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詩三百首:每一個寫傷春之情的唐代詩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林黛玉

唐詩三百首:每一個寫傷春之情的唐代詩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林黛玉

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最高水平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都收穫了無數的讚譽。尤其是作者所塑造的林黛玉形象,幾百年來一直深入人心。其實,林黛玉的形象,雖然是曹雪芹獨創,但是早在唐詩當中,就已經有了林黛玉的影子。

唐詩當中有很多傷春古詩,宋詞當中也有很多傷春詞,而傷春的抒情主人公一般都是女性,而而且都還是帶有林黛玉氣質的青少年女性。林黛玉在《葬花吟》當中,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詩句,在唐詩的抒情主人公傷春之時,也有過類似的感嘆。

且看: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和樂天春詞》,作者乃是唐代著名詩人,被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從題目當中能夠看出,這首古詩是劉禹錫和白居易的唱和之作。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春詞,「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欄杆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描寫出了一個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劉禹錫的這首《和樂天春詞》,套用了白居易的寫作抒情場景,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這兩句寫的是一個妙齡女子梳妝打扮以後走下綉樓,徘徊在滿院的春光當中,愁緒滿懷。按說如花似玉且又打扮精緻的女子,走在春意盎然、百花盛開的花園當中,是一幅非常悅人耳目的圖畫,但是這個女子卻充滿惆悵。或為相思,或為青春的辜負,或為情感的爆發沒有出口,這個女子的內心充滿了失落。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失落的時候,女子完全沒有了賞春的興緻,整個人的情緒立馬低落了下來。雖然滿院春色,雖然春光明媚,雖然春風柔和,但是女子的內心卻沒有感到一絲的喜悅,只能是百無聊賴的走到庭院當中去屬於那新開的花朵。

抒情主人公百無聊賴,佇立不動,就在。那裡獃獃的看著花朵出神。正在此時,「蜻蜓飛上玉搔頭」,一隻蜻蜓停在了這個美麗女子的頭上的簪子上。這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作者就用這七個字,就寫出了春光明媚,寫出了女子的花容月貌,也寫出了女子獃獃出神的神態,更進一步,反襯了女子內心的惆悵和失落。

劉禹錫在這首詩歌當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雖然不見得有林黛玉那樣的動人,不見得有林黛玉那樣稀奇古怪的性格,但是兩人的氣質卻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傷春向來是唐詩宋詞當中所表達的一個重要主題,裡面塑造了很多動人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憑藉曹雪芹的才華,和對古詩詞的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唐詩宋詞當中的這些女主人公形象給了曹雪芹靈感,讓他得以塑造出了血肉豐滿的林黛玉形象。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王維最「詩中有畫」的五言律詩,每一句都是一幅山水畫
唐詩三百首:雖然詩人名聲很糟,但他這首詩卻含蓄委婉深切感人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