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北魏司馬金龍墓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文物介紹——北魏司馬金龍墓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原標題:文物介紹——北魏司馬金龍墓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1965到1966年,山西大同市博物館對司馬金龍墓進行了發掘。司馬金龍,字榮則,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少有父風,初為中書學生,入為中散大夫。顯祖獻文帝(拓跋弘)在東宮,擢為太子侍講。襲爵琅玡王,官至使持節、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征拜為吏部尚書、侍中。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卒,贈大將軍、羽真、司空公、冀州刺史、謚曰康王,贈絹一千匹。根據出土墓誌,司馬金龍卒於太和八年(484年),欽文姬辰(司馬金龍之妻)是太尉侍中隴西王直勤賀豆跋之女,賀豆跋即北魏大將源賀。欽文姬辰卒於延興四年(474年)。


司馬金龍墓室用特製的銘文磚砌築﹐磚銘為「琅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全墓由甬道﹑前室﹑東耳室及後室(主室)構成﹐總長度近18米﹐加上墓道全長超過45米。前﹑後兩室均為四角攢尖頂﹐後室高4.2米。在墓門券頂上部﹐出土有碑形石墓表。墓早年被盜﹐但發掘時尚存陶俑及動物模型約400件﹐其中半數以上是披有鎧甲的步兵和騎兵﹐騎兵的戰馬亦披有鎧甲﹐還有馱糧的馬匹及駱駝等。還出土石硯﹑陶壺﹑青瓷唾壺﹑漆﹑鐵剪和馬鐙等物。在後室西側﹐有一張雕飾精美的石床﹐用以放置棺木。床足雕出承托狀的力士﹐足間雕壺門﹐壺門以上雕忍冬圖案﹐圖案中雕出伎樂﹑龍虎﹑鳳凰﹑金翅鳥等。



室內還有一具漆屏風﹐屏面彩繪列女等題材的圖像﹐並附有榜題﹐現僅殘存部分屏板及4個雕刻精細的石屏趺。石趺的方座雕纏枝忍冬及伎樂圖案﹐座上的覆盆部分飾蟠龍和山形上托覆蓮高浮雕。有的石趺在方座四隅還雕出立體伎樂童子﹐造型生動。這件漆屏風﹐是少見的北魏書﹑畫和石雕藝術珍品。司馬金龍墓的形制和室內布置﹐繼承了魏晉時期中原地區的傳統﹐和同時期南方地區上層統治階級的墓葬基本一致﹐表明了當時中國南北各地文化上的聯繫。但隨葬俑群中的大量甲騎具裝俑和馬駝畜群﹐又顯示出遊牧經濟和北方民族軍隊的特色。一些陶俑的面貌特徵﹐有可能是模擬當時居住在大同一帶的少數民族的形像。


司馬金龍墓出土彩繪人物故事漆屏或稱彩繪人物故事漆屏、北魏彩繪人物故事漆屏,該文物出土於司馬金龍墓,該墓址坐落在山西大同城東南7.5公里處的石家寨村西南。屏風上繪有多幅人物故事畫,色彩艷麗,線條清晰。這一漆屏既是魏晉時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繪畫史上的佳作。



該文物反映了北魏的社會生活,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彩畫漆屏風大都已經朽散,從保存較好的兩段看,繪畫內容大部采自漢代劉向《列女傳》故事,繪畫藝術和油漆工藝都有很高的水平。它繼承了戰國和兩漢漆畫的優良傳統,在相當大的畫面上以富麗的色彩描繪了真實生動的多種圖畫,而技法上卻較兩漢前進了一大步。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列女傳》共分七卷,共記敘了105名婦女的故事。這七卷是:母儀傳、賢明傳、仁智傳、貞順傳、節義傳、辯通傳和孽嬖傳。西漢時期,外戚勢力強大,宮廷動蕩多有外戚影子。劉向認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應當從皇帝周邊的人開始教育,因此寫成此書,以勸諫皇帝、嬪妃及外戚。《列女傳》選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讚揚的內容在如今的多數人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的待遇。《列女傳》對後世影響很大。有一些故事流傳至今,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即出自該書。後來,中國的史書多有專門的篇章記敘各朝婦女事迹,隨著婦女觀的變化,各朝側重記敘表彰的婦女德行也有所不同。


這件「彩繪人物故事漆屏」所展現的漆繪工藝十分高超。漆屏上彩繪人物故事取材於劉向所著《烈女傳》等漢代文獻,描繪的是帝王、忠臣、孝子、烈女,其意在以歷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漆液粘稠,本不易作畫,但此屏風上彩繪筆法細膩,人物鬚眉衣帶一絲不苟,線條勾描與顧愷之筆法相似,實為北魏繪畫的傑作。



所畫內容與漢代歷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傳統相承襲所畫人物用黑線作鐵線描,臉、手塗鉛白,服飾器具用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渲染,畫風與東晉名畫家顧愷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則已見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而以漆或油彩作畫比在紙、帛上作畫更為不易,可見漆工技藝高超。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所以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與屏風同出的還有四個石雕屏趺,當初是插立屏風用的,每件邊長約 32厘米,高6.5厘米。屏趺雕刻極精,但內容與屏風畫沒有聯繫,均與佛教有關,說明當時北魏佛教十分興盛。


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它的發現是美術史上的一件大事,漆畫上有大片題刻題榜文字,字體秀麗遒健,用筆和結字已近楷法,是晉隸向唐楷過渡的典型,是為不可多見的北魏書法真跡。每幅畫上均有黃色墨書榜題和題記,揭示故事主旨。墨書筆畫方嚴勁挺,結字平正寬博,具有舒展、剛健的特色,接近楷書;但有的字尚帶有隸書遺風。可見漆屏上書法正處於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階段,是留給後世難得的書法佳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792年4月2日,美國國會通過《鑄幣法案》,美國鑄幣局成立。
文物介紹——西漢茂陵石雕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