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別YY了!非洲暫時成為不了「區塊鏈中心」

別YY了!非洲暫時成為不了「區塊鏈中心」

裝好幣,去海外!過去幾個月來,這似乎是幣圈頭腦靈活者最為熱衷的話題。

的確如此,在相關禁令出台後,幣圈的創新者開始參研「幣幣」交易和「代投私募」等避險手段,並且頗有建樹。不過這依然沒有抑制住眾多交易所和幣圈大佬移師海外的步伐,而日本京都的町屋民宅,明斯克(白俄羅斯首都)的加密貨幣公司註冊申請,也因此水漲船高。

京都町房一時間洛陽紙貴

只不過,京都漲起來的是當地的房價(包括某大佬民宿的價格);而明斯克漲起來的,是其高新技術園區(HTP)代理註冊的中介公司報價。

任何東西只要一熱起來,各方面的成本就都會增加。於是更為聰明的人,開始將目光盯上了非洲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作為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非洲也被貧窮和落後所困擾。而最近,這片土地正在被更多幣圈人士視為「下一個區塊鏈中心」,許多投資者和創業者開始呼喊,「區塊鏈相關企業正在這裡不斷湧現,一個與傳統印象大相徑庭的非洲也許不久後就會出現在人們面前」。

人們總是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甚至對事實都置若罔聞。從目前看來,非洲離「區塊鏈中心」這一稱號應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去淘金務必三思。

我們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管理部門的觀念僵化

一個新興技術能否蓬勃發展,政府的態度很重要。

非洲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而它還有著世界上最年長的「管理層」集體——數據顯示非洲大陸的國家領導人平均年齡達到 78.5 歲。有媒體分析,非洲的年輕人渴望為這片人類發源的土地增磚添瓦,新一代的政治精英也希望通過區塊鏈來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當區塊鏈技術被證明應用在選票當中,可以消除一些在紙質投票系統可能的舞弊情況(如調換或更換投票箱)時,這似乎令非洲大陸的年輕人看到了一線希望。

3月7日,瑞士區塊鏈投票公司Agora的首席執行官Leonardo Gammar對外宣布,西非國家獅子山在最近的總統選舉中,就應用了由該公司提供的區塊鏈技術。

然而,很快在3月19日,獅子山政府正式否認了任何利用區塊鏈來統計國家選舉委員會(NEC)的選舉結果。

顯然,有關管理機構並不喜歡區塊鏈給他們帶來利益的損失。

事實上,非洲多個國家的政府一直在用一種審慎的目光注視著區塊鏈,他們害怕自己被侵犯,又擔心再一次在世界隊伍里掉隊。例如,肯亞對區塊鏈技術一直持懷疑態度,一直沒有給予它足夠的重視地位。Safaricom在當地是由一家由肯亞政府參股35%的電信巨頭,此前它甚至突然宣布終止與比特幣交易平台Kipochi的合作。

另外,包括埃及、奈及利亞和坦尚尼亞在內的非洲國家似乎對區塊鏈也抱有敵意,大部分國家政府都曾表達對數字貨幣的質疑和擔憂。

一個能夠蓬勃發展的系統需要良好的監管機制來維護它的運行。但非洲大陸上,大部分國家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監管仍然處於灰色地帶。例如,南非的市場監管機構並不監督虛數字資產交易所,其央行剛剛表示將考慮研究「適當的政策框架和監管制度」。

金融服務能力欠缺

目前,非洲大陸上的金融系統已經開始被數字貨幣滲透,比如奈及利亞比特幣交易所Tanjalo已經開始提供跨境交易服務,一些非洲銀行也加盟R3區塊鏈聯盟。在外界看來,數字貨幣似乎正在會給非洲現行的金融系統帶來新鮮的活力。

看起來一片紅火,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骨子裡流淌的金融血液並沒有那麼濃厚。

數據顯示,在非洲近3.26億人中,80%的成年人口沒有銀行賬戶。而一些國家由於缺乏良好的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嚴重,許多民眾生活水平無法提高。儘管數字貨幣有助於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目前來說,非洲地區的數字貨幣交易量還很小,並且銀行系統不夠發達,手續費高,轉賬速度緩慢。

在全球逐漸進入移動支付時代之下,非洲在這方面表現如何?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已超過10億,但該地區智能手機普及率為 28%,互聯網滲透率為19%。

事實上,現在數字貨幣的交易主要集中在移動端,但對於非洲落後的金融服務以及較低的手機普及率,要想大面積的用數字貨幣進行金融創新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另外,不少非洲國家並沒有經歷過固定電話時代,而是直接跳躍到手機時代。但現在手機時代還沒有坐穩,就要從傳統金融貨幣時代跳躍到嚴重依賴移動設備的數字貨幣時代,必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育資源不足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於世。

就在近期,一所「區塊鏈研究院」在開普敦悄然建起。據媒體報道,該區塊鏈研究院並不是做學術研究的,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向當地的一些初創型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培訓服務。據其內部人士表示,他們不僅僅提供培訓服務,同時還給企業提供區塊鏈諮詢服務。

除此之外,這家區塊鏈研究院還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開展緊密合作,包括巴克萊非洲銀行、南非標準銀行等。有意思的是,這些銀行的部分管理人員都曾在「區塊鏈研究院」接受過相關的培訓。

其實,這家區塊鏈研究院是一家很普通的教育機構,而且是帶有盈利性質的,它的教學能力值得懷疑。更為重要的是,在非洲大陸上並沒有看到一所大學在開辦區塊鏈相關課程,沒有相對應的區塊鏈人才供應,絕大部分民眾對於區塊鏈仍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而在發達國家,區塊鏈課程已在高校落地生花。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劍橋大學、紐約大學等幾十所大學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如果教育無法跟上,沒有大量的人才供應,產業的建設就會力不從心。對於非洲大陸的區塊鏈之路,人才可謂是當務之急。

基礎設施堪憂

談到區塊鏈,自然少不了挖礦這個話題。挖礦需要大量的電力消耗,通常礦工們用的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在運作時一般需要消耗1350瓦特的電力,形象點來說這相當於耗盡一台吹風機壽命所需的電量。

而世界各國的電價因不同的因素各有不同,包括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福利政策。

據某機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非洲挖礦成本最低,挖出一個比特幣的平均成本是4626美元。其餘依次是南美洲(5456美元)、中東(6249美元)、亞洲(6378美元)和歐洲(6695美元)。

這是否就意味著數字貨幣挖礦就能在非洲大面積展開呢?

非洲發展小組發布的《People, Power, Planet》研究報告,就從側面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非洲,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沒有電力,按照非洲總人口來計算的話,大約有6.21億非洲人用不上電。按照其發展趨勢,非洲要到2080年才能實現整片大陸的電力普及。就電網容量來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大約為90兆瓦,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人口只有它五分之一的韓國。

儘管電價便宜,但當落後的基礎設施還沒有讓民眾完全擺脫缺電的困擾時,區塊鏈的大規模落地前途未知。

【結束語】

自1415年葡萄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後,非洲就開始走在了世界隊伍的末端。長期的被壓制導致其自身底子差,幾次工業革命都沒有很好地跟上。面對區塊鏈這個大風口,這片神奇的大陸顯然沒有做好迎接淘金者的準備。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MWC聲量飆首位 復刻情懷的諾基亞還在復刻行業地位
中青旅攜手IDG紅杉投資鄉伴 解密鄉村文旅「理想村」模式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