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檢查出癌症!31歲女白領:我是工作狂,天天宵夜減壓……

體檢查出癌症!31歲女白領:我是工作狂,天天宵夜減壓……

【新朋友】點擊「高州在線」訂閱

最近,一個年輕女白領在網上發布「當31歲遇見癌症」的自述體文章,引起網友關注。文章作者是一位浙江杭州女孩,31歲,結婚了,有個5歲女兒,做奢侈品管理工作。

去年底的一次例行體檢,她查出患了甲狀腺癌,今年初她動了手術,做了放療,現在就等放療報告了。目前來看,癌細胞沒有擴散。

最近,她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了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以下是這位姑娘的自述——

2017年10月,我嗓子莫名其妙啞了一個月,大聲笑都笑不出來的那種,那時候我以為是累的。隔了半個月去體檢,醫生說我有個甲狀腺結節,不太好,讓我去複查下。

12月15日,醫院的甲狀腺B超報告出來了,醫生說「很嚴重了!好的可能性很小」,讓我趕緊拿著報告去問門診醫生。

門診醫生是個女的,皺著眉和我說:「看起來很像惡性腫瘤,你做個穿刺吧。」 在我猶豫不決徘徊在醫生辦公室門口的時候,聽到她又建議了兩個病人做穿刺。

穿刺就是把部分腫瘤扎破,把裡面的液體取出來,通過活體採集化驗,證明它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後來證明,我這個是惡性的,所以是癌。

做穿刺時,醫生沒給我打麻藥,拿那個針,在我脖子上倒騰了半個小時。我很緊張。醫生說不要緊張,不然針會斷在裡面,然後,我更緊張了……

腫瘤切割手術是在另一家醫院做的。一般醫院只能從脖子處動手術,邵逸夫醫院能從口腔進去動手術。

我是從這裡(她指指自己下頜和下齒相連處)開始動的,從牙囊外面開始割開來,然後把嘴皮翻下來,從這裡把手術刀、管子、可視鏡伸進去,動完手術以後,再把這裡封牢……

我怕留下疤,怕朋友們每次看到都問一遍,額,你這個什麼病啊?我也不能一遍一遍回答吧。

當我從病房出來的時候,我媽跟我講,你的半張臉全是血,她看著很難受,就哭了。我沒什麼感覺,還安慰她說,還好啊。

妹子術後自拍:腫得和豬頭風一樣的臉和脖子

我在醫院呆了5天,喝流質食物,吃飯才是最痛苦的。我那麼喜歡吃,但鹹的東西不能吃,一吃就痛。

住院期間只能吃流質食品,對於吃貨的她相當痛苦

後來出了醫院,在家休養了十多天,每次用甲硝唑在傷口消炎,一碰到傷口,我眼淚就嘩啦啦流下來了。

為什麼會致癌,我問過醫生。醫生說,很多人認為甲狀腺癌和我們攝入過多碘有關係,但並沒有科學依據。醫生還說可能有遺傳因素,但我的家族裡沒有癌症史。

醫生認為跟免疫力也跟壓力有關,因為每個人都有癌細胞,可能很累的情況下,它就會蹦出來。

但我想來想去,首先覺得,跟自己是個吃貨有關,其次跟自己工作壓力大有關。

我覺得我是夜宵吃壞了,有些人夜宵吃吃水果酸奶薯片,而我喜歡吃主食,炒年糕、炒米線、燒烤啊什麼的,現在覺得,吃夜宵真的很不健康!

以前天天吃夜宵,我從2011年開始吃,吃到動手術的前一夜,不吃就餓啊。我覺得貪吃是一種病,吃得飽飽的睡覺,我覺得睡眠比較香。

我以前讀大學的時候有段時間還挺胖的,瘦下來後,更加珍惜能吃的機會。

如果我一吃就胖,我肯定不會吃,因為我是一個很愛美的人。如果這段時間我發現長胖了,我會克制一下,如果一直沒胖,我就變本加厲地吃,反正我吃不胖,那就吃唄!

但其實吃不胖是有問題的,因為你想,人體是一個封閉的肉體,蛋白質體,不拉肚子,吃下去那麼多東西,又不胖,說明你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排泄能力,有一塊一定是有缺陷的。

那時候,也跟我工作壓力大有關係,白天接觸很多人,要處理很多人的關係,工作很煩躁,唯一的放鬆,就是回到家裡,面對那一頓夜宵。

GIF

我愛吃燒烤,無論有多遠我都要買回來,而且我喜歡一個人吃燒烤,不愛三五成群分來分去。我就喜歡在家擺滿,也不拍照,我就吃。不好吃我會噴它,好吃就會推薦。

GIF

我是個工作狂,就算手術那段時間,我也基本沒有耽誤工作。

手術前很緊迫地把工作都做完了,1月11日動手術,1月17日出院,就在手機上辦公,看看郵件,該做的事情還是做。2月1日開始上班,手術完20天,當時很瘦,但在家呆不住,在家好無聊,我就去上班了。

吃,打消了我所有的痛感,我真的好愛吃。吃完早飯,就在想中飯吃什麼,吃完中飯就想晚飯吃什麼……

31歲遇見癌症,很多人都說我很慘,但是我想說我沒有慘啊,讓我對人生又有了新的認識和定義,因禍得福。

我想說,有些東西註定要出現的,你就不要去抗拒它。過去的我們造就現在的我們,如果你不想將來的你是你不想要的樣子,那麼你現在就要改變。

我的這個病,沒有怨恨過任何人,我甚至覺得很好,我決定改變一些生活習慣。

第一,我決定以後不吃夜宵了,出院到現在一頓都沒吃過,現在會忍住,沒那個慾望了;

第二,我決定在完成正常工作的時候,適當給自己減壓,不要太拼了,身體吃不消的。

不過,能不能做到是個未知數。比如現在我海鮮不能吃,雞肉也不能吃,我可是懷孕的時候天天都要吃蝦和蟹的,有時候還是忍不住啊……

我昨天開車去臨安,就是為了吃雞,看到那個雞肉我就很開心。

第三,我決定,明年再吃海鮮(笑)

醫生說,不複發、不轉移,活個30年不成問題。我沒想過活幾歲,就想活著的時候質量高一點。

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腫瘤外科病區副主任趙堅強

甲狀腺癌有多個相關性的原因,很難說具體,它不是單一因素,是多種因素綜合誘發形成。

吃海鮮吃夜宵不一定導致癌,它們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往往比較多一點,當然,理論上跟甲狀腺也存在相關性。

甲狀腺癌最常見病因是攝入碘含量過高。一般在沿海地區,發病率會比較多,海鮮吃得多了。像溫嶺、樂清、寧波等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就不高。

另外還有一些白領,壓力大,內分泌失調,也會有相關性。情緒緊張,容易焦慮的人,容易得癌。甲狀腺癌女性發病率比較高,可能女性容易焦慮一點。

浙江省腫瘤醫院研究乳腺癌的楊紅健主任醫師:

工作壓力過大對身體不利,不單單會產生腫瘤,也可能生其他疾病,要學會放鬆,忙裡偷閒。

現在做體檢查出有結節的人有很多,多數是良性的,問題不大。惡性結節的發展也不是很快,總體來說,相對比較好治療,效果也明顯。

身體再好也只有一個

以為年輕就有揮霍的資本

結果往往是欲哭無淚!

絕症很多時候

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一份刊登在在美國《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科學報告顯示:調整飲食可降低患癌風險!癌症多半都是吃出來的,當然也能吃回去!

我們做了一下總結,發現癌症的發生、治癒都與下面10個字有關,你一定要注意了~

乳腺癌、胰腺癌

超過25克很危險

瑞典科學家曾對8萬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過多攝入糖、甜飲料、果醬等食物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損,成為誘發胰腺癌的潛在因素之一。

而美國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今年年初發現,典型西方飲食中,大量糖的攝入可增加患乳腺癌以及癌症向肺部轉移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內,最好不超過25克。

食管癌、賁門癌

65度是癌症溫度

中國人尤其吃飯講究「趁熱」,但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飲品溫度在65℃以上飲品(如咖啡、茶等)可能會引發食管癌。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愛喝功夫茶、生滾粥的潮汕人,愛喝大碗燙粥的太行山區居民,常飲滾燙奶茶的新疆哈薩克人,都是食管癌、胃賁門癌的高發人群。

這是因為,過熱的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長期吃過燙的食物,黏膜反覆受到慢性損傷,就可能引發慢性炎症,進而增大癌變的可能性。

亞硝酸鹽致癌

快餐吃1次,傷1次

不少人懶得做飯,喜歡吃火腿、香腸等加工食品,還有的人習慣在外就餐,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油鹽攝入超標, 帶來致癌風險。

把上頓飯菜熱熱、湊合吃掉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但剩菜常有含致癌物亞硝酸鹽的風險。

建議吃飯要按時、定量,吃新鮮的食物,盡量不吃剩飯剩菜。除此之外,懶得運動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GIF

增加下腹部患癌

腌制食物不要多吃

美國癌症研究所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聯合發表的報告顯示:食用培根等加工肉製品會提高下腹部癌變(如結直腸癌)的風險。而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將會提高18%的患下腹部癌症的風險。這些加工肉大都採用腌漬的方法製作。

很多老一輩人都喜歡腌制食品,而實際上腌制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鹽,會在胃內被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 具有極強的致癌性,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器官癌變的幾率升高

當然也不用矯枉過正,偶爾吃幾次還是沒問題的。

胃癌

癌症的「親戚」

鹽似乎是最「危險」的調料,吃得太咸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日久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發生。

美國一年死於癌症的人數約57.5萬人,日本約36.5萬人。以每10萬人的癌症死亡率來計算,日本是美國的1.6倍。這其中就與日本人飲食過咸有關。

吃飯口味重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維生素C能幫助阻斷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食道癌和胃癌

含強致癌物

夏天大家更愛吃烤串,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等熏烤類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熏烤類食物在製作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類物質,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它會造成細胞突變,引發癌症。熏烤類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腸癌

好油炸出來的也不行

油炸食品屬於一種高熱量食品,一定要少吃,即便是「好油」炸出來的食物,也對人體有傷害。特別是反覆煎炸的油,其中的致癌物更多。

《自然》雜誌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肥胖、高脂肪及高熱量飲食是引發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

高脂飲食可驅動腸道幹細胞數量激增,使之進行無限期地繁殖,並且分化成為其他類型的細胞,易於引發腸道腫瘤。

結腸癌

飲酒需要有限度

美國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人們患胃癌的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過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關;經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飲料的人,結腸癌發病率高。

中國癌症基金會建議:男性飲酒每天不超過20~3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0~15克。

肝癌

發霉的花生最易被忽視

發霉的食物當然沒有人會故意去吃。不過花生、玉米、大米、高粱等食物很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有時候不易被發現,特別是夏天的冷盤,有一些發霉也是肉眼無法辨別的。

這種情況下的食物,很可能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這種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物質之一,與肝癌的關係極為密切。

建議大家學會合理儲存食物,防止受潮霉變。

肺癌

炒菜油煙最易忽視

吸煙致癌已經是世界共識。除了要戒煙外,做菜的油煙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中國人的菜以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方式,但我們不知道,這種做法很容易產生大量油煙,其中夾雜著不少烷烴類物質等致癌物,以及類似於PM2.5的可吸入顆粒物,不但影響皮膚,還會導致肺癌的可能。

大油炒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開窗、開排氣扇,盡量使用無油煙的綠色環保飲食方法。

6點防癌,人人可做到!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曾明確表示: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保護人們不得癌症。

雖然有許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對抗癌有一定作用,但並不只是推薦任何一種具體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議食譜有2/3以上的食物來自於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類。

1

嫩脆蔬菜多生吃

質地脆嫩可口的蔬菜不妨生吃,但一定要細細咀嚼,令抗癌物質充分釋放。但吃之前一定要洗乾淨哦!

如果是深綠色和橙黃色蔬菜則適當加熱有利於類胡蘿蔔素的吸收。特別是那些質地較為結實的蔬菜,生吃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難以充分釋放出來。

2

蔬菜:動物性蛋白=2:1

美國癌症研究機構(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提出原則,正餐食用至少三分之二的蔬菜類,而動物性蛋白最好不超過三分之一。

吃蔬菜要多吃深色蔬果,因為蔬果類含有許多抗癌營養素。除了本身營養豐富外,它們也能幫助你維持健康的體重,而肥胖往往是許多癌症的因子。

3

多吃禽類、魚類等白肉

豬肉、羊肉、牛肉等「紅肉」的確美味,但多食可能增加患癌風險。有研究顯示,吃紅肉多的人患肺癌風險增加了16%;過量攝入紅肉會導致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2%。

4

粗糧每天都吃點

粗糧最好安排在晚餐吃。正常人吃的頻率以兩天一次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兩次。

粗細搭配1:1:2。研究發現,飲食搭配以6分粗糧、4分細糧最適宜。從營養學上講,與其單獨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則是粗糧的最好搭檔,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

5

一口飯嚼30次

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

6

謹慎選用日用品

溴化阻燃劑、塑化劑、雙酚A三類物質可能導致癌症,這些物質存在於一些家居用品中。

選購日常用品時,如果聞到較大異味,應果斷棄用;不用塑料袋裝熱食,以免有毒物質在高溫下被釋放;選購傢具時,盡量選亞麻、羊毛面料的產品。

來源:綜合自都市快報、人民日報、國醫大師健康

錢可以慢慢賺,美食可以慢慢吃,

但是身體可只有一個啊!

同意的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中國癌症地圖:更多人患上癌症,生存率依舊很低
NEJM:一種新葯可治17種癌症,有效率為75%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