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一口氣看12集,這真是「救命片」啊

一口氣看12集,這真是「救命片」啊

不繞彎子,魚叔今天就是來赤裸裸安利的。

魚叔不僅希望你看,更希望你帶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看

因為這部片,能救命——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 120》

番茄台醫療紀錄片第四彈

之前番茄台播出的《生門》《急診室故事》《人間世》醫療三部曲,在豆瓣上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統統 9 分以上。

這次新片,同樣是醫療類題材,主人公是120 急救隊的一線醫護人員

魚叔剛看的時候是豆瓣 8.7 分,但相信,分數一定會漲。

果不其然,現在已經漲到9.2

這一部跟前三部有什麼不同?

你會發現,這部片子里90% 的急救患者,都是老人

人老了,洗澡都是危險動作。

77 歲老奶奶,夜裡 8 點在浴室摔了一跤,突發腦梗,左半身癱瘓。

睡覺也不能掉以輕心。

69 歲大爺,凌晨四點鐘,毫無徵兆突發胸悶,呼吸困難,心跳會隨時停止。

貪個嘴,都可能喪命。

102 歲的王阿婆,中午多吃了7 個餃子,血液循環都到胃部,所以大腦供血不足,造成暈厥。

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120 急救」的紀錄片,還不如說它領你進入一個個潮濕晦暗的角落,窺見很多中國老人的生存狀態

120 急救現場,往往就在病人的家裡。

最觸目驚心的一個例子,是81 歲的宋兆科老人

急救小分隊到達房間時,都驚呆了。

房間里堆滿了廢品和垃圾,窗戶緊閉,空調和風扇也沒有打開。

一堆雜物中,蜷縮著一個形容枯槁的老人,很久沒有洗過澡,全身散發異味。

老人幾天沒有吃東西,此時全身乏力意識不清。

當時正值上海 2017 年酷暑,市區溫度達到了歷史罕見的 41 度。

而室內的溫度,比室外還要高。

原來自 5 年前老伴兒去世後,老人一直獨居,子女不在身邊,只是偶爾來探望。

這次是鄰居發現情況不妙,才打電話報了 120,要不然老人就會這樣痛苦地死在一堆垃圾里。

都到這種情況了,老人還一度堅持不去醫院。

是兒女不孝?

是老人有囤積癖?

還是他只是一個固執節儉的長輩,捨不得去醫院花錢?

我們無法猜測那個真實原因是什麼。

然而,我們不能拒絕的一個事實是,「我們都要老的」。

在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下,中國正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

以上海為樣本,據統計截至 2016 年底,上海 65 歲老人有 299 萬,佔總人口的 20.6%,即每 5 個人中,就有 1 個老人。

疾病與衰老,越來越頻繁的考驗著我們的親情與愛情。

而像宋兆科老人那樣,有子女卻孤獨終老,這是最令人悲傷的。

回到本片的另一撥主角身上,我們的 120 急救醫生們。

本片展現了三個急救小分隊的工作日常,分別由吳昕、姚明和郜素燕3位醫生帶領。

120 急救小隊,是與危急的患者最先接觸的醫護工作者。

他們早一秒或晚一秒出現,病人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生死命運。

工作日常,四個字形容:累死累活。

既要技能,又要體力。

由於病患的發病狀況複雜,120 醫生需要掌握非常龐雜的醫療知識。

單是紀錄片里呈現的疾病有:腦梗、尿毒症、紫癜、癲癇、農藥中毒、骨折... 等等。

吳昕醫生冷靜理性,他能及時準確地判斷病情,面對肌肉萎縮的病人,能迅速找到靜脈血管進行輸液。

5 秒插管的神技能,在彈幕上引發一票醫學生的驚嘆。

輪班倒是常態。

你會發現,好多人都頂著黑眼圈。

凌晨 4、5 點一個電話打過來,二話不說立馬出車。

因為自己還沒睡醒,吳昕醫生首先擔心的是「這種狀態到病人家裡不太好。」

趕緊打開車窗,讓冷風吹一吹,醒一醒。

吃不上飯,是常有的事情。

明明已經走到食堂,按下電梯了,一個電話過來三人立馬掉頭跑。

最害怕的是,吃飯途中電話鈴響。

得知不是總機的電話後,幾個人立馬長舒一口氣。

他們還要負責抬抱患者,往往人工搬運走樓梯,體力消耗巨大。

此外,由於現場多圍繞著病人家屬,120 醫生還需要善於和各種人進行溝通,穩定現場的情緒。

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是一位 71 歲的老人,接到預報的時候,原本以為只是低血糖昏迷。

沒想到醫生到的時候,病人的心跳和呼吸已經停掉了

老人患有糖尿病,液氣胸,尿毒症,還失去了一條腿。

幾人輪番上陣進行心肺復甦、注射腎上腺素、插管等等一系列搶救措施下,病人奇蹟般恢復了心跳。

整個過程只用了 8 分鐘。

幾個人開心壞了,一直念叨「救回來了,救回來了。」

阿宗說「哪怕你已經救回來 100 個人,當你碰到第 101 個的時候,(救回來了)你還是同樣那麼興奮。

這,就是醫者仁心

急救過程中,有很多暖心的事情發生。

郜素燕醫生組在深夜接到通知,一位青年因醉酒昏倒在路邊。

他們趕到時,發現打電話的是一名維族小伙

他跟病人素不相識,不僅叫了 120,還陪著上車到了醫院。

路上病人嘔吐,維族小伙並一點也不迴避,比醫護人員更快地速度,用塑料袋接住病人的嘔吐物

一直到病人家屬來了,維族小伙才離開醫院。

走的時候他說「56 個民族是團結的民族」。

只需看到這一幕,那些年因切糕帶來的恐懼與敵意,就會消散很多吧。

然而事情並不往往這麼順利。

救治失敗了,會很沮喪。

可是不能悲傷太久,因為還有下一波病人等待他們的救助。

我們常常忽略的一個事實是,醫生也只是普通人

當吳昕醫生脫去白大褂的時候,魚叔突然意識到,原來他的個子並不高,面容清瘦,像個在校學生。

郜素燕醫生會因為病患,聯想到自己的父母,頓時就紅了眼眶

這部紀錄片除了向我們展現了 120 急救人員不尋常的工作之外,更對普通人有警示作用。

每一個案例中,片中都會給出小貼士。

比如:

腦梗發生後 3 小時內是黃金治療期,可最大程度恢復腦細胞功能,甚至不留後遺症;

醉酒後的嘔吐物極易引發窒息,所以身邊要有人陪伴;

老人摔倒後不要輕易搬動,最好是等待救援。。。

很多突發性疾病,如果家屬處理妥當,早點打 120,病人生還和康復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要論拍攝質量,本片或許抵不上絕大多數紀錄片的鏡頭水平。

由於現場情況都很緊急,有些鏡頭都是糊的。

然而它貴在一個字:

模糊晃動的鏡頭,恰好還原了現場的混亂感和緊張感。

它時刻提醒我們,生死就在一瞬。

有一個尿毒症患者,不過是多喝了幾口水,上車時還好好的,到了醫院說沒就沒。

而這些 120 急救人員,穿行大街小巷,從死神手裡救下一條又一條命。

他們不該默默無名,他們值得我們大聲喊一聲:謝謝!

助理編輯:春大鯨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看隔壁國家電視台播的劇,才知道我們的差距
這是韓劇中的泥石流,一集笑裂一張面膜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