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皮膚科常用中藥】補益葯——黃芪

【皮膚科常用中藥】補益葯——黃芪

歷代文獻中用於皮膚病治療和皮膚保健的中藥有2000餘種。具補充人體營養和增強機能的藥物,稱為補益葯,亦稱補虛葯或補養葯。今天我們來介紹皮膚科常用的補益葯——黃芪。

黃 芪

藥材來源】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英黃芪的乾燥根。

【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現代藥理研究】

藥理作用:有強壯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具有抗疲勞、抗缺氧、抗輻射、耐低溫和耐高溫作用;能促進RNA和蛋白質合成。

可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促進抗體形成。有延緩衰老作用,可預防老年性動脈硬化。有抗氧化作用,可使小鼠全血SOD活性明顯升高,過氧化脂質含量明顯減少,對氧自由基有很強的清除作用。

能加強小鼠學習記憶和記憶的鞏固。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有降低血脂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等多種細菌和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有中等利尿和消除蛋白尿作用。對心肌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能降低血壓。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善貧血動物血象。能防止胃潰瘍的發生,抑制胃液分泌。有鎮靜、鎮痛作用。

【臨床應用】黧黑斑,粉刺,扁平疣,銀屑病,白癜風,斑禿,皮膚瘙癢,狐臭,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血虛萎黃,肥胖症。

常與補血要葯當歸同用,以補氣生血,治氣血雙虧所致之面黃氣短、頭暈目眩等症。若氣血兩虛,症見牙宣、口瘡、潰爛色淡、牙齦萎縮等,與當歸、川芎、人蔘、茯苓配伍。黃芪因其扶助脾肺之氣,護衛固表,常被選用防治各種皮膚病,如尋常型銀屑病,服白癜康,黃芪30g,何首烏30g,薑黃15g,丹參15g,自然銅15g,補骨脂15g,白蒺藜10g,防風10g,白鮮皮30g。

治療面斑,黃芪10g,當歸10g,熟地12g,川芎6g,白芷10g,桃仁10g,鬱金10g,絲瓜絡10g,甘草6g,水煎沖服三七粉2g。

治扁平疣,用益氣解毒活血湯,其組成為生黃芪10~30g,党參、柴胡、木賊各10g,升麻6g,土茯苓、生苡仁各30g,土貝母、莪術、丹參、赤芍各15g,生香附12g,每日1劑,水煎服,藥渣煎水熏洗患處。

治斑禿,用生髮湯,基本方為:黃芪30g,熟地、生首烏、女貞子、枸杞子、党參、雞血藤、旱蓮草、菟絲子各15g,全當歸12g,仙茅9g,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

治療狐臭,防己、黃芪各30g,炒白朮15g,甘草6g,生薑9g,大棗20g,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癰瘍紅腫熱痛,不易外潰或膿出不暢者,本品與皂角刺、白芷、金銀花等配伍。《聖濟總錄》黃芪丸,黃芪、肉蓯蓉、人蔘、防風、桂枝、桔梗、牛膝、白朮、芍藥、白茯苓、天雄、附子各30g,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2次,令肌膚潤澤。

治療單純性肥胖,黃芪與茯苓、山楂、草決明等配伍。

【用量用法】內服:煎湯10~15g,大劑量可用30~60g,或入丸散或熬膏。補氣昇陽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不良反應及對策】本品補氣昇陽,易於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均不宜服用。

盡享皮膚健康

Enjoy Good Health!

END

(編輯 王文莉)

堅持

學習工作

保持初心

專註

紛紛擾擾

我若不見

服務

你的微笑

非常重要

石家莊市中醫院皮膚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春天吃這幾種東西,身體棒,皮膚好,一整年運氣爆棚
女生皮膚黑如何變美白?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