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錢塘,會群賢-第二屆腰椎側方融合技術高峰論壇現場直擊

聚錢塘,會群賢-第二屆腰椎側方融合技術高峰論壇現場直擊

來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

2018年4月13-14日,由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腰椎研究學組、浙江省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腰椎側方融合技術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順利召開。

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腰椎研究學組腰椎脊柱側方入路學會全體成員合影

本次高峰論壇以腰椎側方入路技術為主題,邀請中外學者對該技術和臨床應用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和觀點的碰撞。在眾多專家積累的大量腰椎側方入路手術臨床經驗基礎上舉行了專題研討,同時就側方入路與傳統手術入路進行比較和辯論,明晰各自優點和長處,規範手術適應證及應用範圍,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希冀能拋磚引玉,為在該領域有深刻理解和研究的專家們,在技術創新及研發上提供些許思路,迸發出新的火花,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技術,共同推動側方入路技術在中國的普及、規範和完善。

浙江省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繼續教育學習班

4月13日上午,由張立岩教授、吳瓊華教授、洪正華教授、馬維虎教授主持的「浙江省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繼續教育學習班」如期舉行。

學習班現場

第二屆腰椎側方融合技術高峰論壇

4月13日下午,「第二屆腰椎側方融合技術高峰論壇」在李方財教授的主持下正式開幕。侯樹勛教授、海涌教授、陳其昕教授致開幕辭。

李方財教授宣布會議開幕

侯樹勛教授致辭

海涌教授致辭

陳其昕教授致辭

第一章節-大師演講

高峰論壇以「大師演講」開篇,由海涌教授、李方財教授主持。呂國華教授就《腰椎前路融合技術的歷史沿革與進展》的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他提出,微創前路手術應根據血管、神經和內臟器官的變異情況制定手術方案,他還介紹了在此基礎上開發的ALLIF技術,該技術具有併發症少,臨床療效好等優勢;陳其昕教授則作了題為《側方入路腰椎體間融合術的發展與應用》的演講,並就目前一些常用相關技術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的AnyPath的解決方案有望減少手術風險,增加手術適用性。

呂國華教授、陳其昕教授授課

第二章節-辯論:

腰椎管狹窄症手術——側路還是後路?

真理越辯越明。為求對腰椎退變性疾病的治療方案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引起廣大參會嘉賓們的廣泛討論,本次論壇設置了辯論環節。精彩辯論在鄭召民教授、吳文堅教授、徐榮明教授的主持下展開。首先由王冰教授分享了病例,拋出問題。李放教授、趙斌教授作為後路技術辯方,與由王建教授、陳博來教授組成的側方技術(X/OLIF)支持方,進行了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精彩互動。與會專家認為,後路手術和微創側入路手術應有各自的適應症、禁忌證,且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掌握手術適應症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應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影像學資料做出準確的評估,選擇更為合理的手術方法。

辯論環節現場

第三章節

-側方入路在腰椎管狹窄症的應用

本節由盧旭華教授、熊偉教授、詹新立教授主持。馮世慶教授、昌耘冰教授、倪文飛教授、劉輝教授、范順武教授先後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相關思考。專家們認為,儘管腰椎側方融合手術能起到恢復椎間高度和間接減壓的效果,但對此項技術在腰椎管狹窄症中的應用定量指標尚有待明確,需要進一步深入的循證醫學研究的依據。

馮世慶教授、昌耘冰教授、倪文飛教授、

劉輝教授、范順武教授授課

第四章節-其他應用討論

本節由高延征教授、林斌教授、王向陽教授主持。葉曉健教授、王冰教授、楊操教授、王向陽教授、陳剛教授、桑宏勛教授先後介紹了腰椎微創側方入路應用於腰椎骨折、翻修病例、滑脫和感染病例等治療經驗。

葉曉健教授、王冰教授、楊操教授、

王向陽教授、陳剛教授、桑宏勛教授授課

主題演講

4月14日,論壇進入主題演講篇章。第一場由陳維善教授、葉曉健教授、於濱生教授主持。海涌教授進行了題為《退行性脊柱側凸的微創治療現狀和展望》的主題發言,他對退行性脊柱側凸的微創治療方案進行了開宗明義的詮釋,提出了治療退行性脊柱側凸的微創解決方案,並指明了微創技術今後的發展方向。接著,遠在法國的Prof. LeHuec與會場進行了國際連線,為現場嘉賓進行了題為《Indication and technique of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for sagittal balance control》的主題演講,就目前腰椎側前方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和技術進行了細緻的解析,他提出了脊柱矢狀面失平衡的全新觀點,並就微創前路技術如何應用提出了新的治療方法。兩位大家的講演開啟了14日上午的會議的序幕。

海涌教授授課

Prof.LeHuec網路授課

主題演講-辯論:

腰椎退行性脊柱側凸症 側路還是後路?

本節由昌耘冰教授、梅偉教授、洪正華教授主持。與前一天的環節相同,首先由李方財教授分享了病例,拋磚引玉。錢邦平教授、李利教授和楊操教授作為PSO方率先出場闡述觀點,他們認為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全身情況、影像學評估確定是否需要減壓、穩定和矯形。由於目前的微創技術有一定的「天花板效應」,且需前後路聯合手術,因此,性價比不高。尤其對於本病例,由於存在冠狀面和矢狀面的失平衡,因此應優先考慮後路手術。吳文堅教授、吳增輝教授、馬維虎教授代表的X/OLIF方予以不同論證,提出由於目前的側前方微創手術可聯合採用ACR技術,能夠獲得很好的冠狀面和矢狀面矯形,且具有間接減壓效果,結合分期手術策略可減少手術創傷,增加患者手術耐受性,較適合高齡患者,並在會上展示了類似患者治療後的成功經驗。辯論全程精彩不斷。

辯論現場

主題演講第三章

-成人脊柱畸形應用篇

本節由李利教授、李濤教授、俞海明教授主持。吳文堅教授、吳增輝教授、馬向陽教授、張寧教授、李兵教授先後發表演講。專家們認為,腰椎微創側前路椎間融合技術聯合ACR技術能起到較好的脊柱矯形效果,改善患者的脊柱矢狀面失平衡;而分期手術方案的實施,能進一步減少手術創傷,增加患者的手術耐受性,拓展了微創技術在成人脊柱畸形中的應用價值。

吳文堅教授、吳增輝教授、馬向陽教授、

張寧教授、李兵教授授課

主題演講第四章

-腰椎側方技術併發症篇

本節由范順武教授,徐寶山教授、徐傑教授主持。王建教授、殷國勇教授、吳文堅教授、馬維虎教授、王建儒教授先後進行了主題發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OLIF等腰椎微創側前方入路手術開展,手術併發症問題不容忽視,術者應在充分熟悉並掌握相應的解剖學知識的前提下,謹慎開展本項技術;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和禁忌證,了解手術的優勢、缺陷和邊界對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在深入理解手術方式的基礎上改良手術入路,對降低併發症具有一定的價值。

王建教授、殷國勇教授、吳文堅教授、

馬維虎教授、王建儒教授授課

高峰論壇壓軸演講

高峰論壇接近尾聲,主辦方邀請了SOLAS-AP的主席、來自澳大利亞的Prof. Diwan Ashishi,就《Minimal Invasiv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Recent Adavance》的主題為本次大會做壓軸演講。本節由陳其昕教授、陳海嘯教授、徐榮明教授主持。

Prof. Diwan Ashishi主題演講

2018年浙江省脊柱外科學術會議

同期,還進行了「2018年浙江省脊柱外科學術會議」。浙江省脊柱外科學組委員們就腰椎融合、頸椎、骨折矯形、微創內鏡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一系列報告和討論。

浙江省脊柱外科學術會議現場

珠玉在側,群賢匯聚。在四月的煙雨錢塘,中國腰椎側方技術的學術大家們齊聚一堂,暢所欲言,將腰椎側方技術在中國的深入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歡迎投稿,請將稿件發送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腰椎間盤突出的3大康復指數:做到了,病就好了!為父母家人存!
腰椎間盤突出和骨刺可不是一回事,千萬別搞錯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