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老租界的故事/西行文化

上海老租界的故事/西行文化

原標題:上海老租界的故事/西行文化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當時的上海僅次於紐約,倫敦,是世界第三大城市。



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對應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北區與東區。與上海公共租界遙相呼應的則是上海法租界。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今天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和世界最大的銀行之一滙豐銀行分別於1919年及1865年創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今天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的首個亞洲分支機構及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在美國以外的首家分支機構均成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


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


1843年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


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


1848年,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闢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



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合併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併,統一由工部局管理。



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東面擴展至周家嘴;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五卅運動後,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繁榮達到頂峰。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結束租借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1943年8月,日本佔領下的汪偽政權曾象徵性地從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


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滙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範圍。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是上海公共租界內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設于于租界內的政府,擁有警察。但是司法機構還有獨立的「會審公廨」,即法院。還有執法機構巡捕房,共十四個分區巡捕房。



工部局主要控制在英國手中。 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體制與上海法租界完全不同,後者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受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的支配,而上海公共租界是當地外國僑民的地方自治體,並不直接受任何外國領事,甚至是英國領事的支配和管理,是一個高度自治的自治體。


石庫門房子的來由


開闢租界之初,實行華洋分居政策,包括為洋行服務的買辦(主要來自寧波和廣東)都不允許住在租界。租界內只有當地農民大約500人。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攻佔上海縣城,當地2萬華人逃進租界。1860年,太平天國進攻蘇州,又有50-70萬難民湧入上海租界。外商乘機建造大片石庫門房子出租牟利。從此形成華洋雜居的格局。


英國人



1843年上海的英商及傳教士共26人,他們是最早的一批來滬外僑。英國僑民中,主要是從事大宗進出口貿易的商人,其中不乏在海外已有產業根基的望族。在上海的各國外商中,英國商人佔有主導地位。186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達到1372人,占各國僑民總數的60%。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達到62210人。在工部局董事會成員中,英籍董事一直佔有多數席位,居於主導地位。


美國人


在上海,美國僑民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們的地位又有所上升。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國僑民超過20000人,另有16000人住在法租界。



在美國僑民中,傳教士佔有一定數量,他們在租界內外設立教堂、醫院和學校,其中包括幾所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和東吳大學法學院。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美國的勢力僅次於英國。美國僑民在外僑中的生活水平最高。


德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人在上海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美兩國,尤其在製藥、印染行業佔有優勢。從1873年起,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為德國人保留1個席位。至1915年,公共租界內有德僑約1155人。


日本人


1871年中日建交以後,日本人陸續進入上海。早期來滬的日本人多數聚集在虹口吳淞路、武昌路一帶經營照相館等小本生意,或經營妓院謀生。人數居各國僑民之首。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紡織業大規模投資上海。1923年上海——長崎定期航線開設,公共租界內的日本僑民繼續增加,1935年突破2萬人,超過外國僑民的半數。1915年以後,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為日籍董事留一到兩個席位。


猶太人



19世紀,有少量世居巴格達的猶太富商在印度立足後,又前來上海發展,他們一般都取得了英國國籍。其中包括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當然也有像哈同那樣來上海後才致富的暴發戶。這部分猶太人經營大宗貿易,在房地產業也舉足輕重,是上海的豪門望族。


俄國革命以後,開始有大批俄國猶太人取道哈爾濱移居上海。他們約有1000多人,控制了毛皮買賣,也有一些專業人士在醫務、建築、法律、音樂等行業工作。主要居住在虹口提籃橋華德路摩西會堂附近一帶。



1938年開始,從德國、奧地利、波蘭有2萬猶太人逃避納粹迫害,來到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護照就可進入的上海。他們也集中居住在提籃橋一帶。



1943年2月18日,日軍將14245名猶太人遷入虹口隔離區內。他們艱苦創業,在隔離區內開設了307家店鋪,人稱「小維也納」。


葡萄牙人


上海公共租界的葡萄牙人多數來自澳門,屬於歐亞混血種人,在英美機構中擔任低級職位。在1920和1930年代,他們的人數穩定在1000多人。



印度僑民


1884年,工部局警務處成立印捕股,從印度旁遮普邦招募來錫克族巡捕。1935年印籍僑民人口總數達到23410人。

租界道路前世今生


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點是,以中國地方和外國人物命名。在中區,南北向馬路通常以中國各個省份的名稱命名,例如浙江路、江西路和四川路,東西向馬路通常以各個通商口岸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九江路、漢口路和福州路,南京路和北京路則分別紀念兩個開放中國的條約。



在西區,有一些道路以東南亞的殖民地命名,例如檳榔路、澳門路、星加坡路;東區道路多數曾以印度城市命名,但在1915年更換為以中國城市命名,如麥特拉司路、巴特維亞路(後均改為平涼路)、山達剛路(今定海路)、孟買路(今河間路)、勒克諾路(今寧武路)、倍耐爾司路(今海州路)等。


公共租界內也有一部分路名是以外國人名命名,例如愛多亞路紀念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麥特赫斯脫路紀念英國領事麥華陀,鄧脫路紀念鴉片商人顛地,此外還有戈登路、文監師路、赫德路、哈同路和西摩路等等,其中許多都與上海公共租界有關,並且以取得實際成就者居多。



1936年10月1日,上海公共租界第一次以一位華人為道路命名:將中區與西區的分界線、南北向幹道西藏路改名為虞洽卿路,並且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租界,又恢復原名西藏路)。



霞飛路(淮海中路)貝當路(衡山路)


海格路(華山路)亞爾培路(陝西南路)

呂班路(重慶南路)馬斯南路(思南路)


貝勒路(黃陂南路)貝禘鏖路(成都南路)


聖母院路(瑞金一路)邁爾西愛路(茂名南路)



白賽仲路(復興西路)金神父路(瑞金二路)


蒲石路(長樂路)福開森路(武康路)


辣斐德路(復興中路)福履理路(建國西路)


薛華立路(建國中路)康悌路(建國東路)


麥琪路(烏魯木齊中路)勞爾登路(襄陽北路)


愛多亞路(延安東路)福煦路(延安中路)


趙主教路(五原路)姚主教路(天平路)


雷上達路(興國路)潘興路(吳興路)


莫利哀路(香山路)鐵士蘭路(廣元路)


高乃依路(皋蘭路)高逖愛路(高郵路)



敏體尼蔭路(西藏南路)法蘭西外灘(中山東二路)


法華民國路(人民路)公館馬路/法大馬路(金陵東路)


麥底安路(山東南路)自來火行東街(永壽路)


八里橋路(雲南南路)天主堂街/孟斗班路(四川南路)


法界寧波路(淮海東路)白爾部路(重慶中路)


租界里的經貿機構



英商怡和洋行、英商太古洋行、英商寶順洋行、美商旗昌洋行、德商禮和洋行、丹麥寶隆洋行


租界里的金融機構



英資滙豐銀行、英資麥加利銀行、英資有利銀行、美資花旗銀行、美資大通銀行、德資德華銀行、俄資華俄道勝銀行、日資橫濱正金銀行、日資台灣銀行、法資東方匯理銀行、荷資荷蘭銀行、荷資安達銀行、比資華比銀行



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中南銀行、中國通商銀行、金城銀行、鹽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四明銀行、新華儲蓄銀行、大陸銀行


公共租界內的商業



20世紀初,隨著上海公共租界的擴展,中區的南京路迅速興起,並形成為全中國最繁榮的商業街。英資惠羅公司(Whiteaway laidlaw)、福利公司(Messrs.Hall andHoltz)、匯司洋行(Weeks and Company)和泰興洋行(Lane Crawford)都彙集在東段四川路口附近,稱為早期四大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華人資本的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陸續在西段浙江路到西藏路之間開設,規模超過早期四大公司,也稱為四大公司。


老建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上海經濟的繁榮,上海公共租界的房地產業經歷了一次大發展。猶太富商經營的沙遜洋行和哈同洋行成為上海最著名的大地產商,英資業廣地產公司在1924年到1928年間的凈利潤上漲了145%。



英國公和洋行設計了上海外灘建築群中將近一半的作品,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滙豐銀行大樓(1923年)、江海關大樓(1927年)、沙遜大廈(1929年)和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


報館


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全上海絕大部分的報館。在英文報紙中,位於外灘17號的老資格的《字林西報》擁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其競爭對手包括《大美晚報》、《上海泰晤士報》、《大陸報》等。



中文報紙中,影響最大的則無疑是《申報》。


上海法租界(Shanghai French Concession)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法國僑民



上海法租界旁的徐家匯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在華活動的兩個中心之一(另一個是河北獻縣),各種教會機構——聖伊納爵堂、主教府、好幾個修道院、天文台、印刷所、藏書樓、男女中學等等形成規模龐大的教會區。江蘇、安徽兩省的天主教都是從這裡衍生而來。1861年6月29日,法租界內建成第一座天主教堂(洋涇浜聖若瑟堂)。震旦大學和廣慈醫院位於法租界的中心地帶。在外地的天主教修會和教區也紛紛在上海法租界設立帳房,經營房地產。相比之下,法國對華貿易不夠興盛,法租界內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法國商行,出口生絲到里昂。


英美僑民



1920年代,在公共租界經營的英美商人,紛紛選擇在法新租界營建住宅。美國人在貝當路興建了美童公學和國際禮拜堂。


白俄難民


沙俄時代,俄國在上海的勢力較小,1915年有402人,住在法租界的只有41人。1917年十月革命後,有7000名俄國難民蜂擁抵滬,其中有大批貴族。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後,又有大批俄僑從哈爾濱轉移到上海。30年代上海俄僑總數為1.5萬到2萬人。他們多數居住在法租界中部呂班路、環龍路、金神父路一帶,在霞飛路中段開設服裝店、麵包房、咖啡館。使得霞飛路成為上海最浪漫的一條商業街。



白俄移民中有不少音樂家、舞蹈家和畫家。在他們的帶動下,歌劇、芭蕾舞在上海盛極一時。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的樂隊成員大部分是俄國人。他們還培養了一批出色的中國音樂家,其中包括傅聰。


房地產



沙遜:華懋公寓、峻岭公寓(今錦江飯店)


娛樂業



大世界遊樂場


高校



私立震旦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址),呂班路(重慶南路)


中法國立工學院(今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辣斐德路(復興中路)


醫院



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金神甫路(瑞金二路)


友情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行 的精彩文章:

猶太人在上海的故事/西行文化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蒙古國/列國志

TAG: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