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

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

暖春 || 第 20 天

| 竇神有話說

百般忙碌的竇老師,在凌晨兩點半為各種家長同學錄製了今天的這段音頻,讓小編好生感動,很多想念竇老師聲音的同學們,快快打開收聽吧!

大家早上好,我是竇昕,地表周拉上帷幕,同學們的投稿和獎項發放,後續我們會有專人聯繫大家,請大家耐心等待。

竇摘改版以來,收到了大家很多的支持和很好的建議,我們也在一點點努力,將更好的句子帶給平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有一些家長問這個摘抄適合幾年級,這個句子怎麼摘抄下來比較好?

其實竇摘進行改版的初衷就是將摘抄變得有趣輕鬆起來,每天一句話,透過這句話你可以積累句中的一些詞語,了解句子背後的名人故事,了解這句話中的寫作亮點,感受人物背後的精神,由此如果能學到一些他們處理事情,看待生活的態度,那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我們的內容,對於各個年齡段的同學們來說都可以進行收聽閱讀。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透過一句具體的話,去了解一些文化名人,這是一種文學素養的積澱,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多關注關注應用部分的內容,在學到句子里的寫作亮點同時,也能學到那些偉大人物身上的精神。這樣的句子講解,在於大家能更好理解和感受,而不單單是背誦了。

至於怎麼摘抄,根據需要去選擇每天摘抄的部分就可以了,這周我們的摘抄本也會上線,它和我們每天的句子配套,可以作為大家每日摘抄的得力助手,需要購買的關注公眾號上的通知即可!

而且,其實我們的選句範圍也在慢慢拓寬,摘抄其實不單單是狹隘的服務於寫作,所以我們所說的佳句也不僅僅是語言優美的句子,很多句子,可能言簡意賅,但是思想性、文化性豐富。透過一句話,除了可以服務於寫作,還可以擴展我們的文學歷史視野,也可以豐富我們的內心和思想。摘抄的作用其實有很多。

本周故宮博物館的展覽讓我們都很感慨,藉此機會每日竇摘將為大家開啟民國風度系列佳句,透過這些句子,讓我們去看看那個年代,在那些大師才子身上,所具有可以為理想、為民族付出一切的純粹!

今日佳句

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

——張伯駒

句里積詞

義薄雲天:形容某個人非常有情有義,正義之氣直上高空。形容為正義而鬥爭的精神極其崇高。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湧現了很多義薄雲天的民族英雄。)

知句論事

上周,故宮博物院開年大展開始對方開放,展覽在武英殿字畫館中進行,這次展出有目前為止最早的書法作品陸機的《平復卷》;李白唯一一幅傳世書法《上陽台帖》,在這幅作品之後的點批中還有宋徽宗瘦金體真跡;除此之外還有范仲淹《道服贊》,黃庭堅、蔡襄等很多書畫名卷,確實值得大家前去一覽。

這次的展覽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張伯駒先生息息相關!沒有他,這些珍貴畫卷如今可能就不會安全躺在故宮博物院了。

張伯駒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收藏鑒賞大師,一生醉心於收藏古董文物,字畫真跡。對於這些文物,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因為家裡珍貴文物非常多,他不幸地被土匪盯上了。有一天,司機像往常一樣開車送他回家,突然兩輛車一前一後截住了他們的車。車裡衝出三個彪形大漢,一個拖出司機,另兩個將張伯駒拖到車上,迅速離去。

第二天,張伯駒的夫人潘素就接到綁匪打來的勒索電話:「你老公被我們綁架了,想要人就拿三百萬大洋來!一分都不能少!」潘素一聽嚇壞了,到處找親戚朋友借錢,可是300萬吶,從哪弄來這麼大筆錢。唯一的辦法似乎只有變賣字畫了。但潘素知道張伯駒嗜字畫如命的脾性,不敢輕易變賣字畫。

而我們的張伯駒先生,在綁匪那邊玩起了絕食,這可把綁匪嚇壞了,他們就想要點錢,他要是絕食餓死了,人財兩空不說,還得套個命案在身!綁匪沒法了,幾天後,又聯繫潘素說:「你家先生絕食好幾天了,我們網開一面,你過來看看他吧。」

土匪本想著張伯駒會催促夫人趕快賣字畫贖他出去,沒想到張伯駒見到潘素的第一句就是:「我的命不要緊,撕票都沒事,但字畫絕對不可以賣,你要賣了它們讓我知道了,我死也不會出來!」綁匪一聽,這後脊背一緊,心裡可教了苦,當綁匪這麼多年,還沒見過這麼倔的肉票。

之後贖金一降再降,就這樣僵持了幾個月。但終究磨不過張伯駒,又不想「撕票」後人財兩空,最後綁匪終於失去了耐心,撂下了狠話:「7天內若沒送來40萬,就等著收屍吧。」潘素最後總算籌齊了40萬,這場持續了8個月的馬拉松式綁架案終於得到解決

可是就是這樣愛惜字畫文物勝過自己性命的張伯駒,卻在花甲之年將藏品全部捐獻予國家。是不是被震驚了?

新中國成立之後,文化界人士開始致力於古董文物的回收和保護工作。1951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親自赴香港,登門造訪張伯駒。

張伯駒夫婦自然知道鄭振鐸的來意,鄭振鐸還沒開口談文物一事,他便搶先說道:「我收藏古董文物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要保護民族遺產。如今,人民翻身成了國家的主人,我珍藏的這些文物字畫也該交回人民的手中。我一個老頭,也不能守著他們幾千年吧。」

鄭振鐸聽到這話簡直要感動哭了,他說:「大家都知道您的文物個個都價值連城,比如《游春圖》,就是您用一座豪宅和夫人的嫁妝換來的,這些都是您大半生的心血啊!國家一定不會虧待您的。」張伯駒聽出了鄭振鐸話中的意思,連忙說:「國家才剛剛起步,我一家還能吃得上飯,就不用給國家添負擔了。」

鄭振鐸離開不久,張伯駒就將《游春圖》、唐伯虎的《四美圖》及其他幾幅清代山水畫一起送到了文化部,並附上一封書信,其中深明大義地寫道:「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今還珠於民,乃終吾夙願。」

1956年年初,張伯駒被邀請參加社會知名人士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領導人希望大家能以自己的行動帶動全市人民購買國債,因為新中國剛剛成立,急需大筆錢進行建設。張伯駒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他正在醞釀一件事情,那就是將一生珍藏的字畫盡數賣給國家,所得款項全都購買國債。

但是,他不能如此武斷地作出決定,因為那些字畫不僅是他的心中至寶,也是妻子潘素半生的心血,他得回去問問妻子。回到家後,張伯駒把他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平靜地說:「你我對新政府都非常信賴,我們不如直接將藏品捐贈給國家,還談什麼賣不賣的,我們家又不是窮得吃不起飯。」

1956年初夏,故宮博物院收到了一份極為珍貴的大禮:張伯駒及夫人潘素將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的草書作品在內的8幅書法,無償捐獻給國家。

張伯駒眼含淚水地告訴鄭振鐸:「這八件珍寶是我張伯駒的心尖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希望政府能代我妥善保管,拜託了。」就這樣獻出了自己花畢生精力得來的珍寶。

應用寶盒

如果同學們有時間,可以去故宮看一看,非常值得一看的文物之展。駐足在每一個令你驚艷的作品前的時候,讓我們為今天的這位大師致敬!張伯駒先生拚命保護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他們所承載的中華文化的精髓。他的民族意識、道德情懷,和這些文物緊緊聯繫在一起,值得我們敬仰銘記。

【小話題】張伯駒在文物收藏上耗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每一件寶物都來之不易,你還知道其他一些有關他和文物之間的小故事嗎?

福利小鏈接

潘素,女,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蘇蘇州人。當代女畫家。

每天積累一點美好

讓我們在文學的地圖上

走得更遠

文學,點亮生活

GIF

喜歡請點贊,願文學陪伴你我走得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竇神歸來之語文與文章 的精彩文章:

人生很美麗,愛一個人,會發光

TAG:竇神歸來之語文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