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經濟 路在何方?

共享經濟 路在何方?

近幾年,共享經濟的熱潮席捲全國。在資本推動下,先後出現了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傢具、共享雨傘、共享KTV、共享充電寶等幾十種共享項目。幾乎每個行業里,都有公司在運作共享項目。

一時之間,無行業,不共享。

這其中,社會影響力最大的當屬共享單車。

《2017年共享經濟社會影響報告》指出,共享單車行業2017年為全社會帶來2213億的經濟影響力,拉動就業39萬人。截至到今年2月底,全國有仍50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在運營,累計投放單車超過2300萬輛。

看起來生機勃勃,但幸運的只有那幾個。

除了ofo、摩拜、哈羅成為行業龍頭之外,剩下的大多數朝不保夕。小藍、小鳴、優拜等項目更是早已成為共享經濟的炮灰。就連 ofo、摩拜這些「剩鬥士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很大不確定性。

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先有「ofo用單車抵押融資」,後有「摩拜27億美元賣身美團」,讓市場對共享經濟項目能否保持獨立發展,抱有疑問。共享經濟發展到現在,也讓我們對這個行業有一些思考。

分時租賃模式能持續多久

坦白說,除了滴滴、優步、愛彼迎這類共享平台,其他所謂的共享項目都是打著共享的名義做分時租賃業務,其業務性質與分時酒店並無二致。真正的共享模式,應該是像滴滴、優步這樣通過平台鏈接司機、乘客,再加上平台自身 的盈利需求,進行多方面的資源優化配置。

而共享單車,只是將分時租車與互聯網結合。在這種模式下,單車企業需要固定資產投入,承受車輛丟失、損壞等風險。這對滴滴、優步、愛彼迎來說,是不存在的。

我們知道,一輛單車、一件傢具、一套KTV設備的造價不菲,加上運營費用,能不能在產品使用周期內收回成本,是每個共享項目都得考慮的問題。而要收回成本,就得要有用戶來使用。

用戶能否持續增長

以共享單車為例,短途出行的應用場景豐富,上班上學、購物健身、騎行社交等,都可能用到共享單車。獵豹智庫發布的《共享單車全球發展報告》顯示, 2017年全球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高達2.27億人,未來幾年有一定的增幅,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3億人。

獵豹智庫還提到,共享單車的用戶主要在中國,而中國人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老齡化嚴重。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如何讓用戶持續增長?這是共享經濟項目都得面對的問題。

另外諸如共享傢具、共享KTV、共享充電寶等項目還在市場教育階段,用戶從哪裡來?這就涉及到我們要說的第三個問題。

共享項目難以再融資

想要市場教育,要挖掘用戶,就需要資本的大力支持。從共享單車來看,因為行業進入門檻低,投資機構蜂擁而至,前期比拼的是投放速度和規模,並通過優惠吸引客戶騎行。隨著用戶習慣的養成,市場格局已形成,機構對共享單車的投資就會變得理性。

「ofo用單車抵押融資」,「摩拜27億美元賣身美團」,兩個事件相繼發生,說明共享單車行業融資艱難。再加上不時傳出共享單車企業挪用客戶押金的消息,更是讓市場對共享單車行業的前景表示懷疑。至於共享傢具、共享充電寶等項目,燒光第一筆融資,很快就沒了消息。

共享項目何時盈利

無論是ofo抵押拿到的17.7億人民幣,還是摩拜賣身拿到的3.2億美元流動資金,按照此前的燒錢速度,這錢恐怕也撐不了多久。

目前,最接近盈利的共享項目是滴滴。據全天候科技報道,滴滴2017年的主營業務虧損2億多美元,整體虧損3-4億美元;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整體「微賺錢」。

就這樣的盈利前景,也是建立在滴滴一統江湖後,對司機抽取更高平台費,對乘客漲價的基礎上。隨著美團、高德等對手強勢加入,滴滴今年能否盈利,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比共享汽車,只能收點用戶騎行費用的共享單車想要盈利,恐怕更遙遙無期。

判斷一個項目能否做下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能不能盈利。對摩拜、ofo 這種龍頭企業來說,看起來盈利方式多種多樣,除了向用戶收費,還可以與B端客戶深度合作,精準營銷,依靠從戶出行數據來挖掘衣食住行等其他消費。

看起來前景無限,歸納起來其實就兩個字:導流。ofo 能從阿里拿到錢,摩拜被美團收購,是因為他們能為阿里、美團導流。包括滴滴、京東、美團能得到騰訊的投資,也是基於這個商業邏輯。

站好隊,投靠BAT,成為BAT 布局的棋子,是國內大多數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宿命。在共享經濟領域創業的項目,可能也會不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金融 的精彩文章:

賈躍亭曬法拉第未來測試照 車身換成紅色塗裝

TAG:每日金融 |