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多少機會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而失去的?

有多少機會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而失去的?

前些天我們參加RIC比賽的四個戰友在重慶一起吃火鍋,其中有一位是女漢子。剛比賽結束體能消耗比較多,準備惡補一頓,於是點了很多菜。吃了差不多快結束的時候,女生剛上完洗手間回來,發現自己的面前有一盤土豆。

女生疑惑的問:「這盤土豆什麼時候上的?」

朋友回答:「從一開始就上了。」

女生不解:「不可能,我剛剛都沒有看到。」

幾個朋友一致說:「我們是三個都看到了。」

事實上是因為有一盤很高的青菜擋住了她的視線,沒有看到。

女生說:「我說沒有看到就是沒有看到,你們不要試圖跟女人們講道理。」

這句話徹底把我們敗退了。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我們通常不願意相信我們看不到的事實。我把這樣的狀況稱之為「睜眼瞎」。人們無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就像色盲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看到不同的顏色。這嚴重的限制了我們對事實的探索與思考。不要讓你的自我意識限制了你看不到的事實,不要被你看到的假象限制了你對看不到的事實追求。

人類有兩個最大最致命的障礙:

我們的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這兩個障礙讓我們難以客觀的看待我們自己所處的環境與真相,限制我們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兩個自我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有邏輯和有意識的我」與「情緒化和潛意識的我」,當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人腦這兩個不同的自我每天都在交戰。例如明明理智的自我想減肥,決定今晚的不吃晚飯。可是當你走在馬路上看到很多誘惑的美食,你有經不住吃很多。吃完之後你就會對自己說:我怎麼自制力那麼差?怎麼會這麼放縱自己吃那麼多?其實這時候較低層次的你已經戰勝了較高層次深思熟慮的你。

你在演講的過程中,有人當眾提出跟你不同的觀點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的潛意識會把這類事情視為攻擊,這樣的情況大部分人會憤怒。這個時候較低層次的在控制著你,導致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儘管你覺得更合理的反應應該是對他的觀點產生興趣。

甚至有些時候,由於我們的自我意識障礙,我們只會看到我們願意看到的東西,我們也只會相信我們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這些我們「願意相信」的東西就是我們較低層次大腦的本能反應。

儘管大腦皮層更願意相信建設性的批評是對我們有利的。但我們潛意識裡的「自我意識障礙」會有防衛行為,它會讓你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缺點。特別是,當有人當眾指出你的缺點時,你會憤怒,恐懼。你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害怕被孤立,害怕別人用不一樣的眼光看自己。這些都是來自於我們大腦里的一些原始部分,比如我們的杏仁核。

儘管我們每個人都有思維盲點,但我們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實。當我們指出一個人的缺點或者心理弱點時,對方通常會比較憤怒,因為這就像是你指出了他的身體缺陷,他會感到不舒服。你跨越了他的不舒適區域,他就會開始防衛,並出擊。如果我們跟大部分人一樣,那麼我們就不會明白其他人的思考問題方式,也不善於探求他們的想法。

自我意識障礙,這是一種潛意識裡的防衛機制。在我們的內心,只會認為我們自己是正確的。當我們在跟另一個人爭議的時候,我們肯定是在爭吵到底,人們通常會覺得,當兩個人得出相反的結論時,必有一個是錯的。你不想那個錯的人是你。

在金融學中有一個「市場有效悖論」,2013年,有兩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個是尤金?法碼(Eugene Fama),另一個是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奇怪的是這兩個人居然是完全相反的觀點同時同時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法碼的觀點是,他堅定地認為市場是完全有效的;

希勒是「行為金融學派」的奠基人之一,行為金融學派是反對市場有效的。

正是因為兩個學派的互相否定促進了雙方互相學習借鑒,市場有效悖論是金融學最基本的爭論,是劃分理性學派和行為學派的分界線。

這樣的完全相反的觀點在經濟學界更加常見,比如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爭論的「看不見的手(市場)」和「看得見的手(政府)」

如果你對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擅長過於驕傲和自滿,你學到的東西就會變少,決策質量會變低,這也將限制你的潛力。

假如我們知道自己有盲點,我們就能找到一種解決方法,但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將會持續的在這犯錯。

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兩個障礙?

奉行大腦的極度開放

1、誠懇地相信也許有更好的你不知道的解決方案,並認識到,與你知道的東西相比,能不能妥善處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大部分人作出糟糕的決策是因為他們確信只有自己是對的,不願意相信確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不願意相信自己看不到的事實。對於我們來說,知道我們「不知道」區域的東西比起我們知道的東西要重要的多。

2、認識到決策應當分兩步:先分析所有相關信息,然後決定。大部分人不願意考慮與他們有分歧的意見。他們會認為考慮對立觀點會威脅他們自行做決定的能力。

3、不要擔心自己的形象,只關心如何實現目標。厲害的人並不是知道所有答案的人,任何人都有思維盲區,都有各自的缺點。只是厲害的人更能夠快速學習和接納別人的觀點,並作出最合理的決策。

4、認識到你不能「只產出不吸納」。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為什麼他們是這麼思考的,他們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會幫助我們建立完整的思維模式。

5、認識到位了能夠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須懸置判斷,只有設身處地,你才能合理評估另一種觀點的價值。

6、謹記,你是在尋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最好答案。

7、搞清楚你是在爭論還是在試圖理解一個問題,並根據你和對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種做法最合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灰常態 的精彩文章:

TAG: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