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個角度看數學

換個角度看數學

首先,我們來聽一段旋律:

有沒有從中聽到什麼神奇的地方,如果有,那你真是天賦異稟,柯蒂斯、朱莉亞、伯克利等一眾世界一流音樂學院期待著您的加入。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你一定和我一樣,想要對這其中的奧秘一探究竟,來看一看音樂與數學那千絲萬縷的聯繫……

先來說這段旋律,是不是聽起來很混亂,有種無法欣賞的魅力?這是巴赫創作的BWV1072,這首曲子儘管是有很短的一小段旋律,由八把大提琴共同演奏,但盡顯極簡之美。如果聽不出來什麼,那好吧,我想想辦法……………嗯……………

我們就換一個角度,來看他的譜子:

這一次有沒有發現什麼神奇之處???

發現了?有前途!

還是看不太出來?那請你跟著我的思路來看。注意看它的整體,第一行與下一行上下對稱,以此類推,並且下一行都比上一行晚一拍進入,這就構成了這段短小有趣的旋律。而到結尾也是一把接著一把大提琴推出演奏,這種循環往複的美是不是很有意思,那讓我們接著去找找音樂的重要要素的音符的起源。

這要從誰說起呢?是畢達哥拉斯,你沒有想到會是一個數學家吧,這個在大眾印象里時常戴著眼鏡捧著公式書的人群,又是如何與音樂搭上關係的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偉大的數學家,也是他發現了音樂與數學的聯繫。有一個小故事,是畢達哥拉斯有一天,走進了一間鐵匠鋪,而他意外地發現鐵匠打鐵發出的聲音時高時低,悅耳動聽,於是他對此產生了興趣。他測量了鐵鎚和鐵板的體積,又仔細聽了它們撞擊的聲音,驚喜地發現了音高與鐵的體積之間有比例關係。他的研究當然不會就此止步,聰明的他找到了琴弦進行接下來的實驗。

真的是不負他的努力,他發現只要按比例劃分一根振動的弦,就可以產生悅耳的音程:1:2=八度,2:3=五度,3:4=四度.就這樣,畢達哥拉斯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音樂和數學的聯繫。(敲黑板了,知識點)這也就是著名的五度相生律也叫畢達哥拉斯律,是它揭示了樂音排列組成的奧秘。

其實數學在音樂上的加入還有很多,比如黃金分割點在樂曲中的使用。簡單來說,假如一首曲子有二十四個小節,24×0.618=14.83,那麼這首樂曲的黃金分割點就在第十四小節,它的高潮部分也將出現於此。舉個例子,比如貝多芬《悲愴奏鳴曲》Op.13第二樂章,迴旋曲式,全曲共73小節。通過計算可知黃金分割點應在45小節,在43小節處形成全曲激越的高潮,並伴隨著調式、調性的轉換,高潮與黃金分割區基本吻合。大家可以從這張樂譜中發現一下:

還有節拍上的運用,常見的是單拍子,比如2/4拍、3/4拍、4/4拍、3/8拍等等。還有一種是複合拍,比如5/4拍,它便是由2/4+3/4或3/4+2/4構成的。這樣一來,簡單的分數運算也出現在了音樂中。

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曾說過:「音樂,就它的基礎來說,是數學的;就它的出現來說,是直覺的。」而愛因斯坦說得更為風趣:「我們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公式組成。」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對音樂與數學的聯繫有所了解了,那麼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其實數學不僅是運算工具,它更是一種美,一種促成美的必要存在。所以啊,數學的奧妙超乎你的想像,你可能會說這不是我記憶中的數學(音樂)!!!那麼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有關數學的秘密,就請繼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學之我見 的精彩文章:

TAG:數學之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