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好文獻綜述比較難,最常見的問題是……

寫好文獻綜述比較難,最常見的問題是……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綜述綜述,就是要做到既「綜」又「述」

(圖片來源:pixabay)

做學問,寫論文,我想大家對「文獻綜述」(又簡稱為「綜述」,英文名為「review」)再熟悉不過了。其實,我們撰寫每一份論文(包括小論文和大論文)、研究報告與課題申請報告等都要寫點文獻綜述,只是多少的差異了(一般情況下,相對而言,小論文中的文獻綜述量少而精,而大論文、研究報告與課題申請報告等中的文獻綜述量大而稍寬一些)。

寫綜述的主要好處是:

一,能夠提高對整個課題方向的把握能力(通過詳細的、全面的文獻檢索和閱讀,可以對這個課題方向的發展脈絡、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

二,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升華(經過多年的相關研究,自己心中必定有不少思考和疑問,此時的大量閱讀對自己的固有知識是一個歸納升華的過程,寫完應該有頓悟之感);

三,對以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寫完綜述後,通過對整個課題方向的了解,知道了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地方還存在問題、哪些問題是熱點、哪些是難啃的骨頭,是制約課題發展的關鍵所在,這樣開展今後的研究時就能有的放矢)。

所謂綜述,簡單講,就是利用已發表的文獻資料為原始素材撰寫的論文(或一部分內容)。細言之,綜述綜述,顯然要包括「綜」與「述」兩方面。

所謂「綜」就是指作者必須對現有的大量素材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鍊、更加明確、更加層次分明、更有邏輯性。所謂「述」就是評述,是對所寫專題的比較全面、深入、系統的論述。

因而,綜述是對某一專題、某一領域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與發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觀點寫成的嚴謹而系統的評論性、資料性科技論文(或一部分內容)

但是,寫好文獻綜述比較難,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我們會把「述」弱化了,甚至乾脆丟掉了,即——「綜」而不「述」!!!所謂「綜」而不「述」,是指敘而不議,只是客觀地壓縮和綜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未開展「分析研究、壓縮綜合、談見解觀點、評論預測等」述評性工作。

這就是說,撰寫綜述時必須要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觀點,並用合理的邏輯(或是時間順序、或是觀點的內存邏輯、相似程度等)將它們準確地表述出來。如果綜述僅僅是將前人的觀點羅列出來而未進行系統分類、歸納和提煉,那麼內容就會十分雜亂,缺乏內在的邏輯。這樣不利於釐清已有研究結果之間的關係,難以認清某問題研究的發展脈絡、深入程度、存在的問題等,更不必說走到問題研究的前沿了。

(圖片來源:千圖網)

如果是「綜」而不「述」,那麼,即便是內容有一定的系統性,充其量也只是陳述了他人的觀點,達不到通過分析、評說而發現和確立論文選題的目的。

一般「述」更是撰寫文獻綜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獻綜述的點睛之筆。那我們該主要「述」哪些內容呢?

1. 現狀評述:

重點是論述當前研究現狀,著重評述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提出可能的解決途徑,發現新的問題;

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並作出理論解釋,亮明作者的觀點;

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和假說,並引出論據,指出可能的發展趨勢;

2. 發展前景預測:

通過縱橫對比,肯定該主題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徑。

更有甚者,跳出對原有研究細枝末節的討論,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從原理上、方法論上和系統性上加以評價。

這當然很難,故而,多數綜述文章綜而不述,讓讀者看完之後,對過去有些了解,對未來仍是茫然。當然,論述的越多,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大,的確「述」之不易。

綜上所述,寫好文獻綜述,必須要「綜」與「述」兼顧,即撰寫文獻綜述的關鍵在於對文獻觀點的加工整理和評論。

首先,對文獻的觀點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分類方法,進行整理、陳述,使之系列化、條理化。提煉觀點時,要力求做到準確無誤,不片面理解。

其次,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合理的分析、比較和評論。分析、比較和評論時要保持思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做到客觀公正,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不可吹毛求疵。對於不同或矛盾觀點的分析和評論,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視角,注意其不同的原因,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濫加褒貶。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大國重器」建好更要用好,代表委員呼籲:抓住大科學裝置的「窗口期」

TAG:中國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