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口過去後,好萊塢的那些MCN公司都幹了些什麼

風口過去後,好萊塢的那些MCN公司都幹了些什麼

接下來30天每天都會更新1篇與視頻內容創意、或者內容商業化相關的文章。主要是我自己最近看的資訊和關心的話題,以及一點自己的想法。歡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討論。

如果能幫忙轉發,有機會認識更多新朋友,我會更開心的。筆芯??

在16年大量多宗收購和併購發生之後,好萊塢的MCN公司似乎要麼聲音減弱,要麼急於摘掉MCN的帽子。MCN的商業模式在好萊塢並沒有創造持續的奇蹟。

那麼,這些公司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是因為國內市場與美國市場的情況還是有所不同。2017年-18年,BAT和各大平台都入局了內容補貼,扶持原創內容。同時在內容+電商變現的模式上,國內市場的實踐已經先行,MCN模式在美國沒有取得預期效果,是否意味著在中國市場也不再有價值和機會?國內MCN公司模式的現狀是什麼?其核心競爭力是否來自MCN模式還是其他?

我只是最近在思考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答案。所以搜集了當時風頭最大的三家MCN公司的後續,作為企圖進一步梳理這個問題的一小部分:

- 被夢工廠收購的兒童相關內容為主的AwesomenessTV

- 被AT&T與Chernin聯手收購的主打多元內容的Fullscreen

- 被迪士尼收購的主打多元內容的Maker Studios

1.

以兒童相關內容為主的AwesomenessTV

——成為強大的數字內容提供商

2013年,夢工廠以3300萬美元收購了AwesomenessTV;2016年,夢工廠動畫出售AwesomenessTV 25%股權給赫斯特集團, 藉此可以緩解緊張的財務狀況,Verizon公司花1.59億美元收購了AwesomenessTV 24.5%的股權。

2017年2月,Verizon和AwesomenessTV終止了原本針對手機短視頻流媒體服務的開發,從而回到AwesomenessTV作為內容提供商,合作開發新劇集,並且在Verizon的ott服務Go90上第一時間首播。

目前,ATV已經製作的大量成功內容,並且將業務擴展至31種平台——從Netflix到go90再到Kik,專著於多元內容的開發,成為優質的數字內容提供商。

2.

Fullscreen

——業務多元化

2014年9月,AT&T與Chernin聯手收購YouTube重要內容提供商Fullscreen。

此前,fullscreen將數以萬計的頻道彙集到一個內容管理系統中,然後用它來銷售YouTube廣告資源,同時代理內容和廣告交易的頂尖人才。

隨後,Fullscreen改名為Fullscreen Media,出售YouTube廣告不再是公司的唯一業務。公司仍然有一個創作者部門,專註於頂級明星的人才管理以及針對較小人群的各種受眾開發和獲利服務。同時還化分出了一個部門負責監管公司的訂閱流媒體以及現場活動的全屏娛樂公司(Fullscreen Entertainment),以及一個負責影響力營銷的全屏品牌公司(Fullscreen Brandworks)。

3.

Maker Studios

——相當於消失了

2014年,迪士尼以5億美元買下了MCN內容製造商 Maker Studios,並且許諾如果在未來業績達標的話,還會有額外4.5億美元。

收購3年後,迪士尼在2017年2月初對MakerStudios裁員80人,並將把YouTube合作項目從6萬多個創作者減少到300人,其中包括在歐美最火的遊戲主播PewDiePie。(因PewDiePie講出反猶太族群笑話的行為,迪士尼不得不中止了雙方的業務關係。

MakerStudios並不擁有簽約視頻創作者的內容版權,因此廣告收入增長有限,它廣告收入增長速度遠比不上內容製作和營銷成本的飆升,畢竟大多數視頻製作者是需要投入成本去組織和推廣,賺錢的在少數。

另一方面,與簽約視頻創作者新開發的原創劇集播放量慘淡。

2017年5月, Maker Studios與其他部門合併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

除了以上三大公司之外,還有一系列的MCN公司倒閉或者轉型為「數字媒體娛樂」公司。除了觀察這些公司之外,接下來更重要的大概是分析了解國內的MCN現狀以及可能性。

我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專家,持續更新寫這些搜集和分析是為了回答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果有同樣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一起討論,就再好不過了~

TOPIC3

/

30DAYS

明天會繼續研究MCN相關的話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遞質 的精彩文章:

TAG:遞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