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蒲公英「葯食兩用」,有「三必吃」和「四不吃」,你吃對了嗎?

蒲公英「葯食兩用」,有「三必吃」和「四不吃」,你吃對了嗎?

《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菊科,蒲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嫩可食用,老可入葯。

蒲公英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在春季,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很多人,在春天裡,對採挖一些蒲公英來食用!

那麼,你知道,蒲公英有「三必吃」和「四不吃」嗎?你吃對了嗎?

蒲公英「葯食兩用」,有「三必吃」

一:上火有炎症者必吃

春季,天乾物燥,人非常容易上火,尤其是導致嗓子發炎,在這個時候,可以吃點蒲公英,可以有效改善哦!

蒲公英被稱為「天然下火草」,還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對上火、嗓子發炎、扁桃體發炎、咽炎等慢性炎症效果顯著!尤其對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痛效果更佳。

蒲公英對各種慢性炎症均有效果!作為「天然抗生素」的蒲公英,是治療嗓子干疼,預防改善慢性咽炎的天然消炎藥,去火消炎效果十分不錯。

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挖點新鮮的蒲公英,鹽水浸泡2小時候,洗凈,蘸醬吃,去火消炎效果更佳!

二:肝火旺者必吃

春季肝的活動力最為旺盛,如果不注意養護,容易滋生肝火!

這個時候可以吃點蒲公英,或者用蒲公英泡水喝,皆有效果!

蒲公英歸肝、胃經,可保肝利膽,善於清肝火,去火消炎。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並且蒲公英根莖不僅可以去肝火,還可以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三:胃熱者必吃

如果是胃熱者,多吃點蒲公英,可以很好的改善!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有胃火,亦可以用蒲公英!

蒲公英為治療胃痛之佳品,食滯化熱、脾胃濕熱及胃火熾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脹滿、嘔吐吞酸等皆可應用。

需要注意的是,胃熱者可以多吃,但是微虛寒者,則不宜吃蒲公英,一定要區分好哦!

蒲公英「葯食兩用」,有「四不吃」,莫貪嘴

一:慢性腸炎者不吃

蒲公英性質寒涼,雖然是微寒,但是患有慢性腸炎者,若使用食用蒲公英可能會加重腹瀉的癥狀。

二:陰寒證者不吃

陰寒患者的身體不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病程長體質差,這個時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來進行治療,病情得不到好轉反而會出現副作用,身體體質變差食慾也會下降。

三:過敏者不吃

有很少一部分人,對蒲公英會過敏,吃蒲公英會出現瘙癢等癥狀,所以,吃蒲公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現過敏癥狀,請立刻停止!

四:風寒感冒者不吃

蒲公英具有清熱的效果,對於熱毒導致的風熱感冒有效,但因為外感風寒、體寒而造成的感冒、感染,這時用蒲公英會導致相反的效果,病情可能會更加嚴重,患者的精神、食慾也會更差。

蒲公英根制茶,一年四季都受益

平時在吃蒲公英的時候,最好不要去掉根莖哦!

因為,蒲公英根莖是精華所在,所以,蒲公英根最苦,但同樣的,蒲公英根莖營養價值最高!

因為,蒲公英根比較苦,可以將其炒製成茶,泡水喝,春防感冒,夏去火,秋防咽炎,冬護肝,一年四季都受用!

很多人覺得,挖取蒲公英根莖,蒲公英不就要「絕種」了嗎?

其實,蒲公英是靠著種子繁殖的,種子無休眠期,成熟後的種子,風吹到哪裡,就會在哪裡落地生根,生命力十分頑強!

所以,在挖取蒲公英的時候,可以挖點蒲公英的根莖,當然了,開花的蒲公英就不要再挖了哦,讓它的種子成熟後,繼續繁衍生息吧!

最後,分享幾個蒲公英小妙用

1、口腔潰瘍,咀嚼干制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內服,一部分留於齒頰,內服與外敷雙效果,加速潰瘍癒合,並減輕疼痛。

2、乳腺炎,取鮮蒲公英100g(全草),加白礬0.5g,共搗爛和勻,敷於患處,每日2次。一般3~5天即可見效,10天左右可愈。

3、燒、燙傷,取新鮮蒲公英根(不用莖、葉),洗凈搗爛,用紗布擠出細汁,放入容器內,加入冰片少許備用。燒燙處清洗消毒後,將上述藥液塗於患處(塗厚一些效果較好),每日3次,換藥時用冷開水洗去前葯,一般3~5天可明顯見效。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春季易上火、口臭、便秘,路邊的小野菜,泡水喝,可搞定!
驚蟄,養肝先行,出現3個身體癥狀,說明肝臟不健康了,切莫忽視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