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部經久不衰的英國經典小說

10部經久不衰的英國經典小說

導讀:

BBC文化專欄投稿人Jane Ciabattari通過調查82位來自英國以外國家的書籍評論家,獲得了外國人對英國文學的看法。這些評論家總共提到了228部小說,以下是獲評前10的英國英國小說排行榜:

1、《米德爾馬契》

[英] 喬治·愛略特

8.9(304人評價)

作者簡介

英國十九世紀女作家愛略特,她一生創作的主要作品是三部中篇組成的《教會生活場景》和七部長篇:《亞丹·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織工馬南》、《羅慕拉》、《費立克斯·霍爾特》、《米德爾馬契》和《丹尼爾·德龍達》。《米德爾馬契》一書出版後,愛略特的心理分析手法引起評論界重視。隨著後人對愛略特的深入研究,她的心理分析手法得到評論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她憑藉她的創新精神,在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佔據了顯著的地位。

內容簡介

《米德爾馬契》一書有兩條主線。其一是理想主義少女多蘿西婭的災難性婚姻與理想的破滅,其二是青年醫生利德蓋特可悲的婚姻與事業的失敗。作者運用對比、對稱、平行和重複等手法,把這兩條主線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把眾多人物寫了進去,成功地表現了「社會挫敗人」這樣一個幻滅主題。

2、《到燈塔去》

[英] 弗吉尼亞·伍爾夫

8.6(4148人評價)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徵。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家。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里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里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內容簡介

《到燈塔去》描寫一次大戰後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某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並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即象徵拉姆齊之人的靈魂之光。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徵手法,音樂結構,借鑒繪畫等。

3、《達洛衛夫人》

[英] 弗吉尼亞·伍爾夫

8.6(1148人評價)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徵。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家。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里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里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內容簡介

《達洛衛夫人》描寫了一位議員夫人一天的活動過程。全書以主人公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為樞紐,突出地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會及習慣勢力的「大醫師」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時對當時英國社會的上層階級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畫,讓讀者領略到典型意識流小說的各種特色,並以其「一天寫盡一個女人的一生」的藝術功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這部作品的獨特性,同時還告訴人們,意識流小說並非僅僅是藝術技巧的創新,它們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會意義。

4、《遠大前程》

[英] 查爾斯·狄更斯

9.1(4276人評價)

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 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

內容簡介

《遠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經歷了豐富的人間生活後,對人,對周圍環境,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都有了深刻的認識,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認識都匯總在《遠大前程》一書中。

這部作品原題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筆遺產,中國把它譯成「遠大前程」。這個譯名給讀者一種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遠大前程的。而事實上,這個「遠大前程」是帶諷刺意義的,應該說這部作品的主題決非僅僅是寫孤兒皮普想當上等人的理想幻滅的故事,如果這樣理解,就領會錯了狄更斯創作這部作品的意義。

5、《簡·愛》

[英] 夏洛蒂·勃朗特

8.4(5836人評價)

作者簡介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生於英國北部偏僻山區一個貧寒的牧師家庭,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兄弟姐妹共六人。母親死後,父親沒有能力養育六個子女,便將女孩子們送到一個救濟性的寄宿學校里去,夏洛蒂畢業後在這個學校里當了三年教師,後來她外出做了家庭教師,這些經歷在《簡·愛》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敘述。夏洛蒂自小酷愛文學,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對她產生了很大影響。《簡·愛》一書的出版為她在英國文壇帶來了很高榮譽。她的重要作品還有《雪莉》、《維萊特》、《教師》等。三十八歲的時候她才和父親的副牧師結了婚,婚後他們過著甜蜜幸福的生活,不幸的是第二年她就因病去世了,但她在世界文學史上留下的深刻痕迹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內容簡介

出身貧寒的簡?愛在做家庭教師時,與男主人羅切斯特產了真摯的愛情。就在兩人的婚禮上,簡?愛發現羅切特家的閣樓上藏著一個瘋女人,而她竟是羅切斯特的結髮妻子。簡?愛而離開。不久,瘋女人火燒莊園,羅切斯特雙目失明,並陷於貧困。就在他對活感到絕望之際,簡?愛回到了他的身邊。

6、《荒涼之屋》

[英] 查爾斯·狄更斯

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 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

內容簡介

城市的中央一條長凳上坐著一位名叫特奧多爾的男士,他正對著鏡子在自言自語。他常常產生幻覺,內心感到不可名狀的痛苦。他感到體內有某一種東西強於他自己。經精神病醫生診斷,他患有神經衰弱症。他把他的鏡子給醫生看,醫生照完鏡子之後突然臉色蒼白,神情也變得恍惚起來。霍夫曼的這部小說演繹了十九世紀初柏林社會中超意識的力量。一個浪蕩子被迫成為遠古力量的犧牲品。

7、《呼嘯山莊》

[英] 艾米莉·勃朗特

8.6(59836人評價)

作者簡介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 1818—1848)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位詩人和小說家。她在這個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聲地離開了人間。她寫過一些極為深沉的抒情詩,包括敘事詩和短詩,有的已被選入英國19世紀及20世紀二十二位一流詩人的詩選內。

內容簡介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鬥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8、《大衛·科波菲爾》

[英] 查爾斯·狄更斯

8.6(4836人評價)

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 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

內容簡介

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衝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9、《弗蘭肯斯坦》

[英] 瑪麗·雪萊

8.6(2376人評價)

作者簡介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政治家兼哲學家;母親是公認最早的女權主義者,在原來的婚姻破裂後與瑪麗的父親結婚。兩人都小有名氣,並著有各種小冊子。1797年瑪麗出生,10天後母親便因病離世,這件事一直影響著瑪麗,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自己害死了母親」的念頭。後來父親再婚,瑪麗不得不與生父、繼母、繼母原來的孩子、繼母與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複雜,矛盾較大。直到瑪麗長大成人後遇到了雪萊,才終於獲得了與人交流感情的機會,可其時雪萊已有妻室,因此瑪麗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萊妻子投河自殺後,瑪麗終於得以與雪萊結婚,但婚後多次流產,只成活了一個孩子。6年半之後雪萊又被淹死。瑪麗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和恐怖,終生為死亡所纏繞,所有這些後來都被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內容簡介

該作講述小說主角弗蘭肯斯坦是個熱衷於生命起源的生物學家,他懷著犯罪心理頻繁出沒於藏屍間,嘗試用不同屍體的各個部分拼湊成一個巨大人體。當這個怪物終於獲得生命睜開眼睛時,弗蘭肯斯坦被他的猙獰面目嚇得棄他而逃,他卻緊追不捨地向弗蘭肯斯坦索要女伴、溫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詭異的懸疑和命案。該作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10、《名利場》

[英]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

8.7(1836人評價)

作者簡介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英國作家,薩克雷是獨生子,1811年7月18日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他父親是英國人,任職於東印度公司,母親比父親要年輕許多。

其代表作品是世界名著《名利場》。與狄更斯齊名,為維多利亞時代的代表小說家。還著有《班迪尼斯》等作品。

內容簡介

窮畫家的女兒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絕頂聰明。她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從寄宿學校畢業後,由一名家庭小教師起步,牢牢抓住每一個機會,削尖了腦袋鑽進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成為一顆光芒四射的交際明星。這一尤物的發跡歷程,在滑鐵盧戰役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背景映襯下,展現了堪稱世界文學中最成功的一個女冒險家藝術形象。薩克雷的詞鋒犀利,機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書問世將近一百六十年來,一直被譽為一面諷世明鏡、一部警世寶典。

電子版下載地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里閑情 的精彩文章:

白岩松三部曲

TAG:書里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