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代統治階級的形成與演變――最初的扁平化社會嘗試

中國歷代統治階級的形成與演變――最初的扁平化社會嘗試

我昨天說到了中國歷代最高統治者與統治階級之間的對立與統一,放到現在的中國,最高統治者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是由無產階級執政黨領導的「人民」的國家;但是具有統治階級「特徵」的社會群體依然存在。雖然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扁平化社會,但都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都發展為階級社會,形成新的統治階級;而每一次由扁平化社會向階級社會的發展都各具特色,體現了當時中國各社會階層的大致脈絡。

戰國時期各國通過變法實現了或強或弱的中央集權政府,其中最為徹底的秦國,到嬴政時期可謂消除了階級分化,除了作為統治者的秦王,其他社會階級一掃而空,建立了一個空前扁平的社會,整個國家由沒有社會背景的官僚、從民間徵集的軍隊與勞動人民所組成,唯一的剝削,便是統治者個人依據官僚為自己制定的刑法剝削,這種法家社會對於一個意圖擴張的區域性國家是非常理想的。但隨著統一六國,強幹弱枝的扁平化社會展現了它的缺陷。

這種缺陷就是官僚體系的粗放與中央對地方管理渠道的蔽塞,這兩個問題都是很難在短期內解決的,嬴政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既然中央很難遙控地方,那中央就不斷在各個地方之間巡迴治理,以彌補這種缺陷;所以嬴政在統一之後執政的14年里,五次巡視全國,直至病死在巡視的路中。嬴政死後,中央的控制力迅速衰落,曾經六國的舊貴族隨即死灰復燃,中國第一次扁平化社會的建設就此瓦解。

統治階級們意圖再次瓜分這個統一的世界,他們的代言人就是前楚國貴族世家出身的項羽。但是,這個經過嬴政「十四年改革」後被徹底打散了的扁平化社會,也難以讓統治階級短期內無法聚集起自己的力量。大宗族被拆成了小家庭,統治階級想再次建立,已喪失了統治基礎。於是繼承秦朝法統的劉邦再次如碾壓般地統一全國,但他又遇到了嬴政之前遇到的問題。

劉邦的策略是封國郡縣並行,再通過各種「平叛」消滅異姓王,再到白馬盟誓規定非劉姓不得封王;嬴政的全國巡視只是權宜之計,劉邦的封國郡縣並行也是權益之計;但劉邦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善於用人,於是在他死後連續四代都有賢君賢臣,這是避免秦朝命運的人為因素。從社會角度上看,漢承秦制的國策永不動搖,才是再造扁平化社會的關鍵。

直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封建貴族這一統治階級才徹底沒落下去,雖然後世仍有朝代再行分封(如晉、明),但作為統治階級的分封貴族再也危及不到最高統治者的地位。而在漢武帝理想的扁平化社會還沒到來時,在民間漸漸形成的一股新勢力正逐漸崛起,他們即將在以後的數百年里成為新的統治階級,這是秦皇漢武都無法預料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風雲代王城——古代國傳奇
為啥歷史上只有漢朝出現了兩個統一王朝?其它朝代卻沒出現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