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對待「五更瀉」的安全短板提高本質安全性呢?

怎樣對待「五更瀉」的安全短板提高本質安全性呢?

「五更瀉」,顧名思義就是指發生在黎明前(五更時)的泄瀉,又名晨瀉、雞鳴瀉,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其主要癥狀是,每至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這類泄瀉往往積年累月,久作不愈,所以,病人甚為煩惱。

這種慢性腹瀉的安全短板在與腎虛所致,故又有「腎瀉」之稱。人至老年,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能溫煦脾土,即不能幫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運化失常就會出現泄瀉。而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所以尤易發作。這類病人除黎明前迫不急待的去廁所排便外,平素還常伴見形寒怕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等一系列腎陽虛衰的表現。

患了這種病,服中藥效果一般比較好,堅持治療一段時間,大都可以好轉或治癒。中醫治療多採取溫腎運脾、澀腸止瀉的方法,方劑常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湯加減,處方:補骨脂9g,五味子9g,肉豆蔻(煨)9g,吳茱萸5g,熟附子9g,党參15g,炒白朮12g,木香6g,赤石脂15g,石榴皮12g,乾薑9g,炙甘草6g。

其次,下列一些驗方和中藥也有較好療效,可供選用:

五味子60g,吳茱萸15g,二味同炒後研末,每次服6g,早晨米湯送下;

肉豆蔻(煨)30g,木香8g,研末,用棗肉搗爛調和,做成如梧桐子大丸子,每次服40~50丸,用米湯送下;

四神丸(成藥):每次10g,日服2次;

附子理中丸(成藥):每次1丸,每日3次。

此外,還可選命門、天樞(雙)、關元、足三里(雙)等穴位進行艾灸。

五更瀉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關於其病因病機,以往認為多由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能溫運脾土所致。五更瀉可發生於青少年至中老年的各年齡段。且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青壯年發病者越來越多,即使老年患者,多數病史都很長,即其發病時也處於壯年時期。在治療上,單純溫補腎陽療效不佳,且多數患者在發病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如升學、下崗、人際關係不順、失戀、工作壓力過重等。 五更瀉與精神心理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心煩失眠,急躁易怒或鬱鬱不樂,遇情緒波動則五更瀉加重,心理評估顯示患者長期抑鬱、緊張、焦慮,導致木乘脾土,運化失常,清濁不分,混雜而下,而成泄瀉。此類患者往往睡眠欠佳,早醒,且五更時分為卯時(5:00~7:00),是手陽明大腸經所主之時,此時腸蠕動比其他時間亢進,加之木乘脾土的病理基礎,而形成五更瀉,泄瀉日久,必傷腎陽,出現肝氣鬱滯與脾腎俱虧的癥狀。

既然五更瀉多由心理因素導致木乘脾土所致,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提高其本質安全特性,本著「治病求本」的精神,採用疏肝安神固澀法為主配合心理疏導針對發病原因進行治療,方葯選用逍遙散合酸棗仁湯加減,加用山楂炭、烏梅炭、五味子收澀止瀉;川楝子、延胡索、合歡皮疏肝理氣;木香、大腹皮寬腸理氣;蒼朮燥濕健脾。同時口服易蒙停,共奏疏肝健脾,養心安神,固澀止瀉之功。兼腎陽虛者加附子、補骨脂補腎止瀉;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者去乾薑之辛熱 ,加魚腥草、敗醬草、黃連、赤芍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同時配合心理疏導,讓患者盡情傾訴心中鬱悶,給予剖析、理解、安慰,囑患者調整心態,面對現實,放鬆情緒,多與他人溝通交流,堅持每天適量運動,清除對自身軀體癥狀的恐懼。在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的協同治療下,患者的五更瀉癥狀逐漸改善,情緒、睡眠逐漸好轉,在止瀉的同時使心理狀態得到改善,減少了木乘脾土的致病因素,形成良性循環,能明顯減輕癥狀,避免或減少複發,臨床取得滿意療效。隨著人們對心理因素致病的認識不斷加深,身心同治的方法被逐漸接受。最後還需強調的是,患者平常應加強鍛煉,如打打太極拳,以強腰壯腎,增強體質,並注意腹部保暖,勿食生、冷、硬的食物,晚飯盡量少吃如芹菜、韭菜等含纖維素較多及難以消化的食物。當然也可選戴一些適合老人腎虛泄瀉的中藥腹部保健袋。

社區、家政、患者的單位工會也應經常關懷、體貼他們,家政機構和社區醫院利用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通過物聯網技術來從智能、隨時隨地的了解患者的情況,通過運程設備達到全球一體化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會診,通過這一手段可以達到心理治療和護理的目的,提高患者的信心,提升健康本質安全。社區可以組織相關的醫療活動來宣傳開展此類疾病的特點,使大眾對這種疾病的認識和普及通過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起到進一步的推廣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引領 的精彩文章:

抵抗「心動過速」安全短板的健康本質安全

TAG:潮引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