝踦」既是舞蹈藝術化的描述,也表明神情貫注,庖丁解牛看似輕鬆悠然,實際上細節處庖丁謹慎小心、沒有半點馬虎。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是從聲音層面來描述,庖丁的解牛如一首協奏曲,琴瑟和鳴、高山流水,聲音旋律如此自然和諧,這是音樂藝術化的描述。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綜合動作與聲音,描述庖丁解牛如同是富含藝術性的歌舞表演,動作自然協調、韻律妙趣生動。「桑林之舞」不同於「廟堂之舞」,是發自內心、發於真情、最自由最自然的舞動,充分表達了庖丁解牛的得心應手與悠然自得。

「庖丁解牛」不是在說技術,而是在述道;「庖丁解牛」不是在說事,而是在解禪。

第二段是通過文惠君和庖丁的對話來談「解牛之道」,也是莊子在談「養生之道」。

首先,庖丁提出總結性概論---「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為什麼牛解得如此悠然自得,因為庖丁不是依憑技術,而是在順道而行。

然後,庖丁具體解釋了解牛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這是初級階段的解牛。此時對牛體尚不熟諳,還是誠惶誠恐、全神貫注,無法做到悠然自得。第二種境界是「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這是中級階段,對牛體已比較熟悉,一部分精力灌注於牛體,還有部分精力可分散去把握周邊環境。第三種境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這是高級階段,對牛體已爛熟於心,故能得心應手、憑感覺就能自然而然地把牛解開。心神在先、動作隨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裡也提出了輕鬆靈巧地解牛的秘訣在於「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以前聽一個老司機講述他這三十多年開車的體會:「最初不熟時,我手緊緊抓住方向盤、眼睛盯著前面5米以內的距離,神情緊張,開得很累。比較熟悉後,手放鬆些了,眼睛關注距離就可放在十幾米遠,相對輕鬆了許多。現在開車,我眼睛關注距離都是三四十米遠,方向盤也不用緊抓了,憑感覺就能控制好加速、減速和拐彎,現在開車是一種享受,我能充分體驗到駕乘樂趣。」從熟能生巧到出神入化,這司機談的經驗跟庖丁解牛的三種境界是一回事兒。

解牛的三種境界,實際上就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應該持守的態度。成功與幸福不是一蹴而就,庖丁是在達到了最高境界後才享受解牛的躊躇滿志、悠然自得,在初期和中級階段,他是比任何人都用心、都專念地苦修內功。

道家所提倡的「無為而治」、「逍遙自在」常被人誤解,其實老莊並不是鼓勵人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地消極應世。道家的應世原則更多適用於功成名就、福報盈滿的高層人士或智慧超群的卓越人士。正如禪宗所說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三重境界一樣,第三種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經歷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後的智慧回歸,跟第一層次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有著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無為」的前提是充分地「有為」,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才能享受到彩虹的絢麗。《周易》的核心在於「順其時、守其位、有其度」,意在告誡我們:在任何環境、任何階段都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基於正確的定位採取恰當的行為態度、持守本分,才能免於咎禍、避凶趨吉。

那麼,「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地解牛的結果是什麼呢?接下來庖丁說「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從刀具保養的狀態就可看出差別。砍牛者,無技無道,故「月更刀」;割牛者,有技無道,故「歲更刀」;解牛者,有技有道,故「刀十九年,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為什麼可以做到如此精妙?接下來庖丁說「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解牛不用蠻力、只用智慧;不是單刀直入,而是因其固然。《道德經》第73章雲「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也是告誡我們做事不能莽撞冒進,要理智冷靜地順應自然物性。

「刀可養,故知生亦可養」,這裡是用牛體的複雜結構來比喻社會,用刀來比喻人。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社會中,我們要像庖丁避開各種矛盾障礙,「以無厚入有間」、遊刃有餘、循理守道地應對各種起伏榮衰,安時處順地接受生活給你的一切安排。

陳碧虛註:「解牛者,觀其空隙之處,游刃舞蹈,以全妙技;養生者,豈不能避患深隱,保形不虧,以全天真乎?」

後段的內容更是讓人稱奇讚歎。莊子不偏執一端、並非一味地講輕鬆自由,接下來就講另一方面:輕鬆中的「不輕鬆」、自由中的「不自由」。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己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當碰到骨頭結聚之處時,悠然自得的庖丁就完全是另外一種姿態---「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如此地履薄臨深、如此地謹小慎微,讓人唏噓不已。

這裡強調為人處事的辨證法則:戰略上要藐視困難,戰術上要重視困難;看似不當回事,其實要當回事。

莊子從不偏狹極端,「松」中蘊含著「緊」、「馳」中蘊含著「張」、「無」中蘊含著「有」。「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高明中又不乏精明,無比的圓融、無比的高遠,這正是道家思想的精妙偉大之處。

莊子形象生動地描述一個庖丁的「解牛」,而意在「解牛」之外,其中蘊含了深刻的養生之道與為人處事的智慧。故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智慧的你,聞庖丁之言,得養生否?

(2018/3/8@攖寧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釀的蜜 的精彩文章:

TAG:時光釀的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