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10個皇帝都擅書法,其中這一位的字文雅遒勁,公認最佳!

清朝10個皇帝都擅書法,其中這一位的字文雅遒勁,公認最佳!

歡迎發送給你的朋友,共享知識,學習書法!

書法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傳承,也一直流行於社會。古時文人愛寫書法,連皇帝都不例外,滿清入關主政後,清朝歷代帝王很注意吸收大漢文化,他們幼時即受到嚴的格教育,全面學習漢各個方面的知識。其中書法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來看看清朝幾位皇帝的書法吧。

1、順治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極的第九子,自幼天資聰穎,打小就練習書法,喜愛漢文化。順治皇帝書法自然瀟洒,布局寬綽曠達,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2、康熙

康熙皇帝,順治皇帝第三子。他自幼受到系統嚴格的漢文化的啟蒙教育,對漢傳統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康熙的書法也極為出色,其風格清麗洒脫。

他自幼好學工書,歷代書家中,玄燁對董其昌的書法最為崇尚,刻意模仿,功力漸深,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董派書家,並直接影響和引領了當時的書風走向,使清初書壇瀰漫著董派的流風餘韻。

3、雍正

雍正帝書法深受其父康熙影響,但其優異在於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暢朗嫻熟、文雅遒勁。雍正行書書法用筆跌宕,用墨酣暢,氣脈一貫,將二王的靈秀,晉唐的古樸及董其昌的逸氣熔為一爐。楷行草樣樣精通,中鋒老辣,靈動流暢,骨肉清勁,意韻盎然。有不少觀點認為,雍正帝是清代皇帝中書法造詣最高者。

4、乾隆

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文化修養很高,執政後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稽古右文,崇儒興學」。他對於書法的嗜好和倡導,比之祖父康熙更勝一籌,歷經數年,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御覽、御批、欽定多部傳世藏帖,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之大成,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一時帖學之風大熾。

乾隆的書法從學習趙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賞趙孟頫的書法,心慕手追,身體力行。遊覽名勝每到一處,作詩紀勝,御書刻石,其書圓潤秀髮,在宮中、御園、名勝古迹、寺廟等幾乎到處可見其墨跡,至今海內乾隆御碑甚多,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

5、嘉慶

主要寫楷書,在端莊規整中透露著古拙,可能與他性情有關。他年幼處於父皇威嚴下,上任初始也是受太上皇發號施令,直到乾隆帝死後才正式掌權,懲治和珅,肅清吏治。

自幼也受到了系統的書法教育,雖難與康、雍、乾三帝比肩,但筆墨沉厚,功力紮實,頗具個性。

6、道光

清宣宗道光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他的書法似館閣體,黑重而濃茂,嚴正而規矩,有很深的功力。

7、咸豐

道光帝第四子,在位11年。在位期間,中國處在內憂外患的動蕩年代。國家的衰落動蕩,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咸豐皇帝自已無暇翰墨,因此留下的墨寶很少。但他自幼受到嚴格的漢文化教育,使得他在書法方面具有一定的修養。

8、同治

同治帝時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文化繁榮時期,出現了大量書法名家,翁同酥、何紹基、趙之謙、張裕釗、吳熙載等。同治帝書法要優於道光咸豐,不僅能寫一手漂亮的「清帝體」「館閣體」,還受到劉鏞影響,善用濃墨,結體卻疏朗奔放,確實可觀。

9、光緒

有帝王之氣,無帝王之福。不過清未光緒年輕,血氣未散,還有點柳體之味。光緒是中國現代化之父,甲午為主戰派之首,其書法頗有中正氣,得顏體雄厚,結字寬博,精神挺拔。

10、宣統帝

宣統帝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一生喜歡書法繪畫,善花鳥,書法學唐楷,法度嚴謹,雍容華貴中不失勁挺奔放。

十位清朝皇帝的書法欣賞完之後,你覺得哪位的書法造詣最高呢?

歡迎發送給你的朋友,共享知識,學習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油畫走廊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的衰年變法——1個概念、2個人物,3個影響!

TAG:油畫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