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神經網路?這8個技術就不是!

AI=神經網路?這8個技術就不是!

大數據文摘作品

編譯:傅一洋、丁慧、Aileen

AI熱潮中,有關神經網路的聲音最大。然而,AI遠遠不止如此。

目前在AI技術領域中,投入資金最多的當屬對神經網路的研究了。在眾人眼中,神經網路技術貌似就是「程序構造的大腦」(雖然比喻很不準確)。

神經網路的概念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被提出,但直到現在,人們對於神經元及大腦的工作方式仍然知之甚少,最近幾年,科研界關於神經網路技術創新的呼聲越來越強,渴望重啟神經網路的熱潮……

其實,除了神經網路以外,AI領域中還包含很多更有趣、更新穎,更有前景的技術,文章中就將這些技術介紹給大家。

Knol提取

Knol指信息單元,也就是關鍵字、詞等,Knol提取技術則是從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的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顧名思義,章魚有8條腿」這句話經過提取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章魚」:{「腿的數目」:8}}。

我們常用的Google搜索引擎就依賴於這項技術,後續介紹的技術中,很多也都包含了這項技術。

本體構建

本體構建是基於NLP的技術,旨在用軟體來構建實體名詞的層次結構,這一技術對實現AI會話大有幫助。雖然本體構建表面看起來簡單,但事實上構建卻並不容易,主要因為事物之間的實際聯繫比我們所認為的要複雜的多。

例如,利用NLP分析文本來建立實體關係集:

例句:「我的拉布拉多犬剛剛生了一群小狗崽,它們的父親是只獅子狗,所以它們是拉布拉多貴賓犬(一種混血犬)」這句話被轉換後,就變成了:{「小狗崽」:{「可能是」:「拉布拉多貴賓犬」,「擁有/生(have)」:「父親」},「拉布拉多犬」:{「擁有/生(have)」:「小狗崽」}}。

但是,人類在進行語言表達時,通常不會將所有的關係都陳述出來,比如這句話中,是要通過推斷才能得出「我的拉布拉多犬為雌性」這一事實,這就是本體構建的難點所在。

正如此,本體構建技術目前只應用在了頂尖的聊天機器人中。

自定義啟發式

啟發式是一種用於分類的規則,通常類似於「如果這件物品是紅色的」或「如果Bob在家裡」這樣的條件語句,這些條件語句常伴隨某項動作或決定,例如:

如果某物[「成分」]屬性中包含「砷」這一元素:

則它的[「毒藥」]屬性為「True」。

對於每個新的信息,都伴隨著新的啟發式和新的關係,隨著新的啟發式的建立,又可以對相關的名詞產生新的理解。比如:

啟發式一:"puppies"(小狗)說明是幼崽(Babies);

啟發式二:幼崽(Babies)說明很年輕;

通過以上兩個啟發式推斷出:"puppies"都很年輕。

啟發式的難點在於,多數情況下,規則並不會如「If/Then」一樣簡單。類似於「有些人頭髮是金色的」這樣的語句,就很難用啟發式來表述。所以我們有了「認知論」(見下)。

認識論

認識論是本體構建和自定義啟發式的結合,並在其中加入了概率特性,通過概率表示名詞與任一屬性產生關聯的可能。比如,用這樣本體結構:

{"人":{"性別":{"男":0.49,"女":0.51},"種族":{"亞裔":0.6,"非洲裔":0.14}}

來表示對一個人性別和種族的判斷。同時,概率能幫助識別一些具有多重含義的「混合型」片語,比如像「梅子像是打了激素的葡萄乾」這句話中,因為「打了激素」這一片語很大可能地意味著「體積較大」,從而得出,這句話很大可能的意思是「梅子體積比葡萄乾大」。

認識論的實現相比本體構建要困難得多。首先,它需要更多的數據;並且,由於其結構的複雜性,很難在確定規則後快速地建立起資料庫來實現查找;還有,規則的確定通常基於某項事物在一段文字中被提及的頻率,但文字卻未必能真實地反映現實情況。

認識論與Asimov提出的「張量流」理論很相似。Google開發的同名TensorFlow系統並不是真正基於張量,而認識論是基於張量的。

自動量規技術

一個量規系統,必定包含相應的評估標準。想像一下,在選購房子時,有房屋面積,位置,價格和風格等因素需要考量,而這些因素未必都是積極的,這就需要有通過衡量取捨來決策。比如,相比價格你更在乎房屋面積,就會寧願多花幾倍的錢來購買大房子。

自評估技術通過你對不同因素的重視程度來確定每項因素的權重,從而提出決策建議。通過這一過程,還可以預測庫存變化,推薦產品,實現自動駕駛等。也就是說,大多數神經網路可以實現的功能,自動量規技術都能勝任,儘管需要更長的訓練時間,但卻有著快幾個數量級的決策速度。

矢量差分

矢量差分技術常用於圖像分析,也可用於時變數據的處理。通過對目標構建抽象矢量圖,將候選對象與待識別目標對象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出是否為「最佳的約會臉型」或「最佳的買入時機」等。

通常,目標對象之間差異都伴隨一個衡量差異程度的量化規則,通過特徵的矢量化,將一些「模糊」的概念,簡單、清晰的表示出來。

比如,對於人類來講,我們籠統地認為對稱的臉型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對於計算機,就需要精確的計算來判斷,而這時,通過30個三角形來進行臉部抽象,比通過完整臉部圖像來進行運算對比,能節省很多的計算時間和存儲空間。

對於非圖像的數據的處理也是可以的。比如股票價格變動、每股收益與保證金的比率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矢量化,將其與理想值進行比較,就可以確定一次投資的利好或風險程度。

矩陣卷積

卷積矩陣常用於圖像處理領域中的邊緣檢測和提高對比度等方面,例如,PhotoShop中的許多濾鏡都是基於卷積矩陣或疊加卷積(按特定順序進行多個卷積運算)實現的。

同時,卷積矩陣還可用於處理非圖像數據。比如,當使用卷積矩陣對時序向量進行處理時,可以像邊緣檢測那樣,快速地找出模式來,再在最小或最大值處查找特定值或範圍,從而做出判斷。

多視角決策系統

一項決定的做出並不簡單。多視角決策系統以一種更民主的形式,多方面地作出決定。

比如,在剛剛房子的例子中,你對於某套房子的看好可能基於並不全面的因素,而之後的一個「這套房子建在懸崖上」的事實(當然,這種壓倒性因素可能來自於Knol提取)就會消除你先前的所有好感,讓你重新決策。

所以,決策需要通過更全面的因素考量,而多視角決策系統,可以利用兩個人的兩套標準(比如你和你的配偶)來衡量決策。多視角決策系統還可應用於自動駕駛領域,比如,收集10000個車主的看法來制定新標準等。

寫在最後——要相信技多不壓身

許多人眼中只有一把工具,掉進「我有的就是一把鎚子,所以一切都是釘子」的深坑。諸如Recognant這樣的公司,在應用神經網路的同時,也同樣在應用文章中這些相對冷門的技術,畢竟相比於神經網路硬體系統,

這些軟體技術的優勢就在於,能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隨時的調整和開發,而無需花費額外的成本。所以,技術面窄,就有可能被一些情況所困住,而技術面越寬,面對問題就越容易迎刃而解。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8-ai-technologies-aint-neural-networks-brandon-wirtz/

【今日機器學習概念】

Have a Great Definition

志願者介紹

回復「志願者」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文摘 的精彩文章:

谷歌智能攝像頭Clips開賣啦!能識別寵物動作生成小視頻
皮克斯經典動畫電影怎樣煉成?離不開數學、模型和演算法

TAG:大數據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