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心疾首,日本曾經三次打斷中國的國運!

痛心疾首,日本曾經三次打斷中國的國運!

日本和中國的交流,在早期,總體來說還是很正面的

那時候,整個日本對隔海相望的中華文明的仰慕之情,幾乎可以說已經刻入了日本人的骨髓而成為一種靈魂上的烙印。

包括歷史上極為有名的「遣唐使」。

包括歷史幾位有名的「漢倭奴國王金印」。

關於這日本遣唐使,恐怕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當時的日本國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的大量的遣唐使團。

關於這「漢倭奴國王金印」,恐怕很多人就並不是很了解了。

而這「漢倭奴國王金印」,其實應該是東漢時候的事。

《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東漢初年,日本國王遣使入漢都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又賜其為「倭奴王」。當時,日本想借著臣屬於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因此舉國大喜。並受賜「漢倭奴國王印」

而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區博多灣志賀島出土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這枚金印為純金鑄成,印體方形,長寬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紐,陰刻篆體字。

還有就是崖山之戰對當時日本國的影響。

這崖山之戰其實是當時的南宋海軍和蒙古海軍在目前屬於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的一個出海口所舉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

這場海戰的最後結果是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直至宋朝滅國。

據說這個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竟舉國茹素,向西跪拜痛哭,哀拗不已。

按說,這樣的日本應該還是值得交往和幫助的一個民族、一個周邊鄰國!

但後來幾百年的歷史證明,這個島國是不可幫助、也是不可相信的。

因為,就是這樣一個島國,竟然三次打斷了中國國運,並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這第一次發生在大明王朝。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並為削弱各個諸侯勢力,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

1592年 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20萬人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鮮的戰爭。

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

明朝集結遼東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作戰。

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

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

朝鮮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

而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

也可以說,這場戰爭是以中朝的慘勝而收場。

但就是這場表面上取得勝利的戰爭,卻對中國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因為,當時的明朝抽調到朝鮮的部隊基本上都是鎮守遼東的的軍隊,這些軍隊的實力在朝鮮戰爭中受到極大的削弱,從而給當時的女真部落的崛起有了可乘之機。

後來,努爾哈赤大殺四方,統一了女真族的八大部落,也就擁有了和當時的明朝對決的實力。

終於在1619年的薩爾滸一戰中,努爾哈赤帶領女真武士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

這一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

而自這一戰役之後,明朝衰落,滿清入侵就成了改變不了的定局。

從歷史脈絡來看,其實也是日本人發動的那場朝鮮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真的是造化弄人啊!

這第二次就是很多中國人都很熟悉的甲午戰爭了!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而且世界上許多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最後,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在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應該說,日本挑起的甲午戰爭的最後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另一方也可以說,中國搞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也因為這場戰爭而徹底失敗,中國的國運也再一次被日本人打斷,日本人用戰爭再一次改變了中國以及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

這最後一次就是所有中國人都深惡痛絕的日本侵華戰爭。

這日本侵華戰爭,在我們中國人口頭的說法是」抗日戰爭「!

這場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帝國非法入侵中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就進入了被外國列強不斷凌辱的苦難時期,這前後的時間跨度高達六七十年。

後來,有仁人志士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

再有後來的北伐戰爭,結束了全國軍閥割據、混戰的歷史局面,最起碼錶面上實現了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

應該說,北伐戰爭勝利以後的十年是中華民國的黃金十年,那時候,所有中國人都在憧憬著中國的美好未來。

但歷史再一次和中國人開了一次玩笑。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宣告日本全面侵華,中國人憧憬美好生活的一切理想都在這一天化為泡影。

之後,中國人用了整整8年,犧牲了3500萬條鮮活的生命,才將日本人趕出中國。

這是日本用戰爭第三次打破中國國運,也是第三次用戰爭的形式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那麼,有讀者問,會有第四次嗎?

當然,這也是嬌子最大的憂慮。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應該警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嬌子裝備評論 的精彩文章:

西方世界要暴動了:中國竟從地底挖出萬萬億的寶藏!
風靡中東,又風靡東南亞,印尼也開始採購中國翼龍無人機了!

TAG:嬌子裝備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