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了解融資的套路么?

你了解融資的套路么?

乾貨分享—企業融資的整體流程

我們都知道企業從出生伊始到消亡退出,資本都如影隨形,在過往的工作中,我們發現不少創業者、民營企業家對股權融資其實並不十分理解,甚至存在很多誤解。

其實,私募股權融資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專業的領域,股權投資人的盡職調查通常會比企業更為熟悉的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的盡調來得更為詳盡,而且融資耗時長短不一,甚至同一企業每一輪次的融資難易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別。因此,對於初創團隊、企業家或是公司融資的負責人來說,是時候來對股權融資的整體流程和各個環節有個全面的認識了!

dvdf

在這裡我們從整體上與大家分享一下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流程:

企業融資的整體流程大概分為7個主要的步驟,其中有需要企業團隊自己完成的,也有需要與投資人合作完成的,畢竟一個好的投資交易最後應該是企業和投資人雙方互贏的結果。

步驟一:啟動融資

這裡主要有三個問題:何時啟動融資,估值定多少,這一輪融多少錢。

何時啟動融資:

一般企業要考慮自身賬面現金的情況,預留出足夠等到下一輪融資到賬的現金。這需要對公司的資金消耗速度心裡有數,這裡指的是凈資金消耗量,也就是每月的現金收入與每月消耗的現金之間的差額。例如你每月消費5萬,同時賺2萬,那麼你「凈資金消耗量」就是3萬,而你銀行里有30萬,在凈資金消耗不變情況下,你還能撐10個月。一般建議創業團隊在賬面還剩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資金時就考慮啟動融資,雖然這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融資金額:

也就是支撐企業到下一輪融資的Runway到底需要多少?一般綜合從三個方面考慮:

1)到下一輪融資時需要向投資者展示前一輪融資後的經營成果

2) 凈資金消耗率

3)下一輪融資的啟動時間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企業凈資金消耗率為40萬/月(不變),預計10個月可以完成本輪融資設定的經營成果目標,至少預留5個月的賬面資金時開始啟動下一輪融資,那麼本輪需要至少融600萬元,才能支撐到下一輪融資到賬。

估值:

對於早期項目,估值通常採用市場同類產品的比較法,或者是拍腦袋雙方商談的結果,因為早期項目企業沒有盈利鮮有收入,傳統的估值方法無法適用。

對於中後期項目,有穩定收入和盈利的公司可以嘗試進行財務預測,並採用倍數法、現金流折現法等常用估值方法進行估值。

步驟二:做好融資準備工作

這裡包括創業者的心理準備,財務、法務方面等公司業務層面的準備,股權架構方面的準備、財務預測模型、商業計劃書。建議融資前聘請一個融資顧問,經驗豐富的顧問將在融資準備的各個環節給予幫助,提高融資效率。

心理準備

不用多說,這是一個耗時長且相當磨人的事情,可能過程中會不斷被否定和自我否定,同時最好做好心理預設,如果接受投資,我們能做出的做大妥協是什麼,是估值?是股權比例?還是投資條款的內容?

業務層面的準備

投資前,投資人都會需要對企業的財務、業務、法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盡職調查,企業在融資前事先完善、整理好相關資料,將為融資提供便利。整個過程中切忌作假,或過分誇大,一旦被投資人發現,未來的融資路徑基本就被堵死了。

股權方面的準備

主要考慮四個問題:合伙人之間的股權分配,合伙人股權兌現,期權激勵以及學會編製和理解資本結構表。

財務預測模型

早期項目一般不會被要求編製財務預測,因為根本沒法準確預測,中後期項目通常是基於對當下時點財務狀況的認可,來預測未來5~10年,這會關係到雙方對估值的談判,因此通常會由獨立審計師/財務顧問來對當年和過往2~3的財務狀況做出調整。

商業計劃書(BP)

在一份資料里詳細的對公司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闡述,是企業展現給投資人的第一張臉孔,既要有內涵也要有顏值,通常讓很多創業者非常頭疼。建議BP盡量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15頁左右,圖文結合,瀏覽時間可以控制在3分鐘以內。

步驟三:約見投資人

怎樣約到投資人

我們根據過往經驗按效率性從大到小順序:熟人推薦——聘用FA團隊——參加峰會路演——基金網站郵箱等公開渠道。

和投資人見面

帶上你的商業計劃書,有產品試樣或者有Video介紹可以在約見投資人的時候進行展示,讓投資人對產品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從產品、市場和經營的角度和投資人溝通,爭取贏得下一次見面的機會,那麼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否要追問估值和投資意願呢,自己先感覺一下整個見面過程投資人的反應再決定吧。

步驟四:關鍵條款清單

經過幾次見面之後,投資人表示對投資機會感興趣,通常會先進行一次初步盡調,對初步盡調結果表示滿意後,通常就會遞上一份投資的關鍵條款清單(Term sheet,簡稱「TS」)。一般包括:估值條款、清算優先權、防稀釋條款、股份兌現、股份回購、董事會、保護性條款、領售權、競業禁止條款等等。

在這個階段通常雙方還需要對盡調的排他期,發生的盡調費用、員工期權池的設置等問題展開協商。TS中的條款內容對於創業團隊來說相當重要,條款有利於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將對企業未來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步驟五:盡職調查

股權投資人的盡職調查通常比債權人的盡調更為複雜和全面,一般包括商業盡調、財務盡調、法律盡調等等。通常盡職調查一開始,投資人或者是聘用的專業盡調團隊,就會給出一個盡職調查清單,要求企業配合回答問題並提供相應資料,同時團隊會到企業現場對各部門進行訪談。投資人會根據盡調結果來判斷企業是否如之前的認知一樣值得被投資,投資人也會依據盡調結果對之前提出的估值進行調整(通常是調低)。

步驟六:關鍵的反向選擇

根據融資時的資本市場情況,行業發展狀況以及公司受追捧的程度不同,有一些企業可能最終同時接到2~3家的報價,這時可以選擇給出的估值和關鍵條款最適合公司發展的投資人,同時也有必要對投資人做一個反向盡調。

比如去了解投資人既往投後管理的風格,是願意分享資源還是甩手不管?了解投資人所掌握資源的真實性,因為難免碰上愛忽悠的人;了解投資人現在可供投資的資金是否充裕,還是需要另外去募集資金?如果資金不夠需要募集的話,資金到企業賬上的時間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等等這些情況,都需要盡量去了解清楚。

在做反向選擇的時候,盡量去選擇跟你有相同背景,能聊得來的投資人。如果公司產品的專業性很強,那更要去選擇同樣有專業背景的投資人,純財務背景的投資人可能沒有辦法完全理解你的產品。

其實選擇投資人,不是只看誰給的估值高,更要綜合考慮匹配度、支持力度、條款是否友好、資金到賬時間等問題。當然也可以聯合投資,可有領投方和跟投方,一般確定領投方之後,在找跟投方就會相對比較容易。

步驟七:最後的交割

確定好投資人之後,接下來就是雙方開始就投資協議進行討論,然後簽署協議。這裡大家要注意,簽署了投資協議並不等於交割完成了,也不等於融資完成了。企業還需要在交割日之前完成協議中約定的某些先決條件,同時資金到位一般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只有當資金到位了,辦理了股權登記交割程序,整個融資才算是告一段落。

股權融資是當今市場環境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無論企業是在尋找早期投資、上市前融資、還是希望有機會被併購退出,了解資本是參與資本運作的第一步。創業者通常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既要在技術、產品和管理上下功夫,還需要對資本市場加以了解,基於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經驗領域與投資人的差異,越早了解和學習關於資本運作的知識,對企業的發展越有幫助。

融資有時候講究時機,講究運氣,但對於創業者來說更重要的是了解投融資,提高自身資商思維。

感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TAG:創業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