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京難為帝王州

南京難為帝王州

南京為中國南干龍的盡結之一。其龍發始於浙江省西北部臨安區的天目山。「天目」之名始於漢,因其東西有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宛若雙眸仰望蒼穹,故名。此後,天目山向東北方發勁,遁地遊走,在太湖西側抬起宜溧山脈,而後又經一落一起,在有丫髻山、瓦屋山、馬山山三三相會處分散為西北和東北兩股支脈。西北支脈最終奔止於南京城西南。東北支脈則從丫髻山行進到茅山後,則繼續遁地平原向北挺近。

這期間雖然屬於平洋過脈,龍似了無蹤跡,但龍力幾經剝換,實際上已經從剽悍變得綿長,最終進入到鎮江市西南境內再次抬起,由東向西再分兩脈,浩浩蕩蕩逆長江而上。

下支脈磅礴南下,停駐於南京城東南,為翼側門戶。上支脈徑直西指,至南京城東北稍微停頓,遁地後再崛起鐘山,盡結南京,向南面朝天目山,形成「回龍顧祖」的格局。

長江為避讓龍脈,先北上,折東北,北過鐘山後又折東,再曲轉東北,抵達鎮江市北。其間宛轉迴腸,有情相顧,彎繞龍脈,是為「水纏玄武」。更有江中小洲阻塞長江流水前行,讓水纏繞的力量存續在了南京周圍。

在南京,半壁江山的政權頻頻現身,正是與與鐘山為靠,長江水纏有關。《洪武京城圖志·金陵古今圖考》詳細記曰:「鐘山,一名蔣山,在城東北。周回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東連青龍山,西接青溪,南有鍾浦,下入秦淮,北接雉亭山。漢末,有秣陵尉蔣子文,逐盜死事於此。吳大帝為立廟,封曰『蔣侯』。大帝祖諱鍾,因改曰『蔣山』。」。鐘山由東向西把山川的力量注入南京城,和長江一起為南京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使得南京人才湧現。可是為什麼在南京定都的政權卻不穩固呢?

南京龍脈的優勢十分明顯,來龍變幻無常,聚散隨性,宛如靈蛇,甚至有逆江而上的氣勢,得到了長江水的厚愛,但如果要在這建立帝王州,恐怕是不妥了:

首先來講,南京千里來龍,卻始終形單影隻,沒有大開帳和群山前呼後擁的氣勢。經雲「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只有真龍坐穴內,亂山在外兩邊纏。」、「枝葉不多關峽少,卻有護衛隨身傍。」,這強調了開帳和纏護重重對於龍貴賤的至關重要性。南京龍脈沒有作為帝王州龍脈應有的重重纏護與貴器,缺乏了作為國都龍應有的格局。

其次來說,分別停駐在南京西南的牛首山和東南的青龍山脈有很明顯的不顧主現象。經雲「宛轉回龍是掛鉤,未作穴時先作朝。朝山皆是宗與祖,不與千里遠迢迢。穴前諸官皆拜揖,千源萬派皆朝入。」,作為地位尊貴的主龍脈形成「回龍顧祖」格局後,由龍祖發散的細小支脈應該朝向主龍,呈現拜服狀態。而青龍山脈行龍十分散漫,對待南京主龍若離若棄;牛首山變現的更為純粹,直接棄主朝向東南。楊公云:「朝山與龍一般遠,共祖同宗來作伴。」,又雲「案山如玉插青天,當面推來始是眞。側面成峰身直去,與我無情似有情。時師見此多求穴,下了哪知誤殺人。」,可見背主現象禍害無窮。

最後,為結穴提供力量的寧鎮山脈雖逆江上行,但靈秀中缺乏厚重。鐘山與寧鎮山脈相比,顯得更加偉岸,這使得綿軟的寧鎮山脈根本無法作為鐘山的靠山。《地理人子須知雲》「蓋其龍自離祖以來,本無正氣,勉強行度,始小終大,龍低穴高,如人之踏碓,如船之上灘,而高下失等。此格最凶,縱有形穴,也為不吉,主一發即退,無多力量。」,鐘山便屬於典型的退龍格,每逢一發即退敗。歷史上每個進入南京城的統治者一開始都氣勢如虹,然而不久便開始衰敗:

孫吳歷經四帝,59年,公元280年被西晉所滅。

東晉歷經十一帝,104年,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

劉宋歷經九帝,60年,公元479年蕭道成代劉宋。

南齊歷經七帝,24年,公元549年蕭衍代南齊。

蕭梁歷經歷經六帝,56年,公元557年陳霸先代蕭梁。

南陳歷陳歷五帝,33年,公元589年楊堅南滅陳一統。

南唐歷經三帝,39年,公元975年趙匡胤滅南唐。

明朱元璋,31年,靖難之役。

太平天國,洪秀全,14年,曾國藩滅太平天國。

中華民國,3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滅中華民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摩尼 的精彩文章:

TAG:月摩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