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弱國怎樣無外交?近代中國外交的環境不如敘利亞

弱國怎樣無外交?近代中國外交的環境不如敘利亞

1927年,蘇聯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至1931年,蘇聯完成一五計劃,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作為蘇維埃政權的領導者斯大林在這次代表會議上這樣說到:有人問,我們就不能稍微放緩發展的速度嗎?不能,同志們,我們不能減低速度,反而還要加快。因為落後就要挨打!

近日,一張關於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里的截圖刷滿各大媒體平台。照片中的巴沙爾·賈法里雙手交叉,低著頭,從中不難看出這位代表所表現出來的落寞情緒。

人們給這張圖最多的評價便是「弱國無外交」,當前一日這位代表還在聯合國喊道:如果西方國家採取軍事行動,敘利亞將別無選擇捍衛國家安全。然而這種聲音猶如狂風中的吶喊,僅隔一日,敘利亞首都便被英法美聯軍空襲。

世界還是曾經的那個世界,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今日敘利亞猶如昔日之中華,偌大一華夏,被帝國列強虎視眈眈,一不小心便亡了國家,亡了民族。

甲午戰爭前幾年,中國建成了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為了震懾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李鴻章便下令擁有當時尚在巔峰時期的北洋艦隊前往日本,予以震懾。最終效果或許是達到了,日本受刺激大力發展海軍,於1894年全殲北洋艦隊。

如果昔日中國代表了敘利亞,那麼賈法里則是李鴻章的轉世。在外患連連的國際形勢中,作為國家的代表,努力為祖國發聲。

「少年有志匡華夏,老來失策親虎狼」是對李鴻章一生的評價。李鴻章所處時期,各種不平等條約紛至沓來,即使再怎麼努力,也不能力挽狂難。

類似的事件還有巴黎和會。中國作為一戰中的戰勝國,抱著寄希望於西方國家會保持公正客觀的觀念參加了會議。本以為憑藉和會可以改變中國不利的國際地位,卻不料不僅沒有從此次會議中沒有獲取任何權益,還狠狠的被日本人嘲弄一番,國際地位變得更低了。

當巴黎和會談判結果傳入中國,便掀起了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五四運動,高喊「廢除二十一條」「打到曹汝霖」……試想一下,若中國當時為世界強國,北洋政府會被迫妥協嗎?又會有人希望自己被今人唾棄被後世口誅筆伐嗎?

近代的中國已成過去式。雖然世界仍是那個的世界,中國早已變得不同,但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來源於前輩們的熱血。舒適的生活並不能麻木我們的神經,時刻警惕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非漁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曆朝出現的三十四個皇族姓氏中,你的姓氏有上榜嗎

TAG:子非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