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無錫人,都要來古鎮這家麵館,嘗嘗地道的無錫老式面

是無錫人,都要來古鎮這家麵館,嘗嘗地道的無錫老式面

「面祖宗」群里聚豐園的朱總打電話來,推薦惠山古鎮,有一家地道的無錫麵店。我隨即尋香探訪。

乘著市裡唯一的雙層巴士81路,到惠山古鎮站下,走了約五十米,便來到麵店。定睛一瞧,這不是我曾經寫過的「古鎮大肉面」的隔壁么!況且這塊地兒,還是我很熟悉的中華老字號——玉祁酒業的文化體驗館。

巧合巧合。

東西走向的惠錢路、惠山橫街、以及南北走向的通惠西路,三條路盡頭交匯處,立著馬寅初題字的「惠麓鍾靈」大牌坊。麵館正在馬頭牆下,白牆黛瓦的古鎮老房子里。

門頭猛一看,有點像古代縣衙門。

「什麼?我見過縣衙門。」

暈!我有幾百歲嗎!還不是在電視劇里看到過。

兩邊木柱上掛著一副對聯,央視長青樹、現已去世的閆肅老先生手書:酒中琥珀,心底玲瓏。

順石台階向上,進入麵館大廳。二百方的廳堂里,小橋流水,古井酒罈,大紅的燈籠,一色的八仙桌。一組喝酒的群雕,看髮型和服裝,應該是民國初年。

老式建築的房屋都很高,沒有壓抑感。巡視一圈,有種夢遊咸亨酒店的感覺。

眼前這位是麵店老闆,姓陳,人送外號「陳立波」。五十七八歲的年紀,一頭黑髮,著休閑西裝,里外透著滿滿的精神。朋友解釋,老陳特別能說,語言天賦不遜周立波,故得此名。

老陳喜歡吃面。雖然本業是經營家電和物業管理,但以前開過幾年飯館,加上自己是個面祖宗,所以對本地的面文化,了解得十分透徹。我也自稱美食家,但和老陳坐在一起談面,就只有聽的份兒了。

比如說拌面必須「斷生」:麵條外軟里生,重油、重香,最好要再加一點「老油」。何謂老油?就是炸雞鴨魚蝦後,不能再用來炒菜的油。拌面加了老油,特別的香。

然後,熱面端上來,得抓緊時間拌勻,趁熱快吃,最好在四分半鐘內,把面吃完。

眩!我問老陳,為什麼是四分半鐘、而不是四分鐘或者五分鐘?老陳只是神秘兮兮地回答我:這就是吃面的訣竅嘍~

再有,老無錫陽春麵的好壞,與湯料有極大的關係。湯料必須用正宗草雞吊湯,湯沸後,加豬後膀、黃鱔骨、少許黃豆芽。這些干湯原料,都要洗凈去油,一步一步加工趕趟,使其不油不膩,直至湯清味鮮,色澤透明得如同清水一般。

老陳吸了口煙,接著說,老無錫人吃湯麵,也有講究:湯麵上桌,輕輕撈起,聞香後,嘴湊到碗邊,連面帶湯「哧溜哧溜」,要吃出響聲,才算吃出湯麵的滿足感。

還有斷生、立直、透面、健面、緊湯、寬湯、二兩缺角、撈重、撈輕……哈,光解釋清這些術語,足可寫篇論文。

麵店開在酒文化體驗館裡,是有原因的。老無錫人吃早面,有喝早酒的習慣。正如俗話所說:「早晨一口老酒,一天精神抖擻。」麵館剛開業十多天,現在凡去麵館點一碗面,店裡都會送一兩白酒或三兩黃酒。

麵店大廳外,有一塊平台。平台懸臨庭院上方,春秋季落座室外,喝杯早酒,頓感愜意。面後一杯酒,能活九十九啊

品面嘗酒的間隙,我與幾位客人攀談起來。有人說,老哥幾個好長時間不見,找個地方聊聊天,喝點老酒話多,感情也深了;也有人覺得,喝早酒,是享受生活的一種體驗,正好這裡買早面送老酒,那就喝上一口吧。

惠山腳下的老無錫麵店,老無錫的員工,老無錫的澆頭,老無錫的口味……若是清晨爬山鍛煉,抑或來古鎮遊玩,路過這裡,怎能不來嘗一口,這地道的老無錫面呢?

澆頭琳琅滿目

福利時間

凡轉發此文至朋友圈者,麵館送每人玉祁酒廠產白酒二兩,限五人以下,限堂吃;

六人以上消費的,每人送白酒一兩。

福利解釋權歸麵館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怪江南生活志 的精彩文章:

蝦能補「子彈」,這是無錫男人最愛吃蝦的原因?

TAG:一怪江南生活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