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孩子,活得很憋屈

你的孩子,活得很憋屈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01

前幾天我媽跟我視頻,又開始誇「別人家的孩子」。

只是這次不同的是,誇得是別人家的孫子(又一次提醒了我年歲已大,心累)。

一姐這邊啪啪打字寫稿,聽得漫不經心,直到老媽說到幾個關鍵詞,我的注意力才轉過來。

「乖」、「聽話」、「懂事兒」。

這些詞用在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身上,我是怎麼聽怎麼彆扭。

那個年紀的孩子,不該是這樣的嗎?

而且破壞力堪比一群哈士奇,稍不注意就拆家。

怎麼就乖巧懂事的跟個靦腆大姑娘似的?

等聽了我媽的描述,一姐真是服了。

「他媽讓幹啥就幹啥。」

「一起逛街,什麼吃的都不鬧著買,主動給他都不要。」

「主動幫媽媽提袋子,小小年紀就像個男子漢。」

「一誇他乖特高興,自己說最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

「從來不跟小朋友吵架打架,還會主動給小朋友分享吃的和玩具。」

媽媽說完還誇呢。

「看看人家教出來的孩子,多懂事。」

我嘆了口氣:「是挺懂事的,像訓練了一隻小狗。

老媽把我一頓罵:「怎麼說話呢?」

我說:「媽你知道蔣方舟嗎,那個年少成名的天才作家,這孩子就是另一個蔣方舟。」

這不是誇獎,而是可憐。

可憐他小小年紀,卻要有與之不符的「懂事」。

如果一個孩子不敢發脾氣,不敢表達需要,那他不是懂事,而是在討好。

討好他的衣食父母,就像幼獸依賴哺乳。

02

我給媽媽說了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的那件事。

蔣方舟7歲寫作,9歲出書,18歲時被清華降60分破格錄取,22歲成為新周刊主編,人生履歷就是一份完美的天才簡歷。

可惜天才的自述中,才知道她是一個何其「為人著想」的人。

她說自己從沒有和任何人產生過「真實關係」,就是那種可以發脾氣,可以表示不滿,可以把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對方的關係。

包括兩性中,她也只會不斷道歉

甚至有一次對男朋友一連說了兩個小時的對不起,可正因如此,卻更讓男朋友覺得敷衍不真誠。

他不斷打電話過來,蔣方舟就在對面恐懼的瑟瑟發抖。

GIF

看到這裡,相信每個當父母都會感到心疼。

你們平時教育孩子要謙讓,要懂禮貌,要會換位思考。

即使別人錯了也應該給別人留面子,就算再生氣,也要大方原諒,不能抓著不放。

可你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忽略掉自己,成為一個只為別人活的人嗎?

累了不敢說,饞了不敢說。

想要不敢說,不想要更不敢說。

不論內心多麼驚濤駭浪,他一直保持微笑。

這樣的孩子看似乖巧,但內心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委屈、壓抑和恐懼。

你不心疼嗎?

在大人眼裡「不過一個玩具而已」的東西在他們眼中就是全部,可父母卻要求孩子像自己這樣「懂事」,大方地讓出去,還不能哭不能鬧。

這根本就是不對的。

在孩子的世界你就是他的全部,如果在你面前都需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偽裝出一個「優秀」的自己來討好你。

那他在這個世上能信賴誰?

爹媽要的是乖孩子,不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乖狗狗。

請你們永遠不要要求你的孩子擁有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因為那不是真的成熟,那只是他受傷後的自我保護。

03

蔣方舟的這種性格,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討好型人格」。

他們很有同理心,善於察言觀色,也十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渴望關注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以能為別人服務為榮。

他們很少對人說不,如果拒絕別人,會覺得十分抱歉,像自己犯下什麼大錯一樣,努力想「補償」對方,卻完全忘了這並不是自己的義務。

他們會覺得自己很差,自己配不上很多好東西,所以事事逢迎,遇到衝突就會主動避讓,妥協。

他們不明白「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的道理,一直覺得自己必須要幫助誰,才能得到喜歡,做不到就會特別恐懼,認為自己「不合群」。

事實上,大多數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都有一個「不安」的生長環境,他們的父母通常本身就是討好型人格,或是控制欲極強,對孩子期望很高的人。

這種不安並非單純的危險,隨時面對繼父繼母的虐待而變的乖巧懂事,還包含很多細碎的情緒。

比如父母的一聲呵斥,一句不經心的責罵和懲罰。

有一次我到閨蜜家裡吃飯,我們從不見外,見她吃完碗里的飯,我就順手幫她盛了一碗。

放下碗的時候,閨蜜咬著筷子,眼神幽怨地看著我:「你知道嗎,我很小的時候主動說要給我爸盛飯,可我爸卻罵我沒給他盛中間的飯,盛的都是邊上稍硬的。我那時候懂什麼,真的不是故意的,可當時爸爸的語氣讓我很害怕,直到現在我給別人盛飯都專挑中間盛,給自己盛邊上的。」

閨蜜故作自然地笑笑,可我卻看到她眼底難以掩藏的酸澀。

我心疼她,也心疼所有這樣被父母不經意間傷害的孩子。

難道你沒有在孩子表達自己真實情感和需要的時候呵斥過他:「媽媽很忙,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孩子都是最敏感的生物,你一次不經心的怒容,就會深深種進他的心底。

很多時候孩子記住的不是某件事,而是當時的感覺。

父母進行的「獎懲行為」的教育模式,獎勵壓抑真性情,懲罰「任性」,讓孩子對你產生恐懼。

當孩子認定,自己必須「很乖,有用」才能得到想要的關注,生存的本能就會促使他們選擇這種生存方式。

慢慢地,演變成試圖取悅身邊所有人。

04

這樣的孩子成長起來,不是變得靦腆自卑,就是物極必反,成為最叛逆難以管教的孩子。

當然,生活中也不乏這種「討好型人格」的成年人。

可見他們都是童年時經歷過「不安」,缺乏安全感,生活中無限放大別人對自己差評的壞處,從不會拒絕別人。

但事實上,適度討好是生存之道,而過度討好則會使人厭煩。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

難道做父母就是想讓孩子完全服從自己?

不。

可那個「最真實的孩子」一旦消失,卻一輩子都難再找回來。

矯枉過正,只會後悔一生。

所以,千萬不要讓孩子長成你最討厭的那種卑躬屈膝對人好的人。

當我們教孩子懂禮貌時,也要告訴他不尊重你的人不要在意;

當我們教孩子考慮他人時,也要告訴孩子,你的感受更重要;

我們要告訴孩子分辨是非對錯;

我們要告訴孩子該據理力爭的時候,不要退卻;

更要告訴他無論你變成什麼樣,媽媽都不會對你失望。

正如蔣方舟在節目最後所說的那樣:「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05

現在很多孩子都面臨一種「教育極端」。

不是被過分寵溺,自大成狂,就是被過分苛責,自卑怯弱。

其實最合適的教育,是孩子能夠感覺「舒服」,既不會為討父母歡心而「無欲無求」,也不會一時不開心就撒潑打滾,滿城風雨。

如何愛孩子,其實是每個父母都改專門學習的課程。

沒有壞孩子,只有差勁的父母。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請你不要讓不幸繼續傳給下一代。

最後,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告訴你的孩子,

媽媽不需要你活得鋒芒畢露,但請你不要活得軟弱討好。

因為,媽媽的心會疼。

一姐爆個人資料啦,求投票

一姐每次看到朋友圈刷熊孩子,

就在想極端教育要不得,

但「討好型人格」也萬萬要不得,

這不單純是傷害別人和被傷害的區別,

而是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事。

大家在育兒上有什麼經驗或心得可以留言跟一姐分享一下哦~

沒有寶寶的也可以說說自己身邊的事呀,

一姐在留言區等你們~

另外,

這顏色喜歡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我一姐 的精彩文章:

馬伊琍「再婚」,終於嫁對良人!大氣的女人真美
老公大小,決定婚姻成敗

TAG:時尚我一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