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小剛的《芳華》票房再好,也不是嚴歌苓心目中的《芳華》

馮小剛的《芳華》票房再好,也不是嚴歌苓心目中的《芳華》

看完電影《芳華》,印象最深的就是網友評論說「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本該現實的人生卻被他渲染出虛無的美好」

嚴歌苓的《芳華》原名叫做《你觸摸了我》,但是因為電影的需要,馮導建議改名為《芳華》,畢竟,那個時代即使現實再殘酷,也會有美好的東西值得懷念和留戀,就像那代人彌留下青春的文工團,即使再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總還是有值得回憶的東西。

但是,美好和值得回憶的東西是什麼呢?是劉峰的善良,還是何小萍(小說中是何小曼)的單純和偏執?或許都有,當然更多的,是馮導一直以來的心愿:想拍一拍他們那個時候的芳華年代!而那個時代,馮導是帶著情懷的。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打動我,似乎有些失真,感覺像是馮導自我感動的一種虛假的芳華時代。因為對於書中一些晦澀的橋段還是做了一些隱秘的處理,即便是嚴歌苓親自上陣編寫電影腳本,和馮導之間總會有妥協的地方,畢竟《芳華》也是有一次撤檔的危險遭遇。

先說一說書中的劉峰,他是我最同情的一個角色,不是因為他的悲慘遭遇,而是因為,他自我沉浸在自己製造的善良假象里,寧願做一隻實誠到傻的氂牛,即使最後被林丁丁反告了一狀,也看不出他多少憤怒,電影中關於他喜歡林丁丁,我感覺是很突然的,而且也是通過劉峰自己的表白才知道的,有點牽強,而且也弱化了林丁丁這個角色。

林丁丁如果放在現在,用《歡樂頌》曲筱綃說樊勝美的話就是『撈女』,林丁丁是個長相很出眾的女孩子,所以很多男孩子都很喜歡她,而且她很會取悅別人,和不同的人見面約會她會帶不同的手錶,一心想嫁入豪門的她的婚姻,也不像電影中瀟惠子說的,她在國外很幸福,林丁丁後來如願嫁入豪門,但是不久便被離婚,第二段婚姻嫁給了一個澳洲人,然而在澳洲也是開了一個中國餐館,但並不是很光鮮的那種。而被她耽誤的劉峰因為當年的『猥褻』事件,被派駐到戰地,因為戰爭,變成了殘疾,電影中之後講到劉峰,也只是說劉峰最後在海南的時候遇到了老同學瀟惠子,並且和何小萍相依為命。但小說中並不是如此,劉峰負傷之後退役,遇見了一個妓女,並和她同居,自己也是經營了小生意,命運多舛,生意失敗後,妓女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電影中劉峰給郝淑雯借的錢其實就是為了給這個妓女的,劉峰還有個跟他沒什麼感情的女兒,但是電影中卻沒有提到。電影的最後交代劉峰和何小萍相依為命,其實書中則是劉峰最後患上癌症去世,連追悼會進行了一半也是草草結束。

其實,當年劉峰被林丁丁舉報的時候,文工團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甚至還有人火上澆油,落井下石,不僅僅是『虎落平陽被犬欺』,而且在這個壓抑的文工團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不是乾淨的,越壓抑的環境越能造就一顆不安分的心,這些人在看到劉峰被指『猥褻』,他們其實高興的是:劉峰終於和他們「同流合污」了。

但是何小萍不一樣,同樣不受善良對待的她選擇相信劉峰,只是,她的相信和支持卻顯得那麼卑微,她用自己的方式做著抗爭,不參加文工團的匯演,也不願意和文工團的人交流,最後也同樣落到一個被遣入作戰部隊的下場,不過何小萍是高興的。

電影中,對何小萍瘋了的情節沒有過多的描述,一個轉場幾句話就帶過了,而小說中,何小萍是因為攙扶戰地中受傷的戰士才被報道說『戰地天使』,不過確實是因為心理承受不住落差,因為,不管是從小還是最後到了文工團,何小萍一直都是受欺負的那個,電影中對於何小萍還是比較心軟的:何小萍還會和自己在勞改場的父親有書信往來,可以訴說自己的不公平遭遇,但是書中,何小萍的父親在她四歲的時候(文革時期)就自殺了,而母親就算是後來改嫁給何廳長,也是沒有一點話語權,繼父對何小萍的恐嚇,母親的唯唯諾諾不敢對何小萍好,就連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能對何小萍吆五喝六,後來何小萍通過努力學習舞蹈進了文工團,但是在文工團也是經常被欺負的那個,所以這樣一個從小就不受善良對待的女孩,最後因為得到了一絲殘留良知的溫暖,卻也瘋了。

很多網友說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感動,有的甚至哭了,我承認,我也哭了,但不是因為最後文工團的遣散,而是因為,何小萍帶著殘留的記憶在草坪上穿著病號服翩翩起舞,這個文工團已經傷害她太多太多,但是何小萍依然記得一絲絲自己最初的喜歡。

電影和書都是以瀟惠子的角度出發,不同的是瀟惠子喜歡的那個人並不是因為門當戶對才和拉手風琴的郝淑雯好上的。書中描寫瀟惠子喜歡的男兵也曾對她有好感,兩人甚至互通情書,只是,郝淑雯看到情書之後,居然堂而皇之的勾引那個男兵上床,最後還把瀟惠子的情書交給了領導,看這一點的時候,我簡直要氣死了,我不知道那個時代的背叛就是那麼的理所應當啊!!!

所以看這部電影,我並沒有什麼那個時代人的青春有多麼的美好的感覺,或者引發共鳴覺得我們的青春多麼的美好,我不喜歡導演對於那個時代緬懷的敘述而忽略了那個時代人性的現實和醜惡,而書就不一樣了,至少多了些反思和醒悟。

當然,可能是廣電嚴查,所以一些政治性比較敏感的描寫最好避免,就像書中開頭,瀟惠子去王府井買書,碰到了劉峰給一個殘障小孩捐錢,這點是被改寫過的,原來是說一個老兵沿街乞討,但因為政治因素就被刪掉重寫了。所以就連書中的殘酷現實都不能直言描寫,何況呈現給我們的影像呢?

沒看小說之前,或許這部電影還能打動我,畢竟青春類的影片或多或少都會引發我們去追憶逝水年華,但是,看完小說之後,我真的覺得這部電影懷舊是否過多,而忽略了原本書中該表現的東西,比如那個時代真實的東西,並不是向我們這代人敘述那時候的不堪,而是多一些那代人的反思和悔悟,不單單是對劉峰和何小萍的悔悟。

而現在,這部電影倒和市場上的絕大多數青春電影方向雷同了,都是為了緬懷和紀念,只是描述的時代不同罷了。

但是這也是馮小剛導演的一種無奈,想拍那個時代的青春,想表達那個時代的種種不堪和書中直言描寫的陰暗,但是因為時光流逝和現實種種限制,最終給觀眾呈現出的只能是美好的假象和積極的正能量了。

至少,在嚴歌苓那裡,她寫這本小說,可不是為了懷念和緬懷那麼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著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峨眉派的這位姑娘能使浪子收心
被摧毀的人生如何重蓋?

TAG:名著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