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草青的告白: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羅草青的告白: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寫了又刪掉,寫了又刪掉。

這一篇終於還是發出來了。

第一篇,想說說關於我自己的事情。

關於「經歷」

十六到二十歲,是我極不快樂的五年。我很感謝五年間遇見的所有美好,但這五年發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改變了我整個人。

13、14年的時候常常做一些蠢事,忍受和傷害自己。15、16年的時候有過很多徒勞的努力,和浪費的光陰。17年8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然後遇到了轉機,卻陷入了四個多月的低沉期。直到18年1月,開始真正好起來。然後到現在,我已經非常確定,幾年來折磨我的那些東西再也不會折磨我了。

發生了什麼呢?

我也在等著我笑著講出來的那一天。

在不與人交流的那些日子裡我在想些什麼呢?

太多了。都是不好的念頭。

中心思想大概有三點:

我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沒有價值的。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優點,沒有擅長的技能,外在與內涵都不足,是個差勁的人。我對於周圍的世界沒有什麼貢獻,什麼事都做不好,還會麻煩和拖累身邊的人。

我覺得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我一直沒辦法做成一件事情。所以我認為自己沒辦法選擇自己的人生,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沒有意義。

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我覺得自己個性古怪,慢熱又孤僻,冷血又敏感,不好相處,更難交心。我覺得我這樣的人,除了家人誰都不要來愛我,也沒有人會愛我,孤獨終老最好。

關鍵是,我不是情緒低落的時候才這樣覺得,是一直這樣覺得,只是低落的時候更覺得。

當然,這一切也只是「我覺得」。

還有持續的失眠,噩夢,身體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崩潰。

我對於生活沒有實感,每天都感覺像踩在空氣上一樣虛無,覺得自己沒有生活在現實生活里,只是活在了一個虛擬世界中。

最痛苦的可能是,無法面對因為這些而浪費掉的幾年的時間,於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就這樣地度過了很多日子。

關於「轉變」

一個人生活態度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但是,會有一個契機。

於我而言,開啟我情感窗口的契機是zx事件。雖然在那之前我並不知道他,也沒接觸過那個圈子,但是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我反覆看相關的新聞,哭了很久。

而真正讓我轉變的是契機是一個叫GOT7的神奇組合。zx事件讓我開始關注那個圈子,為了開心起來去看了很多人推薦的GOT7的團綜,然後徹底入坑。就我當時的狀況而言,他們最打動我的不是外形、音樂、才能這些東西,而是這七個人的相處狀態。

那是我非常羨慕的一種狀態,明明搞笑的要死卻又真摯的要命,上一秒讓人笑到捶床下一秒就感動到流淚。不管是不是人設和營業,起碼我感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真誠的相處狀態,是像家人一樣的感覺。最大的感受就是暖心,非常暖。

我意識到自己這幾年最大的問題在於與他人的相處。我太不坦誠,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既不願意表達真實的想法,也不願意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我恥於展現自己的軟弱,害怕他人的不理解,擔心給別人添麻煩,痛恨自己的無用,我自以為的「不影響他人」,實際上是在親手把關心我的人推遠。

我想到了讀過的一本書,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書店老闆的處境,讓我想到我自己。書中的很多話,對於這個時期的我來說很受用。

「大多數人如果能給更多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

我很慶幸自己在17年8月的時候做出的決定,雖然那之後整個人進入了一個更糟糕的狀態,但沒有那一次的決斷,一切都將停滯不前。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其實這麼久以來,一直是我自己畫地為牢。明明有著對我特別好的家人和朋友,但就因為幾個不好的人,我就固執地否定了自己。

當然以上的這些「道理」,誰都懂,我也懂,就是不去那樣想,不去那樣做。

我覺得好的文字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引起共鳴,但這個共鳴,不在於對未來的預言,而在於對過去的反思。正如書中所說:

「讀小說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

「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我很感謝那段時間遇到的所有人事物,用一種神奇的力量把我往正軌上帶。我說神奇,是因為我沒想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當然我也知道一切最終還是靠我自己,但仍然特別感謝,包括我沒能寫出來的許多人和事。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我希望那一年是2017年。

關於「交流」

最近受到Park Jin Young的影響,get了很多同款書來看。看的過程中我發覺,自己對於閱讀的喜愛似乎回來了。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看書,是睡前一定要看書才能睡著,上大廁一定要看書才能進行的程度。可是從大概五年前開始,我就不怎麼看書了,除了專業必讀書,和大量用來消磨時光的雜誌外,沒讀多少本課外書。

不看書的日子裡,在做的事情是聽音樂、看視頻和睡覺。也可以總結為:玩手機和睡覺。再加上幾乎為零的網路聊天和日漸減少的現實交流,我整個人彷彿一潭死水,沒有任何活力。

這其實是蠻可怕的一件事情,人是社會動物,不能脫離社會獨自活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要麼至少,一個人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就像小島書店門口掛的木牌上寫的那樣:

所以我決定要讀更多的書,把閱讀當作日常。做這件事不是因為它可能會有什麼用,而是我覺得我需要做這件事情以及我想做這件事情。

除了讀,還有寫。不一定寫給所有人看,也不一定寫成文字,重要的是要表達。閱讀是一種輸入,寫作是一種輸出,雙向進行才能形成更好的交流。所以,我重開了這個廢了很久的公眾號。

就像我在二十一歲生日那天發的《黃金時代》里的這段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我才二十一歲,正是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的願望要去實現,我不能早早地給自己判死刑。我已經二十一歲了,人生過掉了大概四分之一,所以我要讀更多的書走更多的路愛更多的人,度過有趣的一生。

另:

今天是王小波先生逝世21周年,我出生的那年,他去世了。感謝他寫出了很多啟發我的文字。

謝謝喬語給我拍的照片,我用來做公眾號頭像了,真的很喜歡。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或許

可以關注我一哈

四夕草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夕草青 的精彩文章:

TAG:四夕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