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購買非處方葯,必須認準這個標識

購買非處方葯,必須認準這個標識

什麼是非處方葯?怎樣識別?怎樣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葯是安全保險葯嗎?日前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給出了答案,相信對普通老百姓會有所幫助。

什麼是非處方葯?

非處方葯,是指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可以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非處方葯簡稱OTC(Over the counter drug)。

怎樣識別非處方葯?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是管理上的界定,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都是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藥品。

根據《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非處方葯的包裝必須印有國家指定的非處方藥專有標識(OTC)。

根據藥品的安全性,非處方葯分為甲類和乙類。與甲類非處方葯相比,乙類的安全性更好。甲類非處方葯標識為紅色,乙類非處方葯標識為綠色。

根據處方葯與非處方葯流通管理的相關規定,生產企業應在藥品包裝或藥品說明書上印製: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並按說明書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非處方葯有哪些特點?

非處方葯主要用於治療或緩解消費者容易自我判斷、自我葯療的一般疾病或癥狀。

非處方葯主要包括感冒藥、咳嗽藥、祛痰葯、解熱鎮痛葯、助消化葯、抗胃酸葯、維生素類、滋補藥、通便藥、外用藥等。

被列入非處方葯的藥物,一般都經過較長時間的考察,具有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便於貯存等優點。

非處方藥方便消費者及時獲得藥品進行自我葯療,增進公眾健康,會降低消費者就醫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並可節省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

怎樣購買非處方葯?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一條規定:「消費者有權自己選購非處方葯,並須按非處方葯標籤和說明書所示內容使用。」

怎樣使用非處方葯?

消費者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葯,應首先仔細閱讀非處方藥包裝標籤和說明書。如有不了解的問題,可向藥師諮詢;如仍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適於使用,應去醫院就診。

需注意,非處方葯也是藥品,消費者不能隨意使用,應嚴格按照非處方葯標籤和說明書的指示用藥。在用藥過程中,如癥狀不緩解,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非處方葯是安全保險葯嗎?

藥品分為處方葯與非處方葯,是藥品管理上的分類。非處方葯本身也是藥品,因而具有藥品的屬性,風險與獲益並存。

總體來說,非處方葯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較輕,但藥物用於人體是否產生不良反應,除了藥品因素外,還受人體體質差異等因素的影響。

有些非處方葯在少數人身上也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所以非處方葯也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使用,不能隨便增加劑量或用藥次數,不能擅自延長用藥療程,更不能擅自改變用藥方法或用藥途徑。如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葯,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路共收到非處方葯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萬份,其中嚴重報告3,064份,佔2.3%。非處方葯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佔2017年總體報告數量的9.2%,嚴重報告佔全部嚴重報告數量的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藥品交易所 的精彩文章:

6382家藥商消失了,批准新葯臨床減少3277件
新一代耐葯檢測技術助力艾滋病精準治療

TAG:重慶藥品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