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用身上多長出來的十斤肉向大家彙報這個冬天的吃路歷程

我用身上多長出來的十斤肉向大家彙報這個冬天的吃路歷程

昨兒個逛正陽書局,看到一本叫做《街角的老北京》這書這樣說到「吃貨」:

吃,常被看做一件挺俗的事兒。如果一個人特別喜歡吃,整天琢磨吃,就難免被周圍人說成是個「吃貨」,帶幾分玩笑,也暗含幾分譏諷······

其實,「吃」這件事原本不俗,講究飲食恰恰是一個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是對大自然所賜的敬畏和珍視。況且日久天長,潤物無聲,吃也融進了我們的習俗和文化里······

對於吃東西這件事兒,我一直都很認真的在對待。對我來說,吃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只有吃好了,我才能稱之為我,才能是你們眼中那個活潑亂跳的日本 lady。有些東西,不去吃真的會死!

和其他女生一樣,我時常也在減肥,也在堅持鍛煉,但又有點不一樣的是,我減肥是為了吃得更好。

來北京三個月,我用身上新長出來的十斤肉吐血向大家彙報這三個月來我的吃路歷程!

一、早餐

(1)黑窯廠糖油餅

這家店位於西城區,可謂是西城區的網紅店了,但就在居民樓下,晚了去排隊的人真的多到驚人,大多都是些老北京。去了很多次,幾乎把店裡的品種都試了個遍,吐血推薦糖油餅,這真的是我好多次早上早起的動力,它的亮點在於面上的那層糖,炸過之後酥酥脆脆,一點也不膩人,我看很多本地人都會點雙層,我也試了試,果然會更香脆。

推薦吃法:

當地人會把雙層糖油餅夾牛舌餅,再點一份炸豆腐或者羊雜湯一起吃。

第三次去的時候,我點了豆漿和糖油餅,李大哥讓我把糖油餅蘸著豆漿吃,味道更好!

李大哥覺得羊雜湯味道很好,我想下次要不配著豬肉大蔥包試試(每次去包子都賣完了)

(2)牛街,最好吃的清真街

這條街,是回民聚集的地方,也是我在北京三個月來,為了吃小吃去得最多的一條街!這裡有著全北京最正宗的清真小吃,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老北京小吃,驢打滾、年糕、火燒、蜜麻花都是發源於這裡,實習第一個科室跟的老師就是回民,她告訴我,這條街也是她兒時的回憶。

一般來說,我每次到牛街,第一件事就是去買牛肉餅吃。剛出鍋的牛肉餅,表皮兒酥脆,香味逼人。

然後去洪記買剛蒸出來的牛肉大蔥包或者羊肉大蔥包

|左下角的就是甑糕

牛街清真超市裡面的白記年糕家的驢打滾是我每次都不會錯過的,江米面厚薄適中,豆沙細膩柔軟,入口即化。年糕也十分不錯,尤其是配著面上的山楂糕一起吃,味道更佳。豌豆黃的沙很細,是爺爺奶奶那個年紀的老年人都會喜歡的味道。

元宵節時還會有各種口味的元宵出售(元宵就類似於湯圓)

|白皙的糯米配上棗紅,咬一口,黏黏糊糊,甜甜蜜蜜,甜度恰到好處。要多少切多少,切甑糕的阿姨切下去八九不離十。

他家還有很多糕點,像綠豆糕花生糕等,春節時候還有搶手的豆包。

清真超市裡面還有很多家賣點心的,我尤其喜歡吃裡面的沙琪瑪。

其實這條街上的店大多都是老店,白記、年記、洪記都很不錯。另外,昨天去了牛街口上那家吐魯番餐廳,吃了心心念念的大盤雞,感覺很一般。

轉過街口,還有一家乳酪店,聽同桌的老北京人講,她們愛吃的一家是這個乳酪魏,另外就是三元(這是北京一個自己的奶製品品牌),我點過杏仁豆腐、宮廷乳酪、炸牛奶、還有油茶。覺得除了乳酪都喜歡,尤其是杏仁豆腐的味道超過了我的承受範圍,一旁的阿姨還叫我多喝點,美容養顏的!

(3)花姐粥店

這家店,其實我從來沒有在早上的時候去過。但是因為店裡都是賣的些小吃,像粥啊、燜面啊、包子、豆腐腦、豆漿這些,我就把它歸為早餐一類。這家店很平常,之所以會去很多次是因為它在前門附近,在前門商業街的小衚衕里,就前門區域來說,價格很是親民,店裡就只有幾張桌子,幾個電磁爐電飯鍋就是全部行當,不僅是味道還是氛圍都很有家的感覺。如果在前門附近逛街逛累了,不妨來花姐粥店喝碗粥,吃兩個包子再走吧~

(二)老北京小吃

除了在牛街買清真小吃,比如上文說到的驢打滾、甑糕、年糕、元宵等糕點。還有很多家老字號北京小吃。

每次有朋友來,帶他們去吃之前我都會告訴她們,帶你們去吃的是比較正宗的北京小吃,但能不能合你們的胃口我就不知道了,任何東西都要嘗試一下,來一個地方就是要吃當地的東西嘛,感受一下當地的飲食文化。

(1)護國寺小吃店

護國寺小吃在北京開了很多家連鎖店,也是遊客們大多都會造訪的店,但是我覺得味道很是一般,好就好在老北京小吃都能夠一網打盡。

北京的麵茶是綠豆面做底子,有點像玉米糊,然後面上澆一層麻醬。

(2)老磁器口豆汁兒店(天壇店)

這家店也是老北京特愛的一家店,最出名的是他家的豆汁兒配焦圈兒,豆汁兒是綠豆發酵的,有利於消化,極富粗纖維和維生素C,但說實話如果不是老北京真的很少有人受得了這味兒,酸餿酸餿的,聽說為了迎合一些年輕人的口味現在的豆汁兒還沒有以往那麼酸了。雖然店裡總是人來人往,但每桌剩下的大半碗豆汁也足以說明問題。雖然自己也蠻都不了這味兒,但每次有朋友來找我玩,我還是會點一碗給朋友來感受感受北京人民的胃口~

|我最喜歡的是這個驢肉火燒,鹵過的驢肉特別特別香。

(3)門框鹵煮

——老六門框 百年鹵煮

來北京,我吃過不少的鹵煮,在前門附近就吃過三家,第一家就是隨便在門框衚衕附近吃的,第二家是看到花姐對面的那家門框鹵煮人爆多,便也去湊了湊熱鬧,第三家則是最正宗的一家叫做老六門框鹵煮,在大眾點評上也是排名門框界的老大,老闆叫老六,是個老北京,去的時候,叔叔很熱情地招待我們,吃到一半又幫我們滿熱湯,給我們介紹很多他們老北京經常去吃的老店,哪家烤鴨哪家稻香村吃不得,正宗的又在哪裡,按他的話老說:姑娘,咱不缺錢,咱老北京人咱就是實誠! 對啊,前門附近的三個門面,呵呵呵呵呵,無法想像……

鹵煮這東西,在過去是窮苦人民吃的,他們吃不起肉,就用動物下水來代替,經過烹飪高手的傳播就成了鹵煮火燒。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吃小腸,滷汁完全浸透進腸和火燒里,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

再去的時候,叔叔竟然一眼就認出我,還熱情地給我打了招呼,真開心!

|炸灌腸,這也是老北京的一件特色小吃。用紅薯粉炸的,舊時是用大腸油炸的,吃起來會有一些那種味道,但後來從健康角度出發,很少會有人這麼炸了。這個是蘸蒜水吃,這個東西並沒有什麼驚艷之處。

|第一次吃鹵煮的時候拍的師傅。

(4)天興居

——炒肝兒

也是在前門附近,有個鮮魚口小吃街,這條街上的天興居也是一家老店,其中以炒肝著名。我沒有吃過他家的炒肝,但是在其他地方吃過,總體來說炒肝的味道不是我喜歡的味道吧,炒肝裡面不止有肝還有腸 心肺,應該是加了澱粉,吃起來黏糊糊的,面上撒了很多蒜粒,吃完了滿嘴都是蒜的味道。看很多本地人都是炒肝配包子吃,幾口就喝完了。

天興居旁邊那家店也是老店,名字我忘記了,元宵節時去他家吃的元宵還不錯。

|我實習單位外面的炒肝配包子,還有一碗鹵煮火燒

(5)褡褳火燒

——萬興居(鼓樓店)

也是某次意外閑逛走進了這家,褡褳火燒是麵皮兩端夾餡,有些像鍋貼,但形狀不同。有些油膩,我比較喜歡西葫蘆雞蛋餡兒。

|吃著吃著才想起拍張照

(6)方磚廠炸醬麵

這家店是謝霆鋒的十二道鋒味拜訪過的店,加上隔南鑼鼓巷很近,也算是淪陷在了遊客圈裡,但說實話味道並沒有想像般讓人覺得驚艷。反而覺得之前逛衚衕時隨意進的一家老北京人開的小店裡面的炸醬麵來得爽快。

|老北京人開的那家

對於遊客來說,反正也來了南鑼鼓巷,去一趟方磚廠也無妨。

(7)其他

來北京怎麼能不吃老北京的冰糖葫蘆

前門商業街那兒有家賣茶的叫吳裕泰,也是家老字號,他家甜品窗口賣的綠茶味兒的冰激凌很不錯!相對來說奶茶就比較遜色了。

|冰激凌忘記拍照了

炸咯吱。

在一家小店吃的。綠豆面炸的,外酥里軟,特別香。

羊蠍子火鍋

(三)在北京發現川渝味兒

(1)張媽媽川菜館

激動!終於到了最想講的部分了!

張媽媽川菜館在北京有很多家分店,但我每次都是去的交道口店,挨著南鑼鼓巷。自從高中同學宇哥帶我去過一次之後,我就欲罷不能了,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啊!更何況,這家店還都是遂寧人經營的,每次去的時候都是水泄不通,門內門外都是排隊的,不是網紅店勝似網紅店,還有很多外國人慕名而來,而我想說的是同為遂寧人的我已經成功地加上了店員小哥哥的微信,還能拼個關係搶先一步吃到飯。哦,這家店的價格不貴,但分量也不大,吃飯得拼桌,不早點去,那就等著排隊吧。味道呢,在我家裡來說很平常,我們那兒隨便進一家家常家店都是這味兒,但是來到帝都,這味道就迷之珍貴了~

缽缽雞是一定要點的,然後自己去選串串,泡在湯料里就可以吃了。

|右邊是缽缽雞,左邊是川北涼粉。感覺涼粉不太入味兒

|黑乎乎那個是冰粉,是我們四川人夏天的解暑神器。但還是少點味道

|其他的菜 隨便點 都很不錯!我跟朋友經常去吃!

(2)重慶老街小面(安定門內店)

這家店也算是意外的收穫,某天跟李大哥逛完了五道營衚衕北鑼古巷不知道去吃什麼,然後就發現了它!後來簡直成了心頭愛!就連朋友清明節來找我玩最後都帶她們來了這吃飯。不過好像高德地圖上定位不到它,可以在試試定位滿香餛飩,然後往南直走100米就可以看到。店面不大,生意也是極好。

說說我和李大哥的愛吃TOP吧:碗雜麵(不要吃乾的不要吃乾的不要吃乾的!)、紅糖糍粑、炸酥肉。有些難過的是他們家的冰粉也是很一般!上次點辣子雞沒有了,之後會去試一下~

|前一天去的太晚吃了閉門羹的我,第二天早上趕在了大部隊前

|口水雞

|豌雜麵,李大哥的最愛

|炸酥肉,肉給得很實在

|讓人難過的冰粉

(四)愛喝

(1)一點點奶茶店

來到北方後,很大的一個感覺就是奶茶店好少啊,好喝的奶茶店更少!北京的一點點並不多,常常為了喝杯奶茶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去國貿喝。台灣朋友跟我說,一點點的味道是他在大陸喝過最正的。尤其是烏龍拿鐵,但是對我來說這款的味兒太淡了,我還是喜歡烏龍奶茶去冰加波霸三分甜

(2)喜茶

喜茶只有在少數幾個城市有,三里屯那家常常人多得可以排上幾個小時的隊,由此還衍生出了很多黃牛,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的愛喝是最近的季節限定——芝芝黑提!芝芝莓莓、芝芝莓果也非常不錯。尤其是他家的芝士,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膩。

還去了很多家很棒的咖啡廳,發個預告,下次再更吧~

還有很多餐廳吃過了就忘了,還有更多,像是德緣的烤鴨、Yuan的慕斯蛋糕、門釘肉餅、爆肚、銅鍋涮羊肉等還沒來得及一一去吃,想了想,反正來日方長嘛,咱們飯店見!

順便說一句,春天來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de圈 的精彩文章:

旅行這件事兒

TAG:豬de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