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看完這部佛系的睡眠綜藝,我竟然失眠了一個晚上

看完這部佛系的睡眠綜藝,我竟然失眠了一個晚上

羅英石以前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當你喝一杯啤酒的時候,會有這個一個綜藝讓你看著看著就睡著。」

老羅他做到了。

這部破天荒的佛系綜藝「林中小屋」,煩請各位了解一下。

《林中小屋》的嘉賓是蘇志燮和朴信惠。

二人在同一個樹林中的兩間小木屋內分別拍攝,一男一女平行時空般交叉流水敘事,一切都是如此的畫意詩情、生氣盎然。

《林中小屋》的主題便是—「有關幸福的實驗報告」,羅PD則是這個實驗的發起者。

朴信惠(實驗者A)、蘇志燮(實驗者B)是嘗試遠離喧囂而獨自生活的實踐者。

把慢綜藝做到極致、極簡

繼老羅開創下飯綜藝之後,又開創「入睡綜藝」的先河——《林中小屋》。

在這裡,沒有人和人關係了,只剩人和物、人和天地、人和自己了。

當人物關係,物質關係都變得極致與極簡,幸福是否就能來到我們身邊呢?

不幸福的原罪,外界的不必要干涉算不算一種。

相比《花兒與少年3》中,獨立旅行的陳柏霖還有一隻小狗陪伴,這部綜藝完全是由一屋一人一世界構造而成。

連只狗都不提供給予陪伴,在遠方監視的「幸福促進委員會」還要不斷發布實驗命題來騷擾實驗對象。

嘉賓們所有的不幸福,大概都是來自這個幸福促進「偽」員會。

「話癆少女」朴信惠為了填補自己的空虛,一個人對著鏡頭給我們介紹她的生活空間,她的行李,她喜歡做的事情。

有人會說,這是她在強行主持,而且覺得她的一些定位不複合節目的極簡、極致的理念。

可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有太多當代人的影子了,正因為這些看似不適合的衝突與撞擊,才讓這個綜藝變得有點意思。

蘇志燮的行為的確很符合節目的理念,帶了簡單的行李就來度過自己的林中小屋的「兩天一夜」。

連內褲都沒有帶的他,在扔掉物品的環節,表現得相當利索、淡定與從容。

對蘇男神來說,沒有重要物品的束縛,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幸福。

在《林中小屋》里,佛系代表蘇志燮話很少,生活的很老幹部,與話癆少女朴信惠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同樣的實驗條件,不同的實驗物品,才會有可比性的實驗結果。

不是所有人都是「蘇志燮」,因為每個人不一樣,所以才有了思想的碰撞、行為的磨合。

現實一點的說,朴信惠的反應,是大部分都市人的正常反應,是我們作為旁觀者最容易代入的一個「理想對象」。

節目組把不同的東西展現出來,然後把選擇權還給觀眾,而不是讓觀眾「無路可逃」。

相比之前我們在大陸「慢綜藝」里看到的豪華青旅、客棧和各種高級家電,《林中小屋》在物品的採購和擺放上,真是「鞭長莫及」,難以模仿。

商業性的削弱,會讓生活顯得更加「質樸」與「簡單」,至少廣告主是很難「見縫插針」。

不少觀眾都笑著說,「如果大陸綜藝非要抄襲的話,就把李健弄到貝爾加湖畔,把雷佳音弄東北炕上。」

這一點,說明觀眾還是很懂行情的,畢竟他們看到了嘉賓魅力對於一檔無趣、無聊的「禪綜藝」的重要性。

每一個愛折騰的人,都有一顆不願意將就的心

慢生活的綜藝之所以會走紅,是因為有一群人想逃離「快生活」,但是又捨不得拋棄「快生活」里的功名利祿。

與其說這部綜藝在享受著慢生活,不如說這部綜藝在「快生活的節奏」里,提升著自己的幸福感。

這部偽紀錄片既擁有著現代生活的便宜,又賺取著自然主義的名利。

在這個不供水不供電不供暖的小屋裡,一切看似遠離了快節奏的生活,但是也逃離不了「快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人永遠無法孤立的活在一個不和外界有任何聯繫的世界,自給自足。

可這個節目就在折騰著,糾結著這些東西。

在「極簡主義」和「珍惜食物」的實驗中,老王看到蘇志燮和朴信惠為了生存而做努力。

很久沒吃飯的蘇志燮,為了身體,只能好飯當成菜來吃。

環保又自製,由內而外的散出出魅力,是蘇神本蘇了。

朴信惠在扔掉物品的時候,做了不少折騰,例如摸著良心做到「每樣量的減少,而不是種類的減少」。

在很強的求生欲面前,朴信惠衍生了很大的腦洞。

是不是東西越少越幸福,可以說不是的,因為物品本身就可以帶來人們滿足感與虛榮心。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各不不同,所以每個人幸福的各有各的樣。

這部綜藝過重追求的形式和儀式,有時候是讓「我們變得不快樂」的原因。

雖然沒有強制要求實驗得成功,但是實驗的存在卻有著很多不合理和無理取鬧的成分。

所以說,幸福促進委員會發布的命題,可以說是「偽命題」,可以說是一些不真實甚至不可能的假設。

可是帶有娛樂性質的的綜藝真人秀,本來就是以折騰為名義,讓嘉賓不好過而存在的。

真實的可怕,有很可愛

蘇志燮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因為自己沒有足夠幸福,所以不能參加綜藝怕沒辦法給大家帶去快樂。」

這一次,也許他沒有給我們帶來funny的部分,卻給我們了一種難得的real的美好。

老羅的綜藝真的沒話說,選人方面是一絕!

如果你看過朴信惠那兩期《三時三餐》,你就知道為什麼老羅為何非她不可。

不矯情,適應性強,會撒嬌,會做飯,明明是一個大明星,可是劈柴搭煤爐這些活都可以做好。

這樣的迷人小女孩,本來就是自帶了許多魅力。

而這部綜藝回歸和放大的正是嘉賓的魅力,而非嘉賓的影響力。

當然,不是說嘉賓沒有影響力,只是節目組這樣的做法,更加「乾淨」。

想想我們的一些大陸綜藝總是喜歡通過炒作嘉賓為噱頭吸引我們注意,老王更加喜歡這種純凈的傳播。

當然,這種傳播是一種思想文化的植入與入侵,不一定是絕對的正確和適合,但是卻可以帶給我們思考的空間。

當一個節目不再依託或者炒作嘉賓的影響力,它才可以真正做到「隨心所欲」。

當團體真人秀變成一個人的真人秀,嘉賓本身的魅力和創造力成為了節目的聚焦點。

韓國的綜藝在回歸一些本質的東西,也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我們看到別人這麼努力了,也要更加努力罷了。

努力的方向,當然不是模仿與學習,而是玩一點新的東西,有意思的東西。

因為現在的生活太過便利,也有太多讓我們分心的東西,很難專註的去做一件事,去感受原本存在於自然中的美好。

這部佛系的睡眠綜藝,卻在快節奏中給了我們慢下來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朴信惠 的精彩文章:

一胖毀所有,朴信惠、蘇志燮分分中招

TAG:朴信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