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胰腺常見囊性腫瘤MR診斷要點

胰腺常見囊性腫瘤MR診斷要點

根據來源胰腺囊性病變可分為兩類:

1、胰腺原發性囊性病變,包括胰腺假性囊腫、漿液性囊腺瘤、多種黏液性囊腫性病變(黏液性非腫瘤性囊腫、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癌、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淋巴上皮腫瘤。

2、實性腫瘤囊變,包括胰腺癌囊變、胰腺假乳頭狀腫瘤、囊性神經內分泌腫瘤。

一、胰腺假性囊腫

是胰腺最常見的囊性病變。多見於胰腺炎及外傷後。一般為單房性囊性病變,T1WI信號不定,T2WI高信號,增強囊壁可強化,囊壁肉芽組織有新生血管。常伴胰腺炎MR表現。

需與胰腺囊性瘤鑒別:胰腺假性囊腫內無血管,囊腫內部無強化,且短期隨訪可有大小的變化。

二、胰腺漿液性囊腺瘤

又稱姥姥瘤

臨床病理:

老年女性多見,胰腺頭體尾均可發生,分為漿液性微囊型腺瘤和漿液性少囊型多發。病理,微囊型多見,由多發的小囊構成,直徑小於1cm,小囊的數目多超過6個,囊壁薄,切面呈蜂窩狀改變。另外極少部分由少數(

MR表現:胰腺內與胰管不通的成串的小囊性變,邊界清楚,有分葉,壁薄,囊壁厚度小於2mm。腫瘤在T1WI呈低信號,T2WI呈蜂窩狀高信號,為其特徵表現。囊腔之間為纖細的分隔,動態增強分隔呈輕中度強化,中央瘢痕呈延遲強化。少數為寡囊型,診斷較困難。

胰腺單發分葉狀腫物,有一堆小囊(水泡)構成的蜂窩狀結構。典型特徵T2WI蜂窩狀高信號。

討論:漿液性囊腺瘤極少發生惡變,是良性腫瘤,較小且無癥狀可隨訪觀察。

鑒別診斷:

1、粘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囊腺癌:微囊型易區別,寡囊型不宜區別。粘液性囊性瘤以年輕女性多見,壁厚,可伴鈣化。當分隔不規則增厚、壁結節及實性成分增多是提示惡性。

2、假性囊腫:為單房的囊性水樣信號,囊壁薄,無強化,可伴慢性胰腺炎的改變。

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又稱媽媽瘤

臨床病理:

中青年女性多見,平均40歲,多位於胰腺體尾,頭部少見。病理,起源於胰腺導管高柱狀上皮細胞,有卵巢基質,占胰腺外分泌腫瘤的2-5%,胰腺囊性病變的10%,分良性、交界性、惡性。多為圓形,與胰管無交通,直徑約6-10cm,表面光滑,有纖維假包膜,10%包膜可見鈣化,囊壁較厚,囊腔形態不規則。切面可多房或單房。實性成分提示惡性。

MR表現:根據囊內黏液含出血及蛋白成分的多少,腫瘤在T1WI信號多變,T2WI呈高信號。MRCP囊腔與胰管無交通。增強囊壁呈延遲強化,囊腔分隔較薄輕度強化。

討論:黏液性囊腺瘤為最常見的胰腺囊性腫瘤。因有惡性可能,一旦發現應手術切除。

鑒別診斷:

1、胰腺囊液性囊腺瘤:壁薄、規則纖細的分隔及延遲期腫瘤中央放射狀強化,提示寡囊型囊腺瘤診斷。黏液性囊性瘤,壁厚,可伴鈣化。當分隔不規則增厚、壁結節及實性成分增多提示惡性。

2、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中老男性,導管上皮異常增生,主胰管及分支胰管囊狀擴張(內含黏液),胰頭多見;囊性病變,與主胰管相通,並伴胰管擴張

3、囊性胰腺導管癌: 囊腔多為液化壞死,腫瘤實性成分構成囊壁,因此囊壁多不完整,厚且不規則或根本無明確的囊壁顯示;多邊界不清,累及臨近血管與器官。

4、實性假乳頭狀瘤:青年女性,邊界清楚,呈囊實性,可伴出血或鈣化,動態增強腫瘤早期出現中度強化,延遲強化範圍逐漸擴大。

版權聲明

本微信平台屬於個人公益性醫學影像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所有轉載視頻只用於基層教學使用,且明確註明授課專家姓名,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蹲完廁所回頭看幾秒,有這種便便,可能是腸道長了腫瘤
癌症,治療比不治療更痛苦?腫瘤專家:你可別犯傻!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