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敘利亞化武危機背後隱藏的角色是它 特朗普說了不算

深度:敘利亞化武危機背後隱藏的角色是它 特朗普說了不算

敘利亞戰局的形勢令俄美幾乎兵戎相見,但背後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地緣博弈在裡面呢?西方究竟對敘利亞會否實施攻擊,成為國際關注熱點。

要看清敘利亞局勢,首先要看敘利亞得東古塔戰役。

2018年2月18~26日,敘利亞政府軍和俄軍密集轟炸東古塔。參戰的主要兵力包括敘利亞陸軍第1,4,9裝甲師;第7機械化師;第14特種師;老虎部隊;共和國衛隊;敘利亞空軍;俄羅斯空天軍等約6萬兵力。3月4日,東古塔25%地區被政府軍拿下。3月10日,東古塔反政府武裝被切割為三部分。4月12日,政府軍全面收復東古塔。

這場戰役,目前為止,敘軍陣亡520人,被俘2人,俄軍戰死2人;而反政府武裝陣亡405人,撤離13800人。此外,有1734名平民喪生。

東古塔,位於大馬士革地區,人口約40萬,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盤踞在這一地區最後的主要根據地。收復東古塔,意味著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基本解除受到的軍事威脅,也意味著敘利亞政府政權進一步穩固,反政府武裝再難以與阿薩德討價還價,同時,俄羅斯打造的什葉派之弧基本形成。因此,東古塔戰役有很大的戰略意義。

圍繞著這個戰役,各方勢力不斷出場,令東古塔戰役,政治上成為西方與俄國博弈的焦點。

那麼,敘利亞地區的勢力,主要有哪些呢?

美國,以色列,土耳其,伊朗,沙特,卡達,當然還有俄羅斯。在2013年,敘利亞境內活躍著10萬人、1,000股反政府武裝。

而盤踞在東古塔的反政府武裝,背後是以色列。自稱遭遇毒氣襲擊的東古塔的叛軍,據聞不少「傷者」得到了以色列方面的「救治」。

了解了這些基本面,再看新聞,答案或許就呼之欲出了。

在東古塔戰役,敘俄聯軍戰事基本順利推進之際,4月7日,媒體報道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武攻擊東古塔反政府軍,由此掀起國際軒然大波。注意,是媒體報道,非官方公布。

蹊蹺的是,媒體公布的照片,死傷的大多數是平民,並非反政府武裝分子。

還有,除了敘利亞政府軍在東古塔附近發現拍攝「化武襲擊」效果的一個攝影基地外,英國廣播公司(BBC)一名戰地記者達拉蒂(Riam Dalati)在Twitter上載了有人抬起小童屍體,準備推疊在一起的照片。他在留言中表示:「反抗軍的支持者真是令人嘔心,他們搬動小童屍體造出看似令人動容的畫面,讓西方政府可以借題發揮。」推文後被下令刪除。

所以不難看出,敘利亞的「化武襲擊事件」,完全有可能是一場栽贓的偽旗行動。

以此為借口,10日,以色列空軍襲擊了敘利亞政府軍空軍T-4機場。

筆者需要提醒的是,4月7日的化武事件,10日的空襲事件,現在看離最終東古塔戰役結束的12日不過差幾天,可以推測,二宗事件,是有關勢力欲扭轉反政府武裝在東古塔被圍殲的命運所為。

同時,欲挽救東古塔反政府武裝的舉措,不僅是10日的以色列空襲,還有西方列強準備以7日化武事件為借口的出兵干預。

《衛報》10日引述英國消息指,針對化武一事英政府已要求軍方高層擬定計劃,與美國、法國等展開聯合軍事行動。文翠珊曾把化武襲平民的矛頭指向敍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靠山俄羅斯,斥責俄羅斯同樣要為事件負責,文翠珊透露正與盟友討論一切必要的行動。預定本月下旬訪問美國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表示,已決定參與打擊行動。法國在約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有部署搭載巡弋飛彈的戰機。

當然,最令人關注是美國特朗普的態度。

4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文揚言稱24至48小時內以飛彈回敬敘利亞。

可以說,西方的反應,是對以色列的支持。不過,沒等西方出兵空襲牽制俄敘聯軍,12日的東古塔戰事就以俄敘聯軍全面勝利告終。12日的勝利可能出乎西方的意料,這導致特朗普的「24小時至48小時空襲」成為笑話。

這才有了特朗普在12日再發推文:「永遠不要斷言何時攻擊敘利亞。可能很快,也可能一點都不快!」態度明顯轉變。

白宮發布新聞稿說:「尚未做最後決定。」國防部長馬提斯告訴國會,他相信敘利亞確使用化武,但強調美國尚未決定動武。

特朗普曾於2013年奧巴馬政府時期表示,若自己當總統「絕不會介入敘利亞」,如今顯然並非如此。去年在中國領導人訪美期間,特朗普就突然空襲敘利亞,違背自己的諾言。但59發導彈沒法改變敘利亞大局。且此舉與他上任前宣稱「不介入敘利亞內戰」的立場相悖。

耐人尋味的是,阿薩德政府已表明容許反化武國際組織前往當地調查,美國為何不能等結果出爐才表態?再說,發生懷疑化武襲擊的東古塔地區是叛軍所余無幾的據點之一,阿薩德距離收復全境僅一步之遙,為什麼此時此刻要使用化武,給予美國攻擊的口實?

事實上,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早前曾警告,敘利亞叛軍準備動用化武襲擊平民,美國將以此嫁禍阿薩德政府。俄國的指控絕非無的放矢。去年四月,敘國伊德利卜省叛軍控制區發生化武襲擊,特朗普對敘政府軍空軍基地發射導彈。惟隨後的調查發現,其實不少傷者來自遠離前線的地區。阿薩德不打叛軍打平民,結果只能引來美軍導彈招呼,明顯有悖常理。

「打了再算,證據後補」乃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發動戰爭的一貫策略。由當年伊拉克的「大殺傷力武器」,到近期俄羅斯被指毒害前間諜,再到如今東古塔地區化武疑雲,西方國家都是未審先判。

美國先站在道德高地指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殺平民,然後特朗普高調錶示取消原定到秘魯出席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行程,坐鎮白宮準備對付敘利亞。霎時間敘國局勢升溫,瘋老頭更放言俄羅斯可以準備好迎接美國導彈,「導彈將會降臨敘利亞,而且是好看、新型、聰明的導彈」,並稱俄方不應與用毒氣殺人的敘國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為伍。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然不會認低威,稱美國的「全新和聰明導彈」應飛向恐怖分子而不是對抗恐怖主義多年的合法國家,並指美國的導彈攻擊可能是意圖毀滅敘利亞杜馬鎮的懷疑化武攻擊證據。美國今次企圖說服英、法出兵,其實是希望俄羅斯「知難而退」。

但須知道,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俄國「退無可退」,被惹急了必不會善罷甘休,狂人一味盲動,隨時引火燒身。

不過,當前力圖操控敘利亞局勢的,則是以色列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美國軍方。

本來,特朗普早前已經突然宣布將在短期內從敘利亞撤軍,當時東古塔戰事正激烈進行。就在這敏感時刻,媒體爆料指控敘利亞政府軍在首都大馬士革市郊東古塔地區「使用化學武器」襲擊平民,導致數十人死亡,顯然,這能為美國撤軍增添不明朗因素,也是幕後勢力拖住特朗普政府留在敘利亞的一招。筆者認為,這個幕後勢力包括以色列及CIA、美國軍方的鷹派陣營。

敘國政府形容「化武事件」是公然阻礙政府軍推進;指摘今次事故只是為美國轟炸敘利亞行動合理化,暗示是美國人自己搞的鬼。事實上,現時伊斯蘭國(IS)已被擊潰,政府軍距收復全境僅一步之遙,很難想像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會笨到搬石頭砸自己腳。更何況,美軍利用化武插贓嫁禍敘國政府其來有自,俄羅斯幾年前就提供了證據,指控華府卵翼的叛軍在戰鬥中使用化武。

美國國內有報道指出,特朗普提出美軍撤出敘國後,遭到軍方強烈反對,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恐怖組織可能死灰復燃」,還有就是美軍撤出後,其大力扶持的庫爾德武裝組織勢將被敘利亞政府殲滅,而美國在中東地區遏制俄羅斯和伊朗的努力,更有可能付諸東流。同樣重要的是,華府推翻阿薩德政權之心不死,只要將「使用化武」的罪名扣在其身上,美軍繼續賴在敘國不走,也就變得「師出有名」。

然而君無戲言,特朗普既將儘快撤軍宣之於口,這個彎子該如何轉?輿論界普遍相信華府可能以含糊方式處理,即對外宣布撤軍,但不提具體時間表。特朗普在敘利亞意興闌珊,主要是考慮到美國花費了七萬億美元而一無所獲。無獨有偶,特朗普也曾抱怨美國在阿富汗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一度傳出有意將戰事「外判」給私人僱傭兵,結果在軍方強烈抵制下,特朗普最終作出讓步,宣布維持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甚至應軍方要求增兵,只是嘴上說說「會在適當時候」撤軍,算是實踐了承諾。

說到底,美軍作為超強的戰爭機器,一日都不能停止下來,必須不斷製造敵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將領們絕對不會讓軍隊無事可干,強如特朗普,到底能否貫徹個人意志,抑或胳膊終究拗不過大腿?

其實,西方打與不打是其次,關鍵是以色列與美國軍方及CIA鷹派勢力,成功把美國軍隊留在敘利亞,繼續索取軍費,繼續為以色列所用。而特朗普一日三變的推特,與俄羅斯最終淪為口水戰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撤不撤軍,打不打,不是特朗普說了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報中文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的朋友全球欠稅最高:10億美元!

TAG:衛報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