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令諸葛亮愛恨交加的猛將,如果善於利用,北伐戰爭很可能就成功了

令諸葛亮愛恨交加的猛將,如果善於利用,北伐戰爭很可能就成功了

原標題:令諸葛亮愛恨交加的猛將,如果善於利用,北伐戰爭很可能就成功了


魏延,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在歷史上深受劉備與諸葛亮的信任。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卻是一個頭生反骨的將領,生平所做之事,常令諸葛亮愛恨交加。


當時西蜀有一處重要城池名為漢中,此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不僅可以以此為跳板,揮軍攻入關中和襄樊,還能在危機時,就地布置防禦屏障,留出足夠的時間退回西蜀。在當時的蜀漢看來,漢中與荊州具有同等的軍事價值。



由於漢中長期交戰,將領折損率較高,造成此地一段時間將領空缺,沒有大將鎮守。眼下之急,便是派出一名大將鎮守漢中,可是,令蜀漢為難的是,該派誰來漢中呢?

當時軍中普遍都認為劉備會派張飛過來,甚至,連張飛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畢竟,當時手上無戰事且作戰勇猛的大將,只有他了。最後,結果卻是讓眾人出乎意料,劉備沒有派張飛任職,反而派了名氣小、官職低的魏延。


當時,劉備軍中對這一調動全都疑問不已,完全想不通主公為何要這麼做。甚至到了今天,還會有許多網友抱著同樣的疑問。筆者是非常理解的,對於了解三國歷史的人來說,都知道魏延雖然能力出眾,但是,當時終歸資歷淺薄,且又沒有什麼防守經驗,劉備把這麼一座重要的城池交給他,眾人心中擔心也是正常。



劉備此人雖然領兵打仗不行,但是,看人眼光卻是非常準確,而且,其眼光又高,尋常將領是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但是,魏延表面並無特別過人之處,劉備為何偏偏派他守如此重要的城池,總不可能是隨便拉個人充數吧。


顯然,劉備還沒那麼昏庸,那麼,魏延究竟靠的是什麼才讓劉備如此信任他?


在分析原因之前,咱們先詳細了解一下魏延其人。魏延,原本只是荊州的一個小勢力首領,在劉備進入荊州的時候,魏延便投靠了蜀軍。當時劉備看他有些能力,就封他為牙門將軍,正式成為劉備軍中的一員將領。後來魏延跟著劉備一路衝鋒陷陣,立下了赫赫戰功。



不管大大小小的戰爭,魏延都是跟隨在劉備身邊,起到保護作用,曾多次替劉備化解危難。時間久了,魏延也就深得劉備信任,不僅可以出謀劃策,還能在緊急情況下代替劉備領兵出戰。不得不說,劉備識人很准,初見魏延時,其只是一名普通的地方頭目,劉備卻能看到他身上的才能,繼而發掘封將。


魏延在戰場上勇猛無比,劉備內心更加欣喜,對於其更加肯定,認為他完全就是一個「小關羽」。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和關羽的描述本就非常相似。二人皆是面色紅潤,氣拔山河,而且,使用的武器都是一把大刀,完全是同一個人物。在正史中,二人差別同樣不大,宛如翻版。劉備能將魏延稱為「小關羽」,可見對其非常看重。


事實也確實如此,魏延經過數百場浴血衝鋒的拼殺,早已證明了其勇猛過人的一面。能力自然不是問題,眾人之所以覺得吃驚,是因為魏延確實在蜀軍內沒什麼名氣。劉備此次派魏延鎮守漢中的目的,應該便是給他一次展現的機會。只要能力足夠,早晚會被眾人認同。


再說下關羽和張飛,二人雖說皆是可抗萬軍之將,但是,由於性格的迥異,做事方法也是完全不同。像關羽,有勇有謀,讓其守城足可應付大多情況,攻守都可兼備。雖說,關羽守城也有過敗績,但是,一時失敗否認不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


張飛則是屬於典型的有勇無謀,說起來不好聽,但是,這就是事實。簡單來說,張飛作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曾經以一吼嚇退萬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這也註定了張飛只適合攻不適合防,比如:在攻城戰中,張飛可以打的名將張郃毫無反抗能力。而在防守戰中,張飛卻是粗心浮氣,不僅喜歡喝酒,還經常毆打手下。



劉備對於自己這個三弟的毛病自然是了解不過。當年派張飛守徐州時,劉備還有點不放心。著重交代他,平時不要喝酒,更不要隨意體罰手下將士,一定要學會安撫人心。張飛口頭全部答應,待劉備一走,他仍然還是改不了老毛病。


有次張飛不僅自己喝酒,還要給全城將士派酒。當時,城外的呂布可是一直虎視眈眈,怎能放鬆警惕。於是,徐州的一個官員曹豹便勸阻張飛不要喝酒,豈料因此惹了張飛,被綁起來狠揍一頓。這曹豹被打後便心生恨意,趁張飛與守城士兵喝醉,偷偷給呂布報信,使得呂布趁機攻了進來,導致徐州失守。


徐州曾經是劉備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重地,就這麼被張飛丟了。劉備就算再心大,也不可能再把漢中留給張飛去守。按理說,一次栽到酒上面,下次應該會注意,可是,張飛偏偏不以為意。在關羽死時,張飛由於心情難受再次喝酒,且趁著酒瘋毆打軍士,導致士兵報復丟了老命。



與丟徐州那次驚人的相似,只不過那次丟的是城,這次丟的是命。

張飛的死,劉備要負很大的責任,換言之,劉備了解張飛的性格,更加了解其身邊的人。他早已猜測到任其發展,必將釀成巨禍。可劉備既沒有調走張飛身邊存有異心的手下,也沒有強制張飛戒酒,僅是口上勸了幾句,便不再管,當真是細思恐極。


從綜合方面來看,與關羽性格、能力最為接近的將領當屬魏延,因此,劉備覺得,只有魏延才適合鎮守漢中。很快劉備便讓其到漢中就任太守,明降暗升背後,可以看出劉備對魏延的用心。



當時蜀漢已非往日,隨著關羽、張飛、黃忠慢慢老去,僅靠大將季漢支撐是不夠的,所以,這更加堅定劉備培養魏延的決心。魏延也明白這點,當即向劉備保證:「主公放心,如果那曹操敢舉兵攻來,末將定會誓死相抗。哪怕是十萬大軍,末將也會一口將他們吞下。」如此壯志豪言,令劉備與一干文臣頗為激奮。


夷陵之戰中,劉備率領的蜀漢精銳部隊遭到東吳伏擊,那一戰損失慘重。而蜀漢其他城池也是不斷失守,大將接連折損,可謂是多災多難,令本就岌岌可危的蜀漢政權更加雪上加霜。尤其是關羽、張飛相繼死亡,備受打擊的劉備整日陷入悲鬱之中。


這個時候,魏延獨自挑起重擔,護住蜀漢為數不多的城池。



蜀漢陷入危亡之際時,諸葛亮開始指導蜀軍反撲,力爭奪取一線生機。同時,他對魏延非常重視,特意讓其領兵布防前線,抗擊曹魏軍隊。而魏延不負使命,率領蜀軍大敗曹魏將領郭淮,看來,他曾說能吞曹魏十萬軍隊,絕不是誇大。


諸葛亮雖然足智過人,但在識人用人上,還是略微遜色於劉備。


比如說重用魏延一事,諸葛亮雖確實這麼做的,但是,他只是把魏延單純的當做一個武將來使用。而在劉備眼中,魏延不僅僅勇猛過人,還比較頭腦精明,做事周全。無論是攻守,皆可獨當一面,算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這麼一個大將,只派到戰場上浴血拚殺,這在劉備看來有些大材小用。


為了挽回頹勢,諸葛亮決定北伐,這可以說是蜀漢最好的機會,曹魏也斷然不會想到這點,可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魏延當時提出一計,計劃由他率領五千蜀軍經過子午谷,向著長安方向馬不停蹄行軍十天,定然能突襲曹魏都城。而諸葛亮則率主力部隊從另一側西進,到長安與他會師。


魏延的這個計劃雖然看起來存在風險,可是一旦成功,便足以翻盤,變被動為主動,完全是值得一試的。如果劉備在這裡,很可能會同意魏延的計謀,因為他信任魏延,更相信其能力。但是,諸葛亮就不同了,他與魏延相處的較少,對其性格算不上真正熟悉。


在諸葛亮看來,魏延雖有將領之才,但是,想要攻到長安,還是差了火候。就這樣,蜀漢生生錯過了一次機會。



之後,諸葛亮又再次犯下大錯,竟派出能力一般的馬謖前去防守街亭,他則帶著魏延去攻打涼州。這次用人錯誤的後果便是街亭失守,季漢大敗而歸,導致整個北伐功虧一簣,宣告失敗。其後,魏延曾數次向諸葛亮請示,希望自己能統領一支軍隊突襲曹魏大本營,都被諸葛亮拒絕。


最後一次蜀軍北伐中,諸葛亮死在五丈原,蜀漢丞相一職便空缺了出來。魏延覺得這個位置很可能會由他擔任,然而,還沒多久,曹魏來襲,魏延出戰迎擊。建興十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


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之後,魏延逃走,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馬岱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於是,誅滅魏延三族。自此,先是失去關羽、張飛,而後失去劉備、諸葛亮,最後連魏延都死了。



此時,蜀漢僅靠唯一的大將姜維實現逆轉,幾乎是不可能,搖搖欲墜的蜀漢政權只差死亡宣判。沒多久,曹魏襲來,徹底將蜀漢政權覆滅於歷史長河中。

魏延祠位於四川綿陽市梓潼縣三泉鄉白雀村,西出梓潼縣,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約15公里,就到了三泉鄉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遠,就看到路邊的「魏延祠」石碑。 沿翠柏拱衛的石梯拾階而上,便見松柏掩映間一座仿古的建築,這就是魏延祠。


據說,魏延祠方圓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獨沒有姓魏的,但祠前卻有一條魏家河。據當地八旬老翁回憶,魏家河河東原有魏家河廟,廟前曾有三塊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駐此」。


參考資料:


『《三國志》、《魏延的奇謀能取勝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社 的精彩文章:

不願自己親生女兒和親,於是選了一罪臣之女,結果嫁了爺爺嫁孫子
中國最傳奇的一位高僧,一張臉半笑半哭瘋瘋癲癲,連外國人都喜歡

TAG:山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