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悲情一生:咸豐皇帝奕詝!

悲情一生:咸豐皇帝奕詝!

愛新覺羅奕詝,即清文宗咸豐皇帝,滿清第九位皇帝。眾所周知,他同其六弟奕?的皇位爭奪戰在坊間充滿了各種野史傳聞,成為人們茶餘飯後以供談笑之資。

當他在其老師杜受田的策划下,費盡心力奪得了皇位,然而迎接他的不是九五至尊的無上榮耀,卻是外辱內亂所帶來的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當代著名的近代史專家茅海建也無不充滿同情的感嘆其為「苦命天子」。

咸豐皇帝奕詝從他父親道光帝手裡接過皇帝寶座的同時,也接手了他父親留下的一系列「爛攤子」,這些歷史遺留問題甚至可以追溯到他曾祖父乾隆皇帝在位時期。

清朝自1644年入關以來,經過康熙雍正兩朝勵精圖治,終於在乾隆時迎來了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巔峰的另一端便是懸崖,當西方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展轟轟烈的工業革命尋求國家的富強之時,故步自封的滿清卻開始走向下坡路,甚至是斷崖式的下跌。

自這時積累的各種社會問題在此後不斷地爆發出來,終於在咸豐時迎來了爆發——太平天國揭竿而起,佔據半壁江山,而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時,南京城仍然在太平軍的掌握中。同時,英法聯軍於1860年攻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咸豐帝只能倉皇「北上狩獵」,最終一命嗚呼於避暑山莊。中國近代以來兩次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大事件都砸在他的頭上,其經歷不可不謂坎坷。

1850年他登基掌權之後,收到的第一份地方公文就是湖南的流民李沅發竄入廣西的奏報。然而這只是之後一系列地方變亂的開場白,從嘉慶時的白蓮教起義開始,各地的動蕩變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到道光末年咸豐即位之時,已經增加到每年大大小小十幾起。

最終引起洪秀全等人的金田起義,浩浩蕩蕩的農民隊伍一度打到了京城腳下。在經歷了五六十年的政治腐敗,官僚大多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極力搜刮民眾,而遇事則極盡推諉敷衍之能事。加之外敵入侵,激化了社會矛盾,各種積弊如同瘟疫一般蔓延開來。而承受這一切的只能是帝國的最高象徵咸豐皇帝。

咸豐皇帝在現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大多都是昏庸懦弱,搶走了賢能的奕?的皇位。加之讓他的皇后那拉氏,即後來的慈禧太后參與政務,是其後來攬權賣國的始作俑者。然而初登大寶的奕詝卻胸懷壯志,以聖祖康熙皇帝為榜樣,再創一個盛世。他勤於政務,重振朝綱,罷免昏庸老邁的穆彰阿、耆英,大膽啟用一批新人。每天幾乎只睡三四個小時。

然而這樣勤懇的努力換來的不是地方的安定,國家的富強。恰恰與此相反,廣西洪楊等人的叛亂不但沒有鎮壓下去,反倒從珠江流域跑到了長江。1842年挾《南京條約》遠去的英國,又協同法國一起打了回來,更是放火焚燒了圓明園。夜以繼日的努力卻沒有一個理想的結果,本來意志薄弱的咸豐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悲痛沮喪之餘只能縱情於聲色,從其他的地方找到屬於皇帝的成就感。

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大家長,最多導致一個家庭的中落,然而作為大清的艦長,他的消沉使得整個帝國墜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道光末年的皇儲之爭,人們幾乎都為道光帝放棄賢能的奕?而選擇平庸的奕詝扼腕嘆息。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從道光皇帝的角度看,他的選擇自然有他的考量。道光皇帝本人就是一位極其平庸的君主,他在位的四十餘年中恪守「祖宗家法」極其保守,在時代逐漸發生變化的十七十八世紀,他的保守也是後來清政府衰敗的原因。

而「能幹」的奕?在大臣們的心中「變革創新」的印象極其深刻,道光皇帝自然心知肚明。因此從他個人心理出發,奕詝雖然才華不及奕?,但是他貴在「老實守成」,能繼承祖宗留下來的事業,不致有變。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奕詝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獲得了皇位的繼承權,卻是他悲劇的一生的開始。如果當時的世界還是一成不變,那麼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爭議,同他的父親一樣安安穩穩做個「道光皇帝第二」。然而那是一個充滿了變化與動亂的世界,沒有雄才大略,怎能握住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廷的舵盤呢?

縱觀他皇帝生涯,幾乎沒有辦成功過一件大事。

太平天國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處理結果前文已有討論,他出台的政策都以失敗告終。在咸豐時期出現的「厘金」、湘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等都是利於時局的政策或者機構,然而咸豐從心裡對這些政策是不情願的。

在用人方面,地方大臣中最信任的莫過於後來客死印度的兩廣總督葉名琛。然而正是由於其人剛愎自用,在廣州期間與英人一系列的交涉失敗,使得英法聯合發動對華的戰爭,最終導致咸豐出逃熱河,回到京城的時候也只能是躺在棺材裡。

而他一味打壓的曾國藩卻最終鎮壓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了半個世紀。他生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即成立以肅順為首的八位贊襄政務大臣,其中的七位也在他駕崩73天後被他的妻子和弟弟送去陪伴他……

儘管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但是我們還是做一個設想。當初奕詝沒有成為皇帝,只是一位普通的王公貴族,他會不會生活的更幸福一些呢?

雖然不再是一國之君,沒有九五之尊的地位與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卻擁有了帝王難以擁有的「自由」,遊山玩水,豈不愜意。沒有三宮六院,但也同時擺脫了祖宗家法的束縛,自由自在的同他所喜歡的漢族女性交往…

由此,他不再是一個神,但是不用再裝作神。咸豐皇帝奕詝,普通人的生活或許更適合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品生活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已放下武器,李鴻章為何趕盡殺絕?
有些學者貶低林則徐,到底是不是開眼第一人?

TAG:讀史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