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此處應有掌聲 殲10C成為我軍理想的三代全能型戰機

此處應有掌聲 殲10C成為我軍理想的三代全能型戰機

原標題:此處應有掌聲 殲10C成為我軍理想的三代全能型戰機



2018年4月16日,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官方賬號「空軍發布」消息稱:中國空軍新型戰機殲-10C於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殲10C戰鬥力全面的生成,標誌著我空軍在攻防作戰體系作戰能力方面有極大的提高,更加有效的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改進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在殲10A的基礎上裝載被動相控陣雷達而發展出了殲10B,在殲10B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配裝先進航電系統及多型先進機載武器,具備中近距制空和對地面、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就像空軍電影《空天獵》中那樣,形成完全狀態版本的殲十戰機,對空可以可以使用霹靂12及其改進型進行中距空戰,對地可以通過鷹擊91系列換裝不同導引頭實施對地目標攻擊和雷達電子設備壓制攻擊。之前有網路上流傳有裝載主動相控陣雷達的殲10圖片。在2017年7月,殲10C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被眼尖的網友發現並非是殲10B,受到海內外輿論廣泛關注。


殲-10型戰鬥機是我國完全獨立走完三代機研製路線的飛機,殲10A於2003年交付,2004年正式服役,2006年成功形成作戰能力,極大地鼓舞了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的中國軍用航空工業。 但是因為殲-10A型戰鬥機總體設計於20世紀80年代,受技術限制較大,只有較為單純的現代空戰能力,同時因為定型早,機載的雷達設備電子設備定型更早,故空戰表現並非十全十美,服役的檔口已經趕不上了我們強敵環伺的F16。因此中國已在殲-10A交付的同時,就已經著手準備殲10S和殲10B的研製。於是在殲10A的基礎上改裝升級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殲-10B,並且已經於2014年大量交付部隊。然而,我們周邊的三代半機型韓國的F15K,新加坡的F15SG,日本的最新型自製機F2等等,都是經過充分改進的三代半電子能力強大的雙發戰機。尤其是與我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已經在接收最新型的號稱三代半最強機法國陣風。就連對岸最近也在升級老舊的F16A/B,通過改裝雷達電子設備和添加吊艙升到所謂的F16V以達到三代半作戰能力並有效制衡殲20(這裡應有掌聲)。同時,一些國家還在不遺餘力的引進並裝備最新四代機F35。因此,在周邊的F35形成戰鬥力之前,還有我們的殲20形成完整作戰能力之前,我們已經在這個窗口期引進了更加現代化的蘇35戰機,及時補充了我三代半戰鬥機的數量不足(雖然殲十B已有不少的數量,畢竟對敵時仍沒有很大的優勢)。



雖然蘇35也先進,但是畢竟俄羅斯在電子裝備能力方面已經山河日下,在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方面已被我超越,畢竟我們的小梟龍都裝備了電子14所的小型機載相控陣雷達,不僅探測距離遠,而且解析度高,還能多種工作模式。雖然蘇35也很先進,大機身、大內油、大載彈量、大機動(更大推力帶矢量的新型發動機),據說機身不同部位也安裝了不同功能的雷達,號稱很先進。不過以俄羅斯的電子能力,筆者對這些千奇百怪的雷達的實戰能力持保留意見的,畢竟毛子的電子設備水平真的不如我們,蘇35又是全套俄式裝備,包括操作界面和武器埠、信息傳遞方面,還有很多差異與國內裝備不能更好的融合,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蘇35作為三代半戰機在體系作戰能力方面的作用的發揮。總之缺席了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先進的電子設備整合能力。尤其是在電子化信息化的年底,已經不是一架蘇27拖著上噸的落後雷達上戰場的局面了,單說對手的陣風,就具有了同質量比黃金還要貴重的電子設備,可見西方發達國家對電子戰能力的注重,電子設備強了,就可以早發現早攻擊,還可以干擾敵機不被敵機發現,對敵實施電子壓制,讓對方的電子設備失效。同時還能依靠自身的強大信息處理能力,對敵實施靜默打擊或者叫出其不意。


殲10C戰機的就是填補了我國自主研製三代半的戰鬥機空白,無論軟體、硬體等等都是國內製造,能與國產裝備可以隨便適配。並且依靠國內先進的的雷達、電子裝備,憑藉殲十這個成熟的平台,完全有能力與國外的三代半戰機一較高下。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殲10A就是我們的三代機入場券,殲10C才是我軍心目中較為理想的三代全能型戰機,隨著殲10C的到場,至少我們在和具有最電子裝備豪華的的陣風也不落下風,至少不會被它干擾的找不到北。(利刃風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金錢難買技術!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一定要以我為主
新銳戰艦集中井噴!中國海軍終於進入「狂飈式發展」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