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閉幕,風光不在,獎項水分多不能服眾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閉幕,風光不在,獎項水分多不能服眾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香港舉行,群星出席,各大獎歸屬塵埃落定。古天樂、毛舜筠分別憑藉《殺破狼·貪狼》、《黃金花》拿下最佳男、女演員,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收穫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成當晚最大贏家。另外,張艾 嘉、游曉穎憑《相愛相親》收穫最佳編劇。姜皓文、葉德嫻分別憑藉《拆彈專家》、《明月幾時有》拿下最佳男、女配角。《大佛普拉斯》戰勝《芳華》、《戰狼 2》,拿下最佳兩岸華語影片。

香港電影金像獎影響力愈發減弱,本屆金像獎甚至在內地除了cctv,都沒有轉播平台,社交媒體討論也很少。金像獎變得越來越式微,越來越衰落。獎項水分也很多,各大獎項得主也不能服眾,沒有很強的公信力。金像獎衰落式微的的原因究竟何在?

首 先從數量上來講,去年香港電影出產數是近年來最高的,好像是40多,具體我忘了。題材的廣泛,其中包括眾多小成本電影,有重口味題材的老笠,聚焦現實題材 的一念無明等。這些小成本電影跟其他大製作,規範化的香港電影產業線相比,多了幾分港片中獨特的市井味,這種市井味與底層人士的人文情懷,很大程度上是我 們所認為的港片味道。

其 次從質量上來說,就跟去年的金像獎相比吧,去年最佳電影頒給了 十年,一部政治意味很強的電影,獲獎的意味不用多說了,近年來香港政治敏感度逐漸上升大家也是知道的,而相比今年獲獎的樹大招風,跟同期提名的電影相比, 格局比其他的大,講的是大格局下小人物的悲哀命運,一種隱約的宿命論,熟悉這種味道的港片迷都清楚是大多銀河映像出品所倡導的理念,也是濃濃的港味。

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除了有對眾多老戲骨的肯定之外,還有不少對年輕一輩的支持。但是這些新人完全不能擔當大任,論演技都不及tvb的三線演員。

對老一輩多年默默無聞的肯定,還有對新一代香港電影人的支持與鼓勵,這是一屆皆大歡喜的頒獎典禮,不意外,但卻稍有驚喜,因為有了一些新的面孔,好的作品。

香港電影圈沒落,資本人才外流,市場萎靡,下一代青黃不接,是金像獎衰落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娛樂新天地 的精彩文章:

甄嬛傳:敬妃欣貴人押寶甄嬛大獲成功,成為了真正的人生贏家
《歌手》即將終結,汪峰衝擊冠軍爭議大,結石姐實力超群

TAG:華人娛樂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