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基礎知識之道教的起源

道教基礎知識之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追溯道教的思想淵源,最古的是殷商時代的鬼神崇拜,繼之是戰國時期的神仙信仰以及東漢的黃老道。許多人認為,道教之所以叫「道教」,是因為信仰子的「道」,才叫道教。

其實,「道教」一詞在南北以前就非常流行,是一個為諸子百家所共用的概念,那時諸子百家無不將自己的理論和方法稱之為「道」。儒家、墨家、道家等都使用過「道教」一詞。

東漢末出現了五斗米道,逐漸完成對老子的神化,別家也就不再自稱「道教」,而「道教」一詞也就成了五斗米道的專稱。

所以,道教真正的興起是在東漢時期五斗米道之後了。東漢順帝時(126—144),張陵在巴蜀一帶開創了五斗米道,因受道者均應交五斗米,故得名,張陵就是後人尊稱的「張天師」,在中國的神怪傳奇里,「張天師」是個能捉鬼降神,卻又有不少小毛病的神仙。在張陵創五斗米道之初,沒有許多經典,沒有嚴肅的儀式,後來經典逐漸增多,組織體系日漸完善起來。

兩晉時期,五斗米道漸漸受到推崇,衍出了許多經典。南北朝時期,嵩岳道士寇謙之對五斗米道進行了改革,使之轉向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到了唐朝,唐代皇帝自認為是老子的後裔(李姓),提倡道教,興道以抑佛,所以道教特別興盛。

遼金之後,道教開始分衍宗派。明朝皇世子為了提高漢族地位,崇奉道教,道教事務成了朝廷行政的一部分。

到了清朝,統治者偏重於佛教,道教漸趨衰微,但這種宗教信仰在民間成了一種較普遍的習俗。

年貨盛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岱嶽霞居 的精彩文章:

TAG:岱嶽霞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